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簡訊】4月19日,應(yīng)中國青銅器博物院副院長姚讓利邀請,陜西姚舜書畫院一行10名代表赴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參觀學習,開展2025年春季藝術(shù)采風活動。</p> <p class="ql-block"> 陜西姚舜書畫院名譽院長姚憲民,常務(wù)副院長姚平均,秘書長姚建安,成員姚西安、姚團禮、姚向紅、小棣參加了本次藝術(shù)采風活動。</p> <p class="ql-block"> 陜西姚氏理事會寶雞地區(qū)負責人姚炳陪同參加相關(guān)活動。</p> <p class="ql-block"> 陜西姚舜文化研究會會長姚學軍,秘書長姚杰,成員姚景應(yīng)邀參加相關(guān)活動。</p> <p class="ql-block"> 姚憲民、姚平均、姚建安、姚西安、姚團禮、姚向紅代表書畫院分別向姚讓利、姚炳贈送了自己的書畫作品。</p> <p class="ql-block">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前身是1956年的寶雞市文物歷史陳列室,1958年更名為寶雞市博物館,館址坐落在金臺觀內(nèi)。1998年9月8日遷到公園南路,并更名為寶雞青銅器博物館,成為中國第一座以青銅器命名的青銅文化專題博物館。2010年9月28日,新館在寶雞市東郊的石鼓山上落成,正式更名為寶雞青銅器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設(shè)計主旨為“青銅國寶,破圖而生”,采用了“堆土高臺”的建筑形式。博物院的建筑面積為3.48萬平方米,其中文物庫房面積5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萬平方米,文物修復保護實驗室500平方米。設(shè)有基6本陳列“青銅器之鄉(xiāng)”“周禮之邦”等,專題展覽“明月照瓊琚”“對鏡貼花黃”等。擁有青銅器、陶瓷器、玉石器、碑帖字畫、銅鏡、錢幣等文物48萬余件,其中珍貴文物3245件,包括何尊、胡簋[guǐ]、逨[lái]盤、秦公镈[bó]、秦公鐘等,其中何尊、胡簋、逨盤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p> <p class="ql-block"> 2019年,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被命名為陜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22年,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入選中國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此外,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還曾獲得過“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陜西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陜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全省文保系統(tǒng)省級平安單位”等榮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