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文觀止》讀書筆記之二</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篇目 《鄭伯克段于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石碏諫寵州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鄭伯克段于鄢</b>》是 <b>《左傳》</b>的第一篇,也是《<b>古文觀止</b>》的第一篇,講 述了一件不成 功的 奪權 事件。</p><p class="ql-block"> 鄭莊公出生時難產,母親姜氏受了驚嚇,不喜歡這個大兒子,干脆起名叫<b>寤生。</b>寤生,指的是出生時不是順產,是腳先出,是倒產,拿來做名字,可見厭惡之情。</p><p class="ql-block"> 武姜疼愛小兒子段,多次要求丈夫鄭武公,立段為繼承人。武公不答應,寤生順利當上國君,就是鄭莊公。</p><p class="ql-block"> 武姜出面為小兒子討要制邑為封地。制邑是鄭國的重要城邑,地勢險要,莊公不同意。武姜又改要京邑,莊公只好同意。</p> <p class="ql-block"> 段到了京后,野心開始膨脹,名氣也大了,號稱“<b>京城太叔”。</b></p><p class="ql-block"> 大臣祭仲(祭,音債)感覺不對了:“京這個地方城池太大了,城墻范圍超過300丈,易守難攻,已經超過了制度規(guī)定,會威脅國家安全。〞</p><p class="ql-block"> 鄭莊公有些無奈:“武姜出面討要,不好不給?!?lt;/p><p class="ql-block"> 祭仲說:“武姜是貪得無厭,你必須采取措施,不能讓他們野心蔓延。野心蔓延就難收拾了,雜草蔓延還難收拾,何況是你得寵的弟弟呀!”</p><p class="ql-block"> 鄭莊公說:<b>“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b></p><p class="ql-block"> 祭仲已經看出了段的野心,勸莊公采取措施,可莊公拿母親做理由,放任不管,其實是推動段向錯誤方向下滑。</p><p class="ql-block"> 沒多久,段命令鄭國北邊西邊的兩座城邑向自己納貢,只準表面服從鄭莊公,開始擴大地盤了。</p><p class="ql-block"> 祭仲著急了:“國家不能有兩個君主,莊公,你要是想讓位,早點說,我們好調頭去巴結段。你要是不想讓位,趕緊下手除掉他?!?lt;/p> <p class="ql-block"> 莊公還是不急不躁:“不要著急嘛,他很快就會惹禍上身?!?lt;/p><p class="ql-block"> 段這邊是完全錯估了形式。他開始把西邊、北邊兩個城邑以及一個叫廩延的地方劃為自己的封地。</p><p class="ql-block"> 大臣子封對莊公說:“得了,段的土地很多了,土地一多會爭得民心?!?lt;/p><p class="ql-block"> 莊公老神在在的回答:“他呀,對君主不尊重,對兄長不親恭,土地多,垮得快?!?lt;/p><p class="ql-block"> 段的野心終于爆發(fā)。他修理好城池,整理兵甲裝備,操練士兵,要準備進攻都城,并且和姜氏約好,隊一到,姜氏的人做內應,打開城門。</p><p class="ql-block"> 看起來計劃天衣無縫,殊不知鄭莊公才不是表面那么簡單。段的所有舉動,都在他的掌控之中,連起兵的時間都打聽的清清楚楚。</p><p class="ql-block"> 鄭莊公說:“可以啦!”派子封率200輛戰(zhàn)車進攻京邑。</p><p class="ql-block"> 那時 計算 軍力是以 戰(zhàn)車 為單位。一輛戰(zhàn)車稱一乘,有御手、弓箭手、槍?手,人馬皆有披掛,有防護能力,可以遠程攻擊。戰(zhàn)車可以沖鋒,有沖擊力量,車軸老長,車軸上還帶著鋒利的刃,敵軍碰著就傷。每乘后面還有10余名士兵,戰(zhàn)車如同后世的坦克,帶領步兵沖鋒。</p><p class="ql-block"> 子封率200輛戰(zhàn)車伐京,是鄭國的主力部隊啊。莊公下了決心,要一舉擊潰段。</p><p class="ql-block"> 莊公把段估計高了。大軍一到,京邑馬上反叛,段跑到了鄢。</p><p class="ql-block"> 莊公早估計到段的逃跑路線。他親率一支軍隊追到了鄢。</p><p class="ql-block"> 看到這里才明白,莊公真的是稱得上老謀深算。他不率主力進攻京,而是率輕騎追到鄢,大約是想親眼目睹段的下場。不知怎么的,段還是逃了,逃到一個叫共的小諸侯國。 </p><p class="ql-block"> 段,是莊公的弟弟,可以稱叔,逃亡到共,所以叫共叔段。</p><p class="ql-block"> 后面就是故事的結尾了。</p> <p class="ql-block"> 鄭莊公對姜氏很不滿意,把她安置到穎,還放了狠話:“不到黃泉,勿相見也?!笨梢娪卸鄠摹?lt;/p><p class="ql-block"> 不知真的是母子情深,還是要維持一個好的形象。過一久莊公又反悔了,想見母親??删跽f的話,一言九鼎,追不回來的。</p><p class="ql-block"> 一個叫穎叔考的大臣幫他解了圍。</p><p class="ql-block"> 這個情節(jié)富于戲劇性,讀起來如同看一段小品。</p><p class="ql-block"> 穎叔考去見莊公,莊公賜他吃飯。穎叔考吃飯時不吃肉,把肉揀了放在一邊。</p><p class="ql-block"> 莊公問他為什么?</p><p class="ql-block"> 他說:“我有個老母親,吃遍了我們家的菜,沒有吃過君主的美食,我打個包帶給她嘗嘗。”</p><p class="ql-block"> 莊公嘆息:“你還可以送點菜給母親,偏我沒有啊?!?lt;/p><p class="ql-block"> 穎叔考忙問是什么原因?</p><p class="ql-block"> 莊公和母親的狀況,穎叔考知道,但要裝作不知道。莊公知道穎叔考知道,要配合地裝作他不知道,才好說自己的心事。</p> <p class="ql-block"> 穎叔考聽完,出了個主意:挖地三尺,挖出地下水,再修地道地室。母子在地下室見面,不就是黃泉之下相見了嗎?</p><p class="ql-block"> 前面這一問一答,如同按一個劇本默契的來表演。最后這個主意很高明,偷換了個概念,把陰間世界的黃泉之下換成現實中的地下水。母子既能相見,又不違背莊公的誓言。</p> <p class="ql-block"> 這母子倆在地下室見了面,和好如初,開心的不得了。鄭莊公說是“<b>其樂也融融</b>”,姜氏說是“<b>其樂也洩洩”。</b></p><p class="ql-block"> 聽起來有點假惺惺的。涉及到政治嘛,總是帶些表演成分。</p><p class="ql-block"> 孔子寫<b>《春秋</b>》時,對莊公和共叔段兩個人都抱貶斥的態(tài)度。</p><p class="ql-block"> 寫<b>《左傳</b>》的左丘明老先生解釋說,共叔段的作為不像弟弟,所以不稱他為弟。莊公和共叔段之間的關系不像兄弟,但像兩個敵對的國家,所以叫做克,攻克。</p><p class="ql-block"> 寫<b>《谷梁傳</b>》的谷?老先生也說,共叔段喪失了為人子弟的準則,應當鄙視,但更應該鄙視的是莊公。莊公處心積慮,促成了對段的謀殺。</p><p class="ql-block"> 后世的讀書人多數秉持這一看法,認為莊公的過錯大于共叔段。</p><p class="ql-block"> 我以為首先應當擔責的是武姜,她違反了周宗法制嫡長子繼位 的原則,爭取小兒子繼位,種下兄弟相殘的禍根。又為段討要封地,助長段的驕橫,更嚴重的是同意做段的內應,策應段的奪權軍事行動,是兄弟廝殺的導火線。</p><p class="ql-block"> 共叔段不過是個志大才疏的公子哥兒,仗著母親寵愛,不知輕重。</p><p class="ql-block"> 鄭莊公處理的過程倒是舉重若輕,說處心積慮有點證據不足,但是確實有放任之嫌,有點“膿瘡出頭才好治”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如果對比州吁的事情來看,對鄭莊公的批評應該會改變一些看法的。</p> <p class="ql-block"> <b>《 石碏諫寵州吁</b>》是《<b>古文觀止</b>》的第三 篇,講的 是衛(wèi)國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衛(wèi)莊公的太太叫莊姜,是齊國太子的妹妹,長得十分漂亮。衛(wèi)國人以她為驕傲,為她賦了一首詩,叫<b>《碩人》</b>,收在<b>《詩經》</b>中,后世很出名的一首詩。</p><p class="ql-block"> 莊姜沒有孩子,衛(wèi)莊公從陳國娶了厲媯(媯,音規(guī)),生了個兒子,夭折了。厲媯陪嫁的妹妹叫戴媯,給衛(wèi)莊公生了個兒子叫完,就是后來的衛(wèi)桓公。</p><p class="ql-block"> 莊姜很喜歡公子完,在戴媯死后,把他當做自己的兒子來撫養(yǎng)。</p><p class="ql-block"> 衛(wèi)莊公還有個兒子叫州吁,是個得寵的小妾所生。州吁因為母親的緣故,也很受寵。這小子不太安分,竟然喜歡軍事。一個庶出的公子去研究行軍打仗的事兒,比較犯忌。衛(wèi)莊公沒有制止他,莊姜就很討厭他。</p><p class="ql-block"> 衛(wèi)國大臣石碏(碏,音卻)進諫,勸莊公不要溺寵州吁,否則是埋下禍根。</p><p class="ql-block"> 石碏的一通諫言很有名。他認為對子女溺寵會導致很多毛病,驕奢淫佚這些壞作派都是過度溺愛導致的。然后總結應當反對和遵守的道德人倫秩序,即是:<b>“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 謂六順 也?!?</b><b style="font-size:18px;">換今天的話說是“六要六不要”。</b></p><p class="ql-block"> 衛(wèi)莊公根本聽不進去。</p><p class="ql-block"> 說起來好笑,石碏老先生教別人教育兒子是一套一套的,道理明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可是搬到自己身上就不行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他有個兒子叫石厚,成天追在州吁屁股后面當小迷弟。石碏叫他離開州吁遠點,石厚大約覺得是攀上了國君的寵子,踏上了康莊大道,完全不聽他爹的話。</p><p class="ql-block"> 衛(wèi)桓公即位,石碏估計形勢不樂觀,立馬告老還鄉(xiāng),離開朝堂,避禍去了。</p><p class="ql-block"> <b>《古文觀止</b>》選編者選<b>《石碏諫寵州吁》</b>一文,大約主要是想讓后學者們了解對子女的教育觀以及“<b>六逆六順”</b>等人倫道德觀,所以選文到此就結束了。實際上溺寵引發(fā)的一串血案,精彩的情節(jié)還在后面。</p><p class="ql-block"> 衛(wèi)桓公即位的第二年,州吁依然驕橫,桓公罷了他的官。州吁一個不高興,逃出衛(wèi)國,跑到了共。</p><p class="ql-block"> 共叔段流亡在共啊。兩位流亡公子一相逢,相見恨晚,命運何其相似乃爾!抗爭吧。加上個追隨而去的石厚,在陳國衛(wèi)國的邊境地區(qū),召集流民,積蓄力量,等待時機。</p><p class="ql-block"> 衛(wèi)桓公16年二月,州吁發(fā)動政變,帶領一批流亡的衛(wèi)人襲擊并殺害了衛(wèi)桓公,自立為君。</p><p class="ql-block"> 州吁要幫狐朋狗友共叔段的忙,聯合陳、宋、菜三國,共同發(fā)兵討伐鄭國。打了幾天沒有攻下鄭的都城,只好退兵。</p><p class="ql-block"> 衛(wèi)人不喜歡州吁弒兄的手段,自然也不大擁護他。石厚鐵了心追隨州吁,居然跑去向老爺子石碏求計。</p><p class="ql-block"> 石碏告訴他,朝覲周天子就能取得合法地位。如何才能去朝覲呢?石碏出主意:衛(wèi)國不是和陳國關系好嗎?周王正寵信陳桓公呢。去朝見陳桓公,讓他代為請求就可以見到周王了。</p><p class="ql-block"> 石厚踏進了石碏設計好的陷井。</p><p class="ql-block"> 我們捋捋這個關系:陳國是戴媯的母國,戴媯生的兒子是衛(wèi)桓公,陳國不就相當于衛(wèi)桓公的外公舅舅嗎?衛(wèi)桓公又是被州吁殺的,陳國會怎么看?</p><p class="ql-block"> 石碏提前寫了信給陳國。州吁帶著軍隊開到陳國的都城郊外,被陳國大軍包圍了。陳國通知石碏派人來處理。</p><p class="ql-block"> 石碏派右宰丑殺死了州吁,又派管家殺死石厚,將衛(wèi)桓公逃亡在邢國的弟弟公子晉接回來繼位。</p><p class="ql-block"> 石碏這一舉動后來演繹成為成語<b>大義滅親。</b></p><p class="ql-block"> 這個奪權故事是一波三折。</p><p class="ql-block"> 州吁雖然暫時奪權成功,但站不住腳,國內國外都缺少支持。母親一個無名無姓的小妾,娘家沒什么勢力。左老先生輕蔑的稱他“<b>嬖人之子</b>”,后世罵人的話:“丫頭養(yǎng)的?!碑斎粔褐撇蛔鴥韧獾姆磳αα?。</p><p class="ql-block"> 讀完州吁的故事,再想想共叔段,對鄭莊公應該是多幾分尊敬,少幾分批評。</p><p class="ql-block"> <b>兩樁奪權事件,從一個側面反映春秋初期周禮確定的政治規(guī)范和倫理道德,已經沒有多少約束力了。</b></p><p class="ql-block"> 文中提到的<b>《碩人》</b>,寫莊姜出嫁時的情景,值得一讀。</p><p class="ql-block"> 碩,大也。稱莊姜為碩人,是說她體態(tài)豐碩。春秋時女子以高大豐滿為美,連美字都是一頭大羊。</p><p class="ql-block"> <b>《碩人》</b>先秦文學中最先描寫女子美貌的詩篇,比喻新鮮,描寫細膩,對后世影響很大。<b>“手如柔荑,膚若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b>。這些贊美詞是描寫堪稱經典,至今還常用,而且無可超越。</p><p class="ql-block"> <b>《碩人》</b>還描寫了送親隊伍的龐大,男衛(wèi)雄壯,女仆華美,沿途景色壯麗。</p><p class="ql-block"> <b>《鄭伯克段于鄢</b>》和《<b>石碏諫寵州吁》</b>兩篇文章,為漢語提供的成語和經典詞匯:</p><p class="ql-block"><b>多行不義必自斃 何厭之有 </b></p><p class="ql-block"><b>其樂融融 驕奢淫佚 </b></p><p class="ql-block"><b>黃泉相見 大義滅親 六逆六順</b></p><p class="ql-block"><b>愛子,教之以方 去順效逆</b></p><p class="ql-block"> 圖片來自網絡</p><p class="ql-block"> <b>微信公眾號 YN彭老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