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郜峰老師順路到前洲來送我一本他簽名的《吃吃白相相》,拿到書我迫不及待地就看起來。書中對美食的描寫細(xì)致入微,讓人垂涎欲滴。全書充滿了煙火氣,也很接地氣,作為一名樂于當(dāng)家庭“煮婦”的老師,我喜歡美食也愛做美食,這本書太符合我的口味了,我花2天時間就看完了。</p><p class="ql-block">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薄冻猿园紫嘞唷凡粌H是一部美食散文集,更是一次與美食、與文化、與情感的深度對話。它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腳步,去品味那些被忽視的平凡美好,重新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真味。就像書中所說:“食物穩(wěn)定發(fā)揮著情感調(diào)節(jié)的功能,在生活的縫隙中給予人慰藉與平靜。” 愿我們都能從這本書中汲取力量,在煙火人間,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溫暖與滿足 ?!冻猿园紫嘞唷防镉涗浟烁鞣N美食,以江南無錫美食為主,堪稱教科書。文中諸多江南美食,品讀后,不免讓人垂涎三尺。我不禁躍躍欲試準(zhǔn)備按照書中介紹去親自制作美食或者到書中的各家美食店去打卡大飽口福了。</p> <p class="ql-block">我大學(xué)畢業(yè)來無錫工作已經(jīng)30年了,江南無錫美食已經(jīng)也刻入我的骨髓。我曾經(jīng)跟著學(xué)校燒飯阿姨學(xué)會了包餛飩、釀面筋、紅燒排骨等無錫特色美食。本書中介紹的諸多美食也是我的最愛。郜峰先生的《無錫味道》一文記錄了肉釀面筋、福樂餛飩、無錫饅頭與鴻運大包等代表無錫特色的美食。張建平女士的《河篤鮮》飄著濃濃的鮮味,不禁讓人想馬上按照她流程制作起來。</p><p class="ql-block">《吃吃白相相》中具象的美食,還是情感的堅固紐帶。它宛如一把神奇的鑰匙,打開了我們兒時的珍貴記憶,連接起親友之間那份濃濃的溫情。書中把外祖父母、父母、子女、朋友的感情通過美食表達(dá)出來。食物是紐帶維系了人們的各種情感關(guān)系。郜峰先生通過寫美食,記錄了上至外祖母下到外孫一家子割不斷的濃濃的親情,美食也是一種傳承,一代代相傳,一代代創(chuàng)新,但是其中的情感永遠(yuǎn)不會變。美食也是一種紐帶,把不相識的人距離也拉近了。例如張建平的《臭帶魚咸帶魚》,原本不熟悉的樓下小弄堂里的“賣魚娘娘”在緊急關(guān)頭為筆者和外婆作證祖孫倆是早就來排隊買魚的,為祖孫倆解了圍,也買到了心儀的帶魚。外婆制作了拿手的紅燒帶魚,并且還“摸摸索索下了樓,送給‘賣魚娘娘’品嘗。由此鄰里通過美食,增進(jìn)了解,加深了感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本書的魅力還不止于美食。這本書它跨越了地域的界限,從無錫到煙臺,從江南到西南,從家鄉(xiāng)到異域,南北中外的文化在美食中激烈碰撞、相互交融,展現(xiàn)出一幅豐富多彩、多元包容的生活圖景。在品嘗美食的同時,我們也領(lǐng)略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傳承方式,感受到了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無窮魅力。</p><p class="ql-block"> “吃吃白相相”,這句吳語將吃與玩這兩件人生樂事巧妙融合,成為了滋養(yǎng)平凡日子的養(yǎng)分 。作者張建平與郜峰以江浙民俗為根基,引領(lǐng)讀者在舌尖的記憶與人生百態(tài)間肆意穿梭。從街頭巷尾熱氣騰騰的小吃攤,到高檔精致的餐廳;從家常便飯,到異國料理,每一種食物都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力,它們不再僅僅是滿足口腹之欲的載體,更是人間煙火中斑斕多彩的文化符號。</p> <p class="ql-block">今年國際上經(jīng)濟低迷,國家也促進(jìn)消費,美食和文旅就是促進(jìn)消費的重要抓手。2025春晚在無錫設(shè)置分會場,更是免費宣傳了無錫美食和文旅,無錫也迎來了潑天的富貴。2025年春節(jié)無錫市就接待了1556.32萬人次的旅客?!冻猿园紫嘞唷愤@本美食加文旅散文集在初春適時出版,得到了社會強烈歡迎。新書首發(fā)式于3月2日在小婁巷攀登書店舉行,很遺憾我因故沒有參加。本次發(fā)布會上有名家陸永基、張頌炫,美食家都大明等代表發(fā)言講話,他們都給予了一致好評和大力推薦。</p><p class="ql-block">說起本書的這兩位作家,我們也算有緣。2023年我得幸與本書兩位作家一起合著《散文十二家》出版。由此我也了解了他們的文風(fēng)。張建平女士的文字雋秀淡雅、溫婉如水、充滿女性視角的細(xì)膩;郜峰的敘述則直白生動,帶有漫畫家的敏銳觀察,他的文字跳脫飛揚,幽默風(fēng)趣、飽含深情。本書頗有美食家兼大作家汪曾祺的風(fēng)格。他們的文字樸實無華,娓娓道來,雅俗共賞,所以本書一出版就受到了大家的好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