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巴林,全稱巴林王國,波斯灣里的一個島國,由84個島嶼組成,其中33個是人工填島,首都麥納麥。巴林陸上面積僅為786.5平方公里,領(lǐng)海面積近7500平方公里,人口約170萬。其中87萬本地人,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同時通用英語。</p> <p class="ql-block">巴林之小,打開電子地圖,要不斷拉大比例才能找到。</p> <p class="ql-block">巴林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是石油天然氣(占比70%),金融和旅游 占比30%。巴林是海灣地區(qū)最早發(fā)現(xiàn)并開采石油的國家,石油與石化是其支柱產(chǎn)業(yè)。</p><p class="ql-block">政府奉行自由經(jīng)濟政策,積極推進(jìn)經(jīng)濟多元化戰(zhàn)略,減少對油氣產(chǎn)業(yè)的過度依賴。金融、制造業(yè)和旅游業(yè)也是其重要的收入來源。巴林還是中東地區(qū)的金融中心之一,擁有眾多國際金融機構(gòu)和銀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巴林人均GDP接近3萬美元,是海灣地區(qū)較為富裕的國家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巴林百姓富足,政局穩(wěn)定,法律健全,社會治安良好,營商環(huán)境便利。</p> <p class="ql-block">此外,巴林在國際上享有較高聲譽,是聯(lián)合國、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等國際和地區(qū)組織成員國。巴林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現(xiàn)代化的都市風(fēng)貌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麥納麥</p><p class="ql-block">巴林王國的首都,位于波斯灣中段巴林島的東北角。這座城市面積約25至30平方公里,人口約68萬,是全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通中心。麥納麥享有“波斯灣明珠”的美譽,是海灣地區(qū)重要的金融中心、港口及貿(mào)易中轉(zhuǎn)站。</p> <p class="ql-block">巴林是一個以伊斯蘭教為主要宗教的國家,85%的人是穆斯林,其中什葉派占70%,遜尼派占30%。巴林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國內(nèi)宗教氛圍和諧,約有10-15%的人信仰基督教、印度教等,多為外籍人士。</p> <p class="ql-block">巴林是兩種水的意思</p><p class="ql-block">在海邊可以看到海面上汩汩冒水,這是巴林的一個獨特現(xiàn)象,海水里有淡水泉眼,漲潮時看不到,落潮時就顯現(xiàn)出來。這種泉眼深海里也有。</p><p class="ql-block">巴林的珍珠享譽世界,因為珍珠最理想的環(huán)境是在淡水中發(fā)芽,在海水中成長。</p><p class="ql-block">蘇美爾人當(dāng)年生活在這里也是因為這里有淡水。</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人在巴林即建有城市,據(jù)兩河流域的古代文獻(xiàn)記載,巴林是古代迪爾蒙文明的發(fā)源地。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人到此,公元7世紀(jì),巴林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 1507年至1783年,先后被葡萄牙、波斯帝國統(tǒng)治。1783年,宣告獨立。1820年,英國入侵巴林,1880年,淪為英國保護(hù)國。1971年8月15日,巴林宣告獨立,2002年,巴林宣布建立伊斯蘭君主立憲制國家。</p><p class="ql-block">巴林堡附近的這片遺址最早是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人建的城堡,公元前400年時希臘人進(jìn)行了修整,并在此居住了700年。</p> <p class="ql-block">巴林城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巴林城堡,又稱巴林堡,是巴林的重要歷史遺跡,始建于公元前2300年,是蘇美爾人建的一個貿(mào)易平臺。城堡</span>位于麥納麥附近的卡拉特海濱,1507年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到達(dá)此地,在蘇美爾人留下的貿(mào)易平臺遺址上建造了這座城堡,用于軍事防御。<span style="font-size:18px;">現(xiàn)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span></p> <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文明與古文明同框</p> <p class="ql-block"> 巴林國家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巴林國家博物館是巴林第一個國家級博物館,位于首都麥納麥,占地約27800平方米,博物館面積6000平米。上下兩層六個展館,收藏了從石器時代到現(xiàn)代不同時期的文明產(chǎn)物,通過繪畫、雕塑等形式,展現(xiàn)了巴林6000年的輝煌歷史。</p> <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巴林建了天主教堂,這在當(dāng)今的阿拉伯國家里是獨有的。梵蒂岡教皇親自參加了剪彩儀式,帶來并留下了這輛車,現(xiàn)在展示在博物館里??梢姲土衷谧诮套杂缮系膶捜荻?。</p> <p class="ql-block">迪爾蒙墓葬展館是博物館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墓葬是一個個沙包,初看以為是工地上堆的沙土。</p> <p class="ql-block">墓葬從南到北分布在整個巴林的國土上,有8萬多個,規(guī)模巨大,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游覽的路上能見到大片的墓葬,居民區(qū)就建在墓葬群里。因為伊斯蘭教只信安拉不信鬼神,所以他們不介意。</p> <p class="ql-block">迪爾蒙墓葬和我們不同,是在平地上堆出來的,有單人墓、家族墓、公墓。</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陶器</p> <p class="ql-block">蘇美爾人會制作小麥飲品,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啤酒</p> <p class="ql-block">蘇美爾神話人物吉爾迦美什和恩琦,《吉爾迦美什》,人類最早的神話史詩,蘇美爾文明中重要的文化遺產(chǎn)。原件在大英博物館展出。</p> <p class="ql-block">巴林出土的蘇美爾時期的印章,功能上既是印章,又和身份證類似,是身份的象征。交易時蓋章生效,人死了隨尸體下葬,銷戶</p> <p class="ql-block">立體印章,滾動可以生成二維圖片,相當(dāng)于活字印刷術(shù)</p> <p class="ql-block">除了蘇美爾文明,巴林國家博物館還展示了巴林人的生活場景景,包括結(jié)婚、休閑、海邊祈禱,學(xué)校課堂,非遺等等。</p> <p class="ql-block">巴林珍珠品質(zhì)很高,專門為卡地亞提供珍珠,為此,卡地亞設(shè)計師每年有兩個月呆在巴林,專門為阿拉伯人設(shè)計珠寶,銷售到所有阿拉伯國家。</p> <p class="ql-block">巴林博物館展示的學(xué)校場景。</p><p class="ql-block">巴林在阿拉伯世界算是開明的,早在400年前就很重視教育,教師社會地位很高,男女可以同校讀書</p> <p class="ql-block">阿法塔赫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巴林最大的清真寺,位于首都麥納麥,占地6500平方米,能容納7000多名參拜者。它融合了豐富的伊斯蘭遺產(chǎn)和現(xiàn)代建筑風(fēng)格,是巴林重要的宗教和文化地標(biāo)。建于1987年</p> <p class="ql-block">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纖維穹頂,</p> <p class="ql-block">這個水晶吊燈也是施華洛世奇的</p> <p class="ql-block">下圖中。左側(cè)拱形壁龕有兩個作用:1.指向麥加的方向,2. 回音壁的作用,面向壁龕喊話,反射的聲音可以傳的很遠(yuǎn)。</p><p class="ql-block">右側(cè)是宣禮臺,阿訇宣講古蘭經(jīng)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進(jìn)入這個大殿,男女都要穿袍子,盡管我們是游人。</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里的志愿者在給我們講解伊斯蘭教的教規(guī),麥加大清真寺的結(jié)構(gòu),朝拜的規(guī)模;還有每次禱告的流程和內(nèi)容等。</p><p class="ql-block">他講的很詳細(xì),我們聽的很認(rèn)真,在這里,我們還得到了一本中文版古蘭經(jīng)。</p> <p class="ql-block">巴林的高樓大廈</p> <p class="ql-block">巴林門,第一座政府辦公大樓。</p><p class="ql-block">位于麥納麥前中央商務(wù)區(qū)海關(guān)廣場的歷史建筑,是麥納麥的主要入口,由艾米爾顧問 Charles Belgrave 爵士設(shè)計,1949 年完成,巴林門在 1986 年進(jìn)行了翻新,融入了伊斯蘭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麥納麥?zhǔn)袌?lt;/p> <p class="ql-block">巴林 郵票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館內(nèi)收藏的中國郵票</p> <p class="ql-block">巴林賽道,舉辦的主要賽事包括一級方程式賽車、巴林大獎賽和三級方程式賽車等。</p> <p class="ql-block">觀眾看臺</p> <p class="ql-block">皇家看臺</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樹</p><p class="ql-block">一棵生長在沙漠中的古老樹木,孤立這里450年,被譽為巴林最著名的國際自然景觀之一。</p> <p class="ql-block">這棵生命之樹位于巴林東南部的一片沙漠中,四周環(huán)繞著沙丘,是附近數(shù)公里內(nèi)唯一的樹木。</p><p class="ql-block">巴林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常年高溫少雨,降水量極低,這樣的環(huán)境對于大多數(shù)植物來說幾乎是無法生存的。</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樹高9.75米,擁有茂盛的綠葉,盡管周圍環(huán)境惡劣,但它依然展現(xiàn)出頑強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巴林的第一口油井是位于巴林薩基爾的山腳下的“JEBELADDUKHAN 一號井”。</p><p class="ql-block">1923年,一位英國富商獲得了巴林政府的石油開采權(quán),但沒有成功開采到石油。</p><p class="ql-block">1928年,開采權(quán)又賣給了英國石油公司,也沒找到石油</p><p class="ql-block">1930年,開采權(quán)到了美國加州標(biāo)準(zhǔn)石油公司(現(xiàn)在的雪富龍)手里。</p><p class="ql-block">1931 年 10 月 16 日找到石油,開鉆</p><p class="ql-block">1932 年 6 月 1 日見油,原始產(chǎn)量高達(dá)每小時 400 桶,此后巴林石油開采權(quán)都在這家公司手里,直到1980年歸還巴林。</p><p class="ql-block">這口井從1970年產(chǎn)量開始減少,到2009年枯竭。</p> <p class="ql-block">這口井雖然其貌不揚,但是意義重大,不僅是對巴林,對整個海灣國家都是,改變了阿拉伯人的經(jīng)濟狀況,甚至改變了整個世界的經(jīng)濟格局。</p> <p class="ql-block">一天緊張的行程結(jié)束之后,我們來到一個阿拉伯餐廳<span style="font-size:18px;">享用晚餐,這里不僅能吃到阿拉伯風(fēng)味美食,濃郁的阿拉伯風(fēng)格裝修環(huán)境也令人賞心悅目。</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