<p class="ql-block">在秦巴山脈的綿延懷抱里,西鄉(xiāng)這片土地承載著千年的歲月沉淀,流淌著人與自然搏斗、生命與環(huán)境交融的壯麗史詩。馬鞍堰,這條蜿蜒于崇山峻嶺間的灌溉工程,猶如大地的血脈,賦予了這片土地生機與活力,其背后所蘊含的精神與歷史,恰似那永不干涸的源頭,滋養(yǎng)著一代又一代西鄉(xiāng)人的心靈。當我們探尋這渠“清泉”流淌的奧秘,追尋那滋養(yǎng)生命的源頭,便走進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聆聽到一首雄渾激昂的生命贊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鄉(xiāng)的北部,曾經(jīng)是一片飽受干旱之苦的土地。牧馬河南岸的左溪、峽口、柳樹、楊河等鄉(xiāng)鎮(zhèn),年復一年地在干旱的陰影下掙扎。大自然似乎格外吝嗇,降雨稀少,溪流不均,廣袤的田野在烈日下張開著干渴的懷抱。農(nóng)民們只能眼巴巴地望著天空,期盼著那能拯救莊稼的甘霖,然而,“靠天吃飯”的命運如同沉重的枷鎖,將他們緊緊束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每一道田埂,都承載著歲月的重量和對豐收的渴望。那些干涸的土地,像極了老農(nóng)們布滿溝壑的臉,寫滿了無奈與期盼。孩子們在田野間奔跑嬉戲,可他們稚嫩的臉龐上,也早早地刻下了對水的渴望。“什么時候才能讓這土地不再干渴,讓我們不再為水發(fā)愁?”這樣的疑問,如同心底的吶喊,在西鄉(xiāng)人民的心中回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58年,在國家“水利是農(nóng)業(yè)的命脈”的號召下,西鄉(xiāng)縣委、縣政府毅然決然地踏上了修建馬鞍堰的艱難征程。這一決策,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點燃了西鄉(xiāng)人民心中改變命運的希望之火。人們懷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走向了崇山峻嶺,用自己的雙手,去書寫屬于這片土地的傳奇。</p> <p class="ql-block">建設的號角吹響,一場與自然的較量就此展開。那是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冬春會戰(zhàn)”的模式在馬鞍堰的工地上轟轟烈烈地進行。農(nóng)民們自帶工具、糧食,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工地。他們沒有先進的機械設備,沒有優(yōu)越的施工條件,有的只是滿腔的熱血和不屈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懸崖峭壁上人工開鑿渠道,是馬鞍堰建設初期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技術(shù)人員跋山涉水,進行初步勘測后,確定了堰渠的路線——西起峽口鎮(zhèn)觀音崖,沿大巴山北麓向東延伸至堰口鎮(zhèn)老堰溝,全長43.85公里。然而,這一壯舉的實施,遠比想象中艱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屋面崖”“九方崖”“老虎嘴”等險峻地段,建設者們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拔菝嫜隆钡貏蓦U要,如同刀削斧劈般的懸崖峭壁橫在面前。建設者們腰系繩索,懸空在半空中,手中的鋼釬與巖石激烈地碰撞,火花四濺。每一次揮動,都是對自我的挑戰(zhàn);每一次敲擊,都承載著對未來的希望。而“老虎嘴”更是令人膽寒,陡峭的崖壁仿佛一只咆哮的猛獸,隨時準備吞噬一切。建設者們卻毫不退縮,他們用自己的勇氣和毅力,與這片堅硬的巖石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斗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但現(xiàn)實的困難遠超想象。復雜的地質(zhì)條件、簡陋的施工工具以及匱乏的物資,讓工程進展異常艱難。1960年4月,在付出巨大的努力后,工程被迫停工。那一刻,失望與無奈籠罩著每一個建設者的心頭,但他們并沒有放棄,心中的信念之火依然燃燒。</p> <p class="ql-block">時光流轉(zhuǎn),1968年10月,西鄉(xiāng)的天空似乎迎來了新的曙光。國家經(jīng)濟逐漸恢復,馬鞍堰工程迎來了二次上馬的機會。這一次,重新啟動的工程肩負著更多的期望與責任。成立了“馬鞍堰工程指揮部”,縣革委會副主任王志杰任總指揮,下設技術(shù)組、宣傳組等多個部門,各公社以民兵建制分段包干,一場更為浩大的工程全面展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萬人大會戰(zhàn)”的場面,至今仍讓人熱血沸騰。每天,工地上人聲鼎沸,超過1萬名勞動者匯聚于此。他們住的是簡陋的工棚,在簡陋的環(huán)境中,他們沒有絲毫的怨言?!澳净疖嚒痹诟鱾€工作區(qū)間穿梭,成為獨特的運輸工具,雖簡陋卻承載著建設者們的汗水與希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然而,危險依舊如影隨形。在那些懸崖峭壁的施工段,建設者們依然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半p神人”的身影,在懸崖邊重復著危險的動作,腰間的繩索是他們與死神談判的籌碼。但他們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楊河村黨支部的黨員和村民們,更是展現(xiàn)出了非凡的奉獻精神。黨支部以身作則,走在前列,楊河村的村民們,其中李正華等人,十年如一日,穿梭在崎嶇的山路間,不辭辛勞地運送蔬菜,為工地上的建設者們送去溫暖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這場會戰(zhàn)中,涌現(xiàn)出了太多的感人故事。那些無名的英雄們,他們用自己的身軀,書寫著馬鞍堰精神的壯麗篇章。每一塊石頭,每一方泥土,都見證了他們的拼搏與奉獻。</p> <p class="ql-block">1973年3月,歷經(jīng)近十五載的風雨洗禮,馬鞍堰終于迎來了通水的高光時刻。當清澈的渠水從觀音崖出發(fā),沿著渠道奔騰而下,一路歡歌,滋潤著干涸土地的那一刻,整個西鄉(xiāng)都為之沸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馬鞍堰,這條凝聚了無數(shù)心血與汗水的長渠,主渠長43.85公里,支渠9條總長73.9公里,還有數(shù)以百計的斗渠以及數(shù)不清的建筑物。19座隧洞,如同長龍般穿越山體;32座渡槽,宛如巨龍橫跨在山谷之上;43座排洪橋,靜靜守護著渠道的安全。這每一處建筑,都是建設者們智慧的結(jié)晶,是他們對這片土地深沉的熱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通水后的馬鞍堰,給西鄉(xiāng)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灌區(qū)內(nèi)的農(nóng)田得到了灌溉,莊稼茁壯成長,糧食產(chǎn)量大幅提高,農(nóng)民們的生活開始走向富裕。</p> <p class="ql-block">馬鞍堰通水的那一刻,不僅是解決了灌溉難題,更是鑄就了一種精神——馬鞍堰精神?!白粤Ω?、艱苦奮斗”,這八個字,早已根植于西鄉(xiāng)人民的心中,成為他們前行的動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新時代,馬鞍堰精神依然熠熠生輝。西鄉(xiāng)人民在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的道路上,繼續(xù)發(fā)揚著這種精神。面對新的挑戰(zhàn),他們沒有退縮。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式的轉(zhuǎn)變、農(nóng)村基礎設施的建設、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每一個領域都有西鄉(xiāng)人民奮斗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農(nóng)業(yè)種植上,借助馬鞍堰的水利優(yōu)勢,西鄉(xiāng)大力發(fā)展特色農(nóng)業(yè)。茶產(chǎn)業(yè)蓬勃發(fā)展,一壟壟茶樹在渠水的滋潤下茁壯成長,茶葉的清香彌漫在田間地頭。茶農(nóng)們精心呵護著每一片茶葉,用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著財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鄉(xiāng)村旅游的發(fā)展中,馬鞍堰也煥發(fā)出新的活力。渠畔的古道、峽谷中的飛瀑、懸崖邊的石刻,都吸引著游客的目光。人們沿著渠岸漫步,感受著歷史的滄桑與變遷,領略著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而馬鞍堰的建設者精神,也在不斷傳承和升華。新一代的西鄉(xiāng)人,從先輩們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在各自的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馬鞍堰精神的豐富內(nèi)涵,讓這面精神旗幟在新時代的天空下飄揚得更加鮮艷。</p> <p class="ql-block">站在馬鞍堰的渠畔,望著那流淌不息的渠水,仿佛能看到當年的建設者們揮汗如雨的身影?!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馬鞍堰的“源頭”,不僅僅是那從山上引來的涓涓細流,更是西鄉(xiāng)人民的精神源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這渠水,滋潤著土地,孕育著生命;這精神,激勵著人們,傳承著力量。在時光的長河中,馬鞍堰不僅是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它見證了西鄉(xiāng)人民從困境中崛起,從貧窮走向富裕的光輝歷程。它讓我們明白,只要我們懷揣著夢想,弘揚著奮斗精神,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我們都能創(chuàng)造出屬于我們的輝煌。馬鞍堰,將永遠流淌在西鄉(xiāng)的歷史長河中,它的名字和背后的精神,將永遠被銘記,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勇往直前,去追尋更美好的未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