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p> <p class="ql-block"> 泉州市是福建省下轄的地級市,位于福建省東南部,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宋元時期東方第一大港。泉州集歷史古韻與現(xiàn)代活力于一體,既是宋元海洋文明的璀璨篇章,也是當代閩南文化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標桿城市。</p> <p class="ql-block"> 開元寺始建于唐代(686年),是閩南重要的佛教寺院,也是中國東南沿海的文物瑰寶。開元寺是千年古剎,以多元雕刻藝術(shù)和海上絲路印記聞名,世界遺產(chǎn)中的佛教瑰寶。</p> <p class="ql-block"> 開元寺東西塔是中國現(xiàn)存最高、最大的一對石構(gòu)樓閣式塔,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開元寺東西塔以“石塔雙絕”聞名,既是宋代石構(gòu)建筑的巔峰之作,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璀璨結(jié)晶,其歷史厚重感與藝術(shù)價值使其成為中國古代建筑遺產(chǎn)中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 開元寺的主體大殿名為 “大雄寶殿”,同時擁有 “百柱殿”“紫云大殿”“紫云殿” 等別稱,是寺內(nèi)最核心的建筑,兼具歷史價值、藝術(shù)價值與宗教文化意義。</p> <p class="ql-block"> 開元寺大雄寶殿樓梯基座(須彌座)的雕刻十分珍貴,不僅是中國古代石雕藝術(shù)的杰作,更是宋元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證。其風格與南印度朱羅時期寺院的人面獅身石刻高度相似。這些石刻是明代重修開元寺時,從廢圮的印度教寺廟中移用的構(gòu)件,屬于古代印度教文化的遺物。反映了宋元時期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中心的多元文化交融。</p> <p class="ql-block"> 泉州鐘樓位于中山路北段,其西側(cè)緊鄰西街,兩條街道以鐘樓為中心交匯,共同構(gòu)成泉州古城的核心文化街區(qū)。中山路主打騎樓建筑與商業(yè)氛圍,西街則以歷史古跡和宗教文化為特色,兩者是游客游覽泉州的必去之地。</p> <p class="ql-block"> 清源山坐落于泉州市的北郊,與泉州市區(qū)三面相接,是閩中戴云山余脈,主景區(qū)距泉州市中心僅3公里,因山得名“泉州”,素有“閩海蓬萊第一山”之美譽。</p> <p class="ql-block"> 清源山老子雕塑(老君巖)不僅是一尊震撼的宋代石雕杰作,更是中華文明“道法自然”“多元包容”的具象化表達。它坐望古城千年,既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文化圖騰,吸引著全球游客在仰望中感受東方哲學的深邃與永恒。</p> <p class="ql-block"> 清源山集道教文化、多元宗教遺跡、摩崖石刻與自然生態(tài)于一體,既是歷史悠久的“道教名山”,也是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文化地標。其“城中山”的獨特區(qū)位,在登高攬勝中感受古城韻味與自然寧靜,是體驗閩南文化與歷史的必訪之地。</p> <p class="ql-block"> 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核心起點,因水網(wǎng)密布、港灣眾多,自古橋梁建筑發(fā)達,尤以宋代為盛?,F(xiàn)存古橋中,洛陽橋、安平橋最為著名,均為中國古代橋梁建筑的巔峰之作,承載著宋元時期泉州港的繁榮記憶。</p> <p class="ql-block"> 洛陽橋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北宋皇祐四年(1053年)由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修建,歷時7年建成,距今近千年,歷代修復17次,現(xiàn)長731.29米,寬4.5米,44座船形橋墩。位列“中國四大古橋”,洛陽橋的筏形基礎展現(xiàn)了古代工匠應對復雜水文的智慧,成為中國橋梁史的里程碑。泉州古橋以“跨海為梁、倚海而興”的特色,成為解讀宋元海洋文明的鑰匙,其建筑技藝與歷史價值至今為人稱道。</p> <p class="ql-block"> 泉州少林寺,又稱 南少林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東岳山麓,是中國南方武術(shù)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與河南嵩山少林寺齊名,并稱“南北少林”。 相傳建于 唐代,是禪宗和南派武術(shù)的中心之一。 歷史上因戰(zhàn)亂多次被毀,1992年在原址附近重建,恢復禪武文化。</p> <p class="ql-block">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位于泉州市區(qū),是全國唯一以展示大陸與臺灣歷史關系為主題的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海峽兩岸交流的重要文化地標。其核心使命是通過文物、史料與多媒體手段,展現(xiàn)閩臺兩地“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的深厚淵源。</p> <p class="ql-block">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內(nèi)的“郵票上的貝殼”展,以“貝殼”為主題,展出600余件郵票與貝殼實物,包括鸚鵡螺、唐冠螺、萬寶螺、大法螺等稀有貝類,以及中外珍貴貝類郵票。</p> <p class="ql-block"> 泉州西湖公園北側(cè)緊鄰泉州博物館與閩臺緣博物館,西側(cè)與清源山風景區(qū)相望,形成“山水-文化-歷史”游覽線路。公園前身為“西北洋”低洼沼澤地,因洪澇災害頻發(fā),1999年起泉州市政府投資2.3億元,將其改造為滯洪排澇工程,并規(guī)劃建設城市公園。2001年基本建成,逐步成為市民及游客的重要活動場所。</p> <p class="ql-block"> 泉州西湖公園以“湖光山色、古典園林、生態(tài)和諧”為特色,既是城市防洪滯洪的重要工程,也是市民休閑、游客觀光的“城市綠肺”,展現(xiàn)了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泉州是一座讓人沉浸于時光交錯的城市。這里適合慢走、細品,讓人忍不住想多留幾日,把千年的故事慢慢讀進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