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2日,紅軍后代尋訪了中央紅軍長征途中的遵義會議會址;13日尋訪了茍壩會議會址,看到了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紅軍一步步實現(xiàn)偉大的戰(zhàn)略轉折,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勝利。</p> <p class="ql-block">紅軍后代來到遵義會議會址。</p> <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紅軍突破烏江后直取遵義。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tǒng)治,毛澤東進入政治局常委,開啟了我們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新階段。</p> <p class="ql-block">遵義會議紀念館老館長趕來介紹紅軍兩進遵義的戰(zhàn)斗歷史。</p> <p class="ql-block">在遵義長征學學會和遵義會議紀念館老館長指引下,登紅軍山祭拜先烈。(席明攝影)</p> <p class="ql-block">紅軍山上,紅軍后代與遵義長征學學會一起向紅軍烈士致敬。(薛航攝影)</p> <p class="ql-block">祭拜在遵義戰(zhàn)役中犧牲的紅軍三軍團參謀長鄧萍。鄧萍是中央紅軍長征中犧牲的最高指揮員。(席明攝影)</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3日,紅軍后代來到黨中央召開茍壩會議的紀念園區(qū)。</p> <p class="ql-block">當年茍壩會議最集中的議題是,是否捏掉100里外的打鼓新場之敵這個“軟柿子”?</p><p class="ql-block">今日茍壩會議紀念園區(qū)最熱門的“打卡地”是,游客們都要走一趟當年關乎紅軍生死存亡的“毛澤東小道”。</p> <p class="ql-block">紅軍后代走在“毛澤東小道”上,尋找茍壩會議會址。</p> <p class="ql-block">紅軍后代在茍壩會議會址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茍壩會議的院內,紅軍后代了解當年關于攻打打鼓新場之敵的一場爭論。</p> <p class="ql-block">1935年3月,長征路上黨中央進駐茍壩村后,趁著紅軍士氣高漲,開會討論是否攻打100里之外的打鼓新場之敵。多數(shù)人支持打,理由是該敵屬弱旅,紅軍容易取勝,可獲大量補充。少數(shù)人反對打,理由是,打鼓新場周圍有敵各路重兵,如來增援,弱敵就變成誘餌,紅軍就有被圍殲的巨大風險。</p><p class="ql-block">最后政治局舉手表決,除毛澤東一人外,其余全同意打。中革軍委準備當夜下達作戰(zhàn)命令。晚上,毛澤東提著馬燈走了1.6公里田間小道,來到周恩來住處,陳情利害,取得支持。</p> <p class="ql-block">遵義會議紀念館里,客觀地展示了毛澤東對這一夜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在茍壩會議,我先還有三票,后來只有一票。我反對打打鼓新場,要到四川繞一圈,全場都反對我。那個時候我不動搖,我說,要么就聽我的,我要求你們聽我的,接受我的這個建議,如果你們不聽,我服從,沒有辦法。散會之后我同恩來講,不行,危險,他就動搖了,睡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又開會了,聽了我的了?!?毛澤東在八屆七中全會的講話,1959年4月5日)。</p> <p class="ql-block">紅軍后代參觀毛澤東在茍壩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對這一夜也有回憶:</p><p class="ql-block">“只毛主席一個人說不能打,打又是啃硬的,損失了更不應該,我們應該在運動戰(zhàn)中去消滅敵人嘛。但別人一致通過要打,毛主席那樣高的威信還是不聽,他也只好服從。但毛主席回去一想,還是不放心,覺得這樣不對,半夜里提馬燈又到我那里來,叫我把命令暫時晚一點發(fā),還是想一想。我接受了毛主席的意見,一早再開會議,把大家說服了?!?1962.6.10)</p> <p class="ql-block">此時紅軍破譯了敵電報,敵十萬重兵集結打鼓新場周圍部署了口袋陣,意在全殲紅軍。次日中央政治局全部同意了毛澤東意見,朱德總司令立刻下達了《關于不進攻新場的命令》,紅軍又一次轉危為安。</p> <p class="ql-block">更為重要的是,1935年3月12日,中央政治局在茍壩召開會議,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王家祥組成的三人小組,負責全軍的軍事行動。在瞬息萬變、充滿不確定性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這是中央最重要的領導機構。它的成立,標志著遵義會議關于改組中央領導機構決策的基本完成,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了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p> <p class="ql-block">90年前茍壩村這條1.6公里的小道,如今被稱為“毛澤東小道”。(席明攝影)</p> <p class="ql-block">紅軍后代走在茍壩的“毛澤東小道”上,繼續(xù)熱烈討論,讓懂得中國革命戰(zhàn)爭規(guī)律的人來領導革命戰(zhàn)爭,直至形成了一個能夠探索規(guī)律運用規(guī)律的領袖核心與集體。今后不論遇到什么風浪,都能戰(zhàn)無不勝。</p> <p class="ql-block">(王洪山、黃星星、王曉勇供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