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閩西的風,裹挾著泥土與草木的芬芳,悠悠地穿過歲月的縫隙,在這片靈山秀水間,繪就了一幅古樸而厚重的畫卷。懷著對古老文化的無限憧憬,我踏上了這片神奇的土地,一心奔赴那被譽為“土樓之王”的承啟樓,開啟了一段探秘客家古韻的奇妙旅程。 </p> <p class="ql-block">還未親眼目睹承啟樓的真容,它的大名早已如雷貫耳。很多人最初認識土樓,是源于那宛如天外來物的“四菜一湯”,而我也在旁人繪聲繪色的描述中,對土樓充滿了遐想。當我終于站在承啟樓前,瞬間被它的氣勢所震撼。這座坐落于福建省永定縣高頭鄉(xiāng)高北村的龐大建筑,恰似一位從歷史深處走來的智慧長者,靜靜佇立,默默訴說著往昔的點點滴滴。 </p> <p class="ql-block">據史料記載與導游解說,承啟樓從明崇禎年間破土奠基,歷經無數個日日夜夜,傾注了三代人的心血,直到清康熙年間才宣告竣工,前后耗時半個多世紀?!案咚膶?、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中圈,歷經滄桑三百年”,歲月的筆觸在它身上留下了深深淺淺的痕跡,風霜雨雪不僅未曾讓它衰敗,反而為其披上了一層愈發(fā)厚重的歷史外衣。抬眼望去,那斑駁的墻體、古樸的屋頂,在陽光的輕撫下,散發(fā)著迷人的光澤。承啟樓與周圍的青山綠水完美交融,形成了一幅絕美的山水人文畫卷,引得每一位到訪的游客駐足凝視,發(fā)出由衷的贊嘆。 </p> <p class="ql-block">漫步走進承啟樓,仿佛穿越時空,走進了客家人的歷史長河。全樓住著60余戶,400多人,他們皆是客家人。追溯到唐宋年間,其先輩為躲避戰(zhàn)亂與災禍,背井離鄉(xiāng),從中原輾轉南遷,最終扎根在這偏僻的山坳之中。為了抵御山賊與外敵的侵擾,他們選擇抱團生活,于是土樓應運而生。撫摸著土樓的磚石,指尖仿佛能感受到先輩們抵御外侮時的堅定,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他們團結一心、守護家園的畫面。這些磚石不僅是建筑的材料,更是客家人智慧與勇氣的象征,承載著先輩們堅韌不拔的精神。 </p> <p class="ql-block">永定土樓多如繁星,每一座都有著獨特的名字,承載著各自的故事。承啟樓之名,源自族譜中的祖訓,飽含著先輩們對后人的期望,具有深遠的勵志與紀念意義。樓門兩側“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孫謀讀與耕”的藏頭楹聯,對仗工整,不僅巧妙地彰顯了樓名,更將客家人傳承至今的道德準則與生活理念清晰地傳遞出來。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客家人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 </p> <p class="ql-block">游覽的時光總是短暫,不知不覺中,疲憊感向我襲來。于是,我們來到導游家中稍作休憩。導游的姐姐熱情好客,她白皙的面容、入時的著裝,徹底顛覆了我對山民的固有印象。她笑意盈盈,手腳麻利地為我們泡茶,舉手投足間盡顯大方與熱情。不管我們是否購買茶葉,她始終保持著那份熱忱,沒有絲毫“市儈氣”。在交談中得知,她曾經也是外出打工妹,如今卻選擇返鄉(xiāng)種茶賣茶。當被問及原因時,她目光平和,平靜地說:“在家鄉(xiāng)和在外打工收入差不多,而且還能陪伴家人,照顧孩子?!彼脑捳Z樸實無華,卻深深觸動了我。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她對平淡生活的滿<span style="font-size:18px;">足,對家庭的珍視,如同一股清泉,緩緩滋潤了我那顆在喧囂都市中略顯浮躁的心。 </span></p> <p class="ql-block">此次土樓之行,我領略到的不僅是土樓獨特的建筑魅力,更是客家人淡定、淳樸的生活態(tài)度。在這綠水青山間,古老的榕樹靜靜佇立,神奇的土樓訴說著悠悠往事,而那蘊含在古樓與客家人生活中的逆生長哲學,也深深啟迪著在塵世中疲于奔命的我:生活的真諦,或許就藏在這份簡單與安寧之中。遠離城市的喧囂,回歸生活的本真,珍惜身邊的人和事,方能領悟生命最純粹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文字:湯加</p><p class="ql-block">圖片:部分來自網絡</p><p class="ql-block">感謝小計、兩位小張的一路陪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