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坐落于重慶市大足區(qū),其開鑿歷史可追溯至初唐永徽年間。歷經晚唐、五代的沉淀,至兩宋達到鼎盛,明清時期亦有增刻,最終鑄就了一片規(guī)模宏大的石刻群,凝聚了中國石刻藝術的精華,成為晚期石窟藝術的典范。大足石刻以恢弘的氣勢、精美的雕刻、多樣的題材和豐富的內涵聞名于世,保存狀況亦極為完好。它將佛教、道教與儒教“三教”融為一體,這種文化交融在世間極為罕見。其鮮明的民族化、世俗化與生活化特色在中國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通過豐富的實物形象與文字史料,從不同角度展現(xiàn)了唐末至宋代中國石窟藝術的風格演變,以及民間宗教信仰的重大變遷,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其歷史、藝術與科學價值無可替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