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們川西之行的最后一站是四姑娘山,四姑娘山位于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東部。3月26日晚我們?nèi)胱⌒滤墓媚锷角f。</p> <p class="ql-block"> 溝口巖壁上畫的是當?shù)丶谓q藏族供奉的普聶班德山神。在藏族文化中,山神是守護特定地域的神靈,常與自然崇拜和苯教傳統(tǒng)相關(guān)。</p> <p class="ql-block"> 上午8:40時我們來到四姑娘山雙橋溝景區(qū),走進山門乘景區(qū)的觀光車進溝,全程約34公里,共設(shè)7個主要區(qū)間車站,我們從溝口乘車到溝尾的紅杉林。</p> <p class="ql-block"> 雙橋溝的得名是因為當?shù)乩习傩諡榱吮阌谕ㄐ?,在溝?nèi)搭建了兩座木橋,其中一座是由楊柳木搭建而成,俗稱楊柳橋;另一座由紅杉木搭建而成,俗稱便橋。</p> <p class="ql-block"> 雙橋溝口海拔約2900米,到溝尾紅杉林垂直高度攀升近1000米,區(qū)內(nèi)山勢陡峭。雪山腳下、花香遍野、高山草甸、這季節(jié)滿眼的綠色盎然、充滿生機。溝里天氣變換莫測,去游覽的天氣全看運氣。今天是晴天,我們運氣很不錯。</p> <p class="ql-block"> 雙橋溝是四姑娘山3條溝中開發(fā)最成熟、景色最豐富,最適合大眾旅游的景區(qū),全長34公里,面積約216.6平方公里。溝口海拔2900米,溝尾紅杉林海拔3840米,垂直高度攀升近1000米。溝內(nèi)山勢陡峭,曲折幽深,山水相依,草木相間,云遮霧繞,宛若仙境。人參果坪、隆珠措、五色山、攆魚壩、日月寶鏡、獵人峰、鷹嘴巖、紅杉林冰川等景點。</p> <p class="ql-block"> 我們乘車來到溝尾,海拔3840米的紅杉林冰川,這里被紅杉林和雪山環(huán)繞,木棧道可徒步。</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們云牽夢繞的四姑娘山主峰嗎?非也,四姑娘山主峰群(大峰、二峰、三峰、幺妹峰)位于雙橋溝的東南側(cè),而紅杉林站地處溝尾西北方向,中間被山脈阻隔,因此無法直接眺望主峰。紅杉林主要可見的山峰包括玉兔峰、獵人峰、阿妣峰等。</p> <p class="ql-block"> 雙橋溝景區(qū)外G350國道,距離雙橋溝入口約7公里的貓鼻梁觀景臺,才是拍攝四姑娘山全景(四峰并列)的經(jīng)典機位。</p> <p class="ql-block"> 隨著風吹云卷,雪山的景色在不斷變換。</p> <p class="ql-block"> 獨特奇異的古猿峰、獵人峰、鷹喙巖、金雞嶺讓人不禁的感嘆大自然的賦予獨特的景觀,這些奇裝異特的山石,在飄動著的藍天白云下,顯露著獨有的靈性。</p> <p class="ql-block"> 雙橋溝內(nèi)山勢陡峭,曲折幽深,山水相依,草木相間,云遮霧繞,宛若仙境。紅杉林冰川景致如錦簇畫廊,令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紅杉樹學(xué)名四川紅杉,是橫斷山系四川境內(nèi)非常珍稀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也是此地特有的樹種之一。紅杉樹源遠流長,幾乎與第四紀冰川同時出現(xiàn)。雙橋溝紅杉林綿延2千米,面積50余公頃,其中輔以紫果云杉、冷杉等長綠針葉物種和杜鵑、花楸、忍冬以及沙棘等高山灌木叢,形成了完整而獨特的四川紅杉林植被群落。</p> <p class="ql-block"> 堆雪人</p> <p class="ql-block"> 用樹枝給雪人做眼睛和嘴巴</p> <p class="ql-block"> 海拔3840米會有高原反應(yīng),走路還不能太快。</p> <p class="ql-block"> 四姑娘山雙橋溝是橫斷山脈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屬于松潘—甘孜褶皺帶,屬于川西高山高原區(qū)。其地質(zhì)地貌特點鮮明,兼具復(fù)雜的地質(zhì)構(gòu)造、冰川作用和獨特的地貌景觀。這里是山峰的博覽會,是溝壑的陳列館,被譽為川西的小瑞士。</p> <p class="ql-block"> 高山與深切峽谷并存,主峰幺妹峰海拔6250米,受流水和冰川侵蝕,形成多條深切峽谷(如雙橋溝、長坪溝、海子溝),谷底與山脊高差可達2000米以上,呈現(xiàn)典型的"V"型谷與"U"型谷交錯景觀。</p> <p class="ql-block"> 山體的巖石類型多樣,以古生代至中生代的變質(zhì)巖(如片巖、板巖)、花崗巖和沉積巖(砂巖、頁巖)為主,巖層褶皺、斷層等構(gòu)造現(xiàn)象明顯。</p> <p class="ql-block"> 我們乘車來到雙橋溝第二站布達拉峰站</p> <p class="ql-block"> 沿著木棧道走向白塔</p> <p class="ql-block"> 白塔后面的雪山是海拔3700米的布達拉峰</p> <p class="ql-block"> 白塔的修建常與歷史事件相關(guān),例如紀念高僧傳法或祈福風調(diào)雨順。</p> <p class="ql-block"> 白塔由塔基、塔瓶(覆缽)、十三天(相輪)、日月頂組成,通體潔白。塔身常飾以經(jīng)幡、風馬旗,塔基周圍刻有六字真言或佛教符號。白塔的純凈色彩與雪山、草甸、森林相映,形成"天人合一"的視覺效果。</p> <p class="ql-block"> 布達拉峰白塔是雙橋溝的標志性宗教景觀之一。正對形似布達拉宮的布達拉峰(海拔約5240米)。白塔兼具祈福、鎮(zhèn)邪和紀念意義,象征對山神與佛教信仰的雙重尊崇。塔內(nèi)通常裝藏經(jīng)文、佛像或高僧舍利,賦予其神圣性。</p> <p class="ql-block"> 四姑娘山(斯古拉神山)在藏文化中被視為守護神,白塔的建立強化了人與自然的靈性聯(lián)結(jié)。</p> <p class="ql-block"> 轉(zhuǎn)經(jīng)筒是藏族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xiàn)工藝、信仰與生態(tài)智慧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 轉(zhuǎn)經(jīng)筒不僅是藏傳佛教的修行工具,更是藏族精神世界的縮影。在當代,轉(zhuǎn)經(jīng)筒既是傳統(tǒng)文化的活態(tài)傳承,也是藏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標志。</p> <p class="ql-block"> 在這里可感受到雪山腳下的寧靜與莊嚴。</p> <p class="ql-block"> 前方的雪山是獵人峰和雙子山</p> <p class="ql-block"> 《七絕.四姑娘山》</p><p class="ql-block">雪色千重三月新,浮云半壑隱仙家。</p><p class="ql-block">游人欲問春何處,卻指穹霄第一峰。</p> <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到第三站銀瀑雍措(海拔3360米)。</p> <p class="ql-block"> 湖泊正對是玉兔峰(形似兔子的雪山),冬季冰封時尤為壯美。</p> <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到第四站海拔3588米的斯古拉錯(四姑娜措),"斯古拉"是藏語中對四姑娘山的稱呼,"斯古拉措"即"四姑娘湖"。湖泊位于布達拉峰腳下,湖水清澈,能完美倒映雪山和周邊森林,是雙橋溝的標志性景點之一。</p> <p class="ql-block"> 雙橋溝真的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每一步都是風景,每一站都是驚喜。</p> <p class="ql-block"> 在海拔3360喝咖啡味道不知道會怎樣?</p> <p class="ql-block"> 四姑娘山科普教育基地,科普館以介紹保護區(qū)的基本信息、珍稀動植物、地質(zhì)地史、本土風情等信息為主。四姑娘山是研究青藏高原東緣構(gòu)造運動、冰川演化和高山地貌的天然實驗室,其險峻的山峰、壯麗的冰川遺跡和豐富的垂直自然帶譜,不僅具有重要的科學(xué)價值,也構(gòu)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成為戶外探險和生態(tài)旅游的熱門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由于要趕赴成都機場,我們只好匆匆離開四姑娘山雙橋溝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再見了,四姑娘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部分照片由團友提供,部分資料源自網(wǎng)絡(luò))</b></p><p class="ql-block"><b> 小虎拍攝編輯于2025年4月5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