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去洛陽,賞牡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確實:四月牡丹盛開洛陽,引得萬人無數賞花容,望富貴,而后去石窟尋佛向道凈靈魂,龍門石窟的確真跡斑斑,盧舍大佛顯現出慈悲的模樣,當年女皇心里也可能是如此的樣子,將自己內心深處的孤獨與溫柔的一面安放在那里,世人皆來瞻仰讓人思緒萬千。</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覺得先要了解洛陽,河洛,四水等地的大概。洛陽,有著歷史的韻味,千年的帝都,牡丹的花城,四水匯流,渾然天成。大才子曹植曾在神洛賦中寫到:其形也,翩若驚鴻,宛如游龍,容似秋菊,華藏松春,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遙兮若流風之回雪。這里群山環(huán)繞,四通八達,土地肥沃,四水的河里流淌著動人的故事。常言道: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這十三朝古都,中原華夏文明發(fā)源地,三國時劉禪曾在這里樂不思蜀,盛唐時人們安居樂業(yè),夜不閉戶,男耕女織,笙歌夜舞的景象,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劉禹錫杜牧李商隱王昌齡歐陽詢吳道之的影子,是人才輩出百家爭鳴的地方,牡丹在這里開放,顯示它的富貴,乃是真正國色。</p><p class="ql-block"> 其次就是賞牡丹之花的緣由,洛陽有各色各樣的牡丹花,讓多少滄桑心靈的人望花心息,多少孤寂情懷的人心生暖意,多少難言苦澀的人冰消瓦解,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我這樣想,紅塵的俗世里,銀碗盛雪,玉壺冰心,從來都是人生的一種極致。牡丹使人賞心悅目,陶醉動容,使人想起了唐朝的兩個女人楊貴妃與武則天,李白曾經有“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詩句,以云贊美楊貴妃的飄逸柳裙,以花贊美楊貴妃的花容月貌,透露出了含蓄的美意。而武則天特將牡丹定名為國花,將自己溫柔的一面展現于世人,寄托她內心世界深處所向往的樣子。</p><p class="ql-block"> 我想,這就是洛陽與牡丹的真正含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