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巫閭山位于北寧市西部,山勢東北西南走向,縱長45公里,橫寬14公里,面積為630平方公里。閭山有名峰52座,最高峰望海峰海拔866.6米。閭山以其氣勢不凡的雄峰奇石稱譽海內(nèi),名冠東北。相傳舜時封全國12座名山,閭山為幽州名山。周時封閭山為五岳五鎮(zhèn)之一。閭山以石景為基礎(chǔ),峰巒為依托,松柏鋪翠,寺廟點綴,構(gòu)成了一幅幅美的畫卷。 <div> 醫(yī)巫閭山的主要景區(qū)有觀音閣、玉泉寺、大朝陽等。觀音閣地處閭山東麓,原為明朝清安寺,清初改稱現(xiàn)名。周圍奇峰怪石林立,蒼松翠柏秀美。道隱谷在觀音閣西,俗稱大石棚,為一天然石棚斜插巖壁。石棚東西長43米,最高處20米,底寬10米。時有泉水從棚頂流下,注入“圣水盆”中。 望海寺在觀音閣后聳立的山崖上,其峰頂系由幾塊巨大的花崗巖天然壘成,下有天然石穴。拾級而上,可登臨絕頂,南望渤海,水天一色。萬年松在望海寺西,高30米,樹圍均5米,枝葉參天,傲然挺立。乾隆曾封此樹為云巢松。 </div><div> 閭山上有3處蠟像館,白云關(guān)遼代蠟像館以遼代肖太后文治武功為主,小桃園元代蠟像館以宰相耶律楚材功績?yōu)橹?,觀音閣清史蠟像館以清朝歷代皇帝為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