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號10913505</p><p class="ql-block">文字/圖片 蘭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近,發(fā)現(xiàn)我家小孫子喜歡看認識標(biāo)志,不論在哪里發(fā)現(xiàn)一個小牌牌,他都要去看老半天,并問道:“這是什么意思?”為滿足他的求知欲,兒子買回了兒童安全標(biāo)志認知卡,他如獲至寶,愛不釋手。每看一個認知卡,會反復(fù)地問你:“這是什么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天,我?guī)ソ憬?他的姨婆)家玩。只有短短10分鐘的路程,好家伙,竟然走了半個小時。見到臺階上貼有“小心臺階”的標(biāo)志,他會提醒你:“奶奶,小心臺階哦?!庇龅娇床欢木九疲麜柕?“奶奶,這是什么字?”我說:“此處不能停放電動車自行車?!彼謥砹?,這是什么意思?你得給他解釋清楚,就是說這個地方不能停放電動車和自行車,他好像明白了:“哦,知道了,違者會受到罰款?!?lt;/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電梯間,孫子指著電梯里的“關(guān)注安全 有你有我”的警示牌,向我發(fā)起了沒完沒了的“這是什么意思?”我耐心地向他解釋,在電梯里禁止扒門、禁止依靠、禁止蹦跳、禁止使用肢體或物體擋門……直到解釋完最后一個禁止,他還不過隱,要我抱他靠近點看,看樣子要把乘電梯所有的禁止都記在腦子里,還要我拍照下來,慢慢地學(xué)習(xí)。</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了姨婆家,他拿出了一疊安全標(biāo)志認知卡,逐個問著“這是什么意思?”當(dāng)問到“當(dāng)心裂變物質(zhì)”時,對于一個不滿4歲的孩子,我一時不知如何解釋,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看著房頂?shù)踔囊粋€大燈,有一個小燈離開了位置,卡在其它燈之間,我說這個還沒掉下來的燈就是裂變物質(zhì),當(dāng)心哦。顯然,這個解釋不能讓他滿意,直嚷著:“不對,不是這樣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又去問表姑姑,表姑姑的解釋和我如出一轍,令他失望:“我回去問爸爸。”</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來,我求助度娘才知道,裂變物質(zhì)通常指在核反應(yīng)堆中經(jīng)熱中子轟擊可發(fā)生原子核裂變而放出大量核能的物質(zhì)。對一個不滿4歲的孩子而言,他又怎能去理解這個意思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兒子每天晚上給兒女指導(dǎo)、教育和輔導(dǎo)學(xué)習(xí),從《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百家姓》到《千字文》《唐詩宋詞》,對孩子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學(xué)習(xí)完后讓孩子玩喜歡的玩具,到睡覺時收玩具,都讓孩子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為人父母都希望子女成龍成鳳,那怕再苦再累,付出的心血再多,只要孩子成人成才,心里總是甜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當(dāng)年教育兒子的事。那時我們工作忙,沒有雙休日,難得的一個星期天,都陪伴在兒子身邊,一起去書城,一起游公園。晚上為兒子縫縫補補,補得最多的就是那雙鞋子,讓兒子穿上母親補綴的鞋子,走得穩(wěn)站得正,踏踏實實闖天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孫子愛和我玩,看書、堆積木、玩捏土什么的,更多的時候是那個口頭禪“這是什么意思?”一次坐地鐵,他的眼睛好奇地東張西望,耳聽八方,一連串的問題隨口而出:“對側(cè)開門、當(dāng)前站、下一站、終點站,是什么意思?”聽到廣播提示,他會問:“地鐵為什么會說話?”還非要我拍下“禁止攜帶下列物品”進站的警示牌,翻來覆去地看。久不久來一句:“進地鐵不能攜帶什么物品?”我心不在焉地回一句:“什么都不能帶。”立刻遭到反駁:“不對,是禁止攜帶下列物品?!边€特意強調(diào)了“下列”兩字。臭小子,知道了還來問我,浪費口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家的小孫子啊,不滿足于爸爸媽媽的教育,從小就持有一種不恥下問的態(tài)度。每當(dāng)他帶著書本在我這里共同尋找知識的寶藏時,我的寓教于樂是他最開心快樂的時候。每頁字里行間的智慧都讓他沉醉,去探索未知的渴望。希望孫子翻開書頁的瞬間,便是探索知識寶藏的起點。</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除了好問“這是什么意思”外,父母的言傳身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小小的孫子從小不但有很強的自理能力,還有一種助人為樂,敬老孝老之心,在小小的行動中體現(xiàn)。帶他坐公車,他會幫你刷卡,走路時他會提醒你小心阻礙物,帶他去市場,他會幫你拉車子,滿滿的一車子菜,他會使盡全力拉,特別在上臺階的地方,更是不讓你幫手,表現(xiàn)出他的力氣很大很能干。愿我孫兒在家庭、學(xué)校和社會的共同教育下,健康地成長,當(dāng)他能理解“這是什么意思”的時候,他就真正的長大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寫作時間:2025年2月1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