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東走向似龍盤,</p><p class="ql-block"> 負荷神州界北南。</p><p class="ql-block"> 祖脈堪稱民禮拜,</p><p class="ql-block"> 安然臥看艷陽天。</p><p class="ql-block">注:1、秦嶺西起甘肅白石山,東至河南省崤山,主體位于陜西省中南部,東西長1600千米。秦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是中國南北方的界山;是南北方地理、氣候、資源差異的分割線。由于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xiàn)差異化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冬天,秦嶺阻擋寒潮往南進入南方地區(qū);夏天,阻擋濕潤海風進入北方地區(qū)。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p><p class="ql-block"> 2、秦嶺為什么不叫“山”而稱作“嶺”。一是地理與地質(zhì)特征:秦嶺是橫貫中國中部的一座褶皺山脈,屬昆侖山脈的延伸,它是中國中央山脈,具有顯著的地理和地質(zhì)重要性。這種宏大的規(guī)模和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秦嶺在地理上超越了普通山脈的范疇,因此被稱作“嶺”,以凸顯其地位。二是歷史文化背景:戰(zhàn)國時期,秦嶺北面是秦國,屬于秦國的南部邊緣,因此有了“秦嶺”這一名稱。同時,“嶺”字的繁體寫作“嶺”,由“山”和“領”兩部分組成,內(nèi)含“山脈領導者”之意,這與秦嶺在中國山脈中的重要地位相契合。三是生態(tài)與氣候意義:秦嶺不僅是中國地理的分界線,更是氣候、生態(tài)、人文等多方面的分界線,使得秦嶺在自然界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被稱作“嶺”以凸顯其生態(tài)價值。</p><p class="ql-block"> 3、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在陜西考察秦嶺時強調(diào):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保護好秦嶺生態(tài)環(huán)境,對確保中華民族長盛不衰、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