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昵稱:心的呼喚</b></p><p class="ql-block"><b>美篇號:1249544</b></p> <p class="ql-block"><b>劉公島,這個國家五A級旅游景區(qū),是中國近代歷史的縮影。既見證過近代海軍的輝煌崛起,也承載著甲午戰(zhàn)敗的沉痛記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與威海認識這么久了,最近才到劉公島參觀。一是中國人的傷心地,不來也罷,來了肯定會傷心;二是這么個傷心地,也應(yīng)該來看看。不忘歷史,砥礪前行;三是劉公島的絕美風光,吸引著游客。</b></p> <p class="ql-block"><b>19世紀末,劉公島作為北洋水師基地,建有當時亞洲規(guī)模領(lǐng)先的鐵碼頭、炮臺群和電報局,配備德國克虜伯巨炮等先進裝備。</b></p><p class="ql-block"><b>島上設(shè)立的水師學堂培養(yǎng)出中國第一批現(xiàn)代海軍人才,李鴻章曾在此檢閱艦隊,其軍事設(shè)施完善程度被譽為“東隅屏藩”,代表著晚清洋務(wù)運動在國防現(xiàn)代化領(lǐng)域的最高成就。</b></p><p class="ql-block"><b>1895年甲午海戰(zhàn),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丁汝昌、鄧世昌、劉步蟾等將領(lǐng)英勇就義。島上現(xiàn)存的水師衙門遺址、沉船遺跡和殉國將領(lǐng)塑像群,無聲訴說著這場戰(zhàn)爭的慘烈悲壯。</b></p><p class="ql-block"><b>面對上述有人要問,當時我們的海軍實力不是亞洲第一嗎,怎么打起仗來就失敗了呢?!</b></p> <p class="ql-block"><b>今天我們帶著復(fù)雜的心情,向劉公島進發(fā)。除了詢問歷史,也是來欣賞自然風光的。</b></p> <p class="ql-block"><b>劉公島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譽。劉公島風景區(qū)是威海的一張名片,提到劉公島,人們自然會想到威海。島上峰巒起伏,其北部直立陡峭,南部平緩綿延,森林覆蓋率達87%,是天然植物王國,海上森林公園。</b></p> <p class="ql-block"><b>劉公島不僅有仙山桃源,還有遠古的戰(zhàn)國遺址、漢代劉公劉母的美麗傳說,還有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古炮臺等甲午戰(zhàn)爭遺址,以及眾多英租時期遺留下來的歐式建筑。劉公島承載了太多的歷史積淀。下面我們就參觀探索劉公島歷史的遺址吧!</b></p> <p class="ql-block"><b>首先我們來到甲午海戰(zhàn)紀念館,它是一處以建筑、雕塑、繪畫等綜合藝術(shù)展示甲午戰(zhàn)爭悲壯歷史的紀念館。紀念館造型奇特,猶如數(shù)艘相互撞擊的艦船懸浮在海面上,并有一尊北洋水師將領(lǐng)塑像與整體建筑融為一體。</b></p> <p class="ql-block"><b>劉公島博覽園,是一處融劉公島悠久歷史與豐厚文化于一身,集高新技術(shù)與精湛藝術(shù)于一體的綜合性景點。巨幅彩玉壁雕、大型東陽木雕,劉公文化的集中再現(xiàn)。</b></p> <p class="ql-block"><b>中國甲午戰(zhàn)爭博物館(院),是以北洋海軍和甲午戰(zhàn)爭為主題的紀念遺址性博物館,館址設(shè)在劉公島原北洋海軍提督署內(nèi)。</b></p><p class="ql-block"><b>據(jù)有關(guān)資料,博物館從1985年建館到2002年,共接待了100多位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b></p><p class="ql-block"><b>適逢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一百周年,jian總為甲午戰(zhàn)爭博物館題寫?zhàn)^名,黨和國家其他領(lǐng)導人李鵬、喬石、劉華清、田紀云、李嵐清、周谷城等領(lǐng)導人也分別題詞。</b></p> <p class="ql-block"><b>中華海壇,與天壇、地壇有并列之譽。海壇正前方是精雕的56條龍,象征著56個民族一脈相連;正中是定海神針,上方鑲嵌的是一枚碩大夜明珠。</b></p> <p class="ql-block"><b>北洋海軍忠魂碑,位于劉公島北洋海軍提督署北山岡上。</b></p><p class="ql-block"><b>1988年,威海市人民政府為紀念清代北洋海軍成軍一百周年而建,故名。碑身兩側(cè)鑿有浮雕。碑文簡述了北洋海軍成軍及中日甲午戰(zhàn)爭始末。</b></p> <p class="ql-block"><b>當時清代軍事裝備不可謂不先進,?劉公島的炮臺可見一斑。但是,有士兵往炮管上掛洗滌的衣物。紀律作風可見一斑。</b></p><p class="ql-block"><b>劉公島有清代炮臺6座,其中旗頂山炮臺坐落在劉公島最高峰——旗頂山上,炮臺也因此而得名。旗頂山炮臺建成于1890年,是當時北洋水師炮臺中海拔最高的一座。該炮臺居高臨下,大有一覽眾山小之勢,24厘米口徑的4門平射炮雄踞在劉公島的制高點上,為劉公島乃至威海灣筑成一道天然屏障。</b></p> <p class="ql-block"><b>水師學堂,在丁公府西北約300米處,是繼天津水師學堂、北京昆明湖水師學堂之后,北洋海軍興辦的第三所水師學堂。原有大小房屋,在戰(zhàn)爭中悉數(shù)被毀。</b></p> <p class="ql-block"><b>北洋海軍提督署,亦稱水師提督衙門?,F(xiàn)為中國甲午戰(zhàn)爭博物館。在劉公島中部偏西,依山臨海,坐北朝南。大門居中,額題“海軍公所”,是李鴻章手書。</b></p> <p class="ql-block"><b>康來碼頭,位于劉公島中部,建于1903年清朝北洋海軍時期,軍民合用,因此得名“官碼頭”??祦泶a頭兩邊及頂層均用花崗巖大塊石砌成,內(nèi)以混凝土填實,周圍護以木樁,又俗稱“石碼頭”。</b></p><p class="ql-block"><b>劉公島自1985年正式對外開放以來,每年上百萬游客進島后的第一個腳印,都是最先留在了這個碼頭。1988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p> <p class="ql-block"><b>鐵碼頭,至今依然為當?shù)伛v軍使用,也是劉公島百年歷史建筑之一,人文景觀的代表。見證過北洋海軍成軍的輝煌榮耀,經(jīng)歷過甲午之殤的悲痛。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p> <p class="ql-block"><b>一天游覽行將結(jié)束,要返程了,歌德的名言浮現(xiàn)在腦際,“撰寫歷史是擺脫過去的一種方式。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在劉公島的一天是學習歷史的一天。銘記歷史是為了忘卻歷史,銘記歷史是為了悲劇不再重演。</b></p> <p class="ql-block"><b>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紀律渙散、管理不嚴也要挨打,政府腐敗更要挨打。劉公島從2018年起,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每年數(shù)百萬游客在此感悟“警鐘長鳴,強軍衛(wèi)國”的歷史啟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