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家鄉(xiāng)的綠豆丸子,舌尖上的鄉(xiāng)情。<br>“美食連鄉(xiāng)情,丸子寄鄉(xiāng)愁”。在我的老家麻城,綠豆丸子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家鄉(xiāng)味道,承載著無數人的記憶與情感,更是春節(jié)期間不可或缺的一道獨特風景</h3> <h3> 每逢春節(jié)來臨,麻城的大街小巷便彌漫著綠豆丸子的香氣。家家戶戶都忙活著做丸子,那場景,就像一場盛大的美食慶典。男女老少齊上陣,大家分工明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一顆顆小小的丸子,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蘊含著濃濃的年味和對新年的美好期許。<br><br> 制作綠豆丸子的過程,看似簡單,實則飽含著傳統(tǒng)與匠心。首先要挑選當年的新綠豆,那飽滿的顆粒,散發(fā)著自然的清香,仿佛帶著大地的饋贈。將它們放入清水中浸泡幾個小時,綠豆在水中慢慢舒展開來,吸收著水分,變得圓潤飽滿。待綠豆吸足了水分,就輪到古老的手推石磨登場了。隨著石磨緩緩轉動,綠豆與水交融,變成細膩的糊狀,那乳白色的漿液,仿佛是大自然賦予的瓊漿玉液。<br><br> 接下來,在綠豆糊中加入適量的面粉,面粉的加入讓丸子更具韌性。再撒上些許食鹽,輕輕攪拌均勻,那咸香的味道便在空氣中彌漫開來。攪拌好的面糊,如同一塊溫潤的美玉,等待著被塑造成型。人們熟練地將面糊搓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丸子,動作嫻熟而又充滿溫情。這些丸子,就像一個個小巧的藝術品,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br><br> 丸子做好后,便要下油鍋了。當丸子一個個落入滾燙的油鍋中,“滋滋”的聲響瞬間響起,仿佛是一場熱鬧的音樂會。丸子在油鍋里翻滾著,逐漸變成金黃色,那色澤,如同秋天的麥浪,閃耀著誘人的光芒。不一會兒,金黃的綠豆丸子就做好了,它們一個個圓滾滾的,散發(fā)著迷人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br><br> 綠豆丸子的美味,不僅僅在于它的口感,更在于它所承載的歷史與文化。據傳,當年國家副主席董必武(紅安縣人)在病重期間,還點名要吃家鄉(xiāng)的綠豆丸子。這足以說明,綠豆丸子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它不僅僅是一種美食,更是家鄉(xiāng)的象征,是鄉(xiāng)情的寄托。對于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來說,綠豆丸子的味道,就是家鄉(xiāng)的味道,無論走到哪里,都難以忘懷。<br><br> 在春節(jié)的餐桌上,綠豆丸子總是最受歡迎的一道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著美味的丸子,歡聲笑語回蕩在房間里。那溫暖的氛圍,讓人感到無比幸福。綠豆丸子可以直接吃,外酥里嫩,咸香可口;也可以用來煮湯,那濃郁的湯汁,讓人喝上一口就回味無窮。<br><br>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麻城的綠豆丸子也逐漸走向了更廣闊的天地。它不僅是家鄉(xiāng)人心中的美食,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地游客的目光。然而,無論歲月如何變遷,綠豆丸子所承載的鄉(xiāng)情與文化,始終不會改變。它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將麻城人民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讓人們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家鄉(xiāng)的溫暖與力量。<br><br> 家鄉(xiāng)的綠豆丸子,是我心中永遠的美味。它不僅僅是一道美食,更是我對家鄉(xiāng)深深的眷戀。愿這小小的綠豆丸子,能夠永遠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品嘗到這份來自麻城的獨特味道,感受到這份濃濃的鄉(xiāng)情。<br> <br> (王家振 文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