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幾乎是一年一度到瑞士出差的時間又到了,看看日子恰巧趕上周末,于是決定禮拜五,3月7號乘夜班飛機提前飛到羅馬參觀我向往已久的圣地后再乘火車去瑞士。</p><p class="ql-block">意大利有著古羅馬的輝煌歷史,每一片土地都藏著故事。這次去這個國家已是我過去幾年中第三次了。第一次在Tuscany/托斯坎納一帶與朋友一起自駕游了一個禮拜,去了佛羅倫薩,看了百花大教堂,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又在比薩斜塔邊照了無數(shù)相片,在從五漁村回酒店路上的暮色中看到滿山坡漂亮的橄欖樹。給我最深印象的還是佛羅倫薩一帶的大教堂 ,(還有那個擁有世界各頂級名牌的outlet, ????)<span style="font-size:18px;">無論法國巴黎圣母院還是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圣家堂,在我看來</span>世界上任何我參觀過的教堂都沒有意大利的有著彩色大理石的柱體,墻壁和幾何圖案地板的教堂來的壯觀華麗。是的華麗二字是我特別要用的詞。當(dāng)時以為意大利的教堂都是那樣的。直到再去其他意大利城市才知我是錯誤的。由此可見行萬里路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去意大利是我有意在去瑞士往返途中經(jīng)過米蘭并在哪兒做短暫停留。而這一次旅行我有意去了兩次米蘭大教堂,它再次讓我感到震撼,雖然它與百花大教堂一樣,都是哥特式建筑,但是卻沒有高大的圓頂,而是矗立著一百多個在塔尖上的雕塑,從251級臺階走到教堂屋頂上,近距離端詳這些圣人、天使和先知們的雕塑不能不讓我贊嘆意大利人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當(dāng)然,教堂內(nèi)外3400多個精美雕塑作品,巨大的彩色玻璃窗,無一不是藝術(shù)的極品。</p> <p class="ql-block">此篇不是為米蘭而寫,只發(fā)幾張圖片在此。希望有機會再寫有關(guān)米蘭的文章。無論怎樣,米蘭大教堂值得在里面逛一整天。</p><p class="ql-block">米蘭大教堂的尖頂和雕塑。</p> <p class="ql-block">米蘭教堂內(nèi)一座著名雕塑《圣巴多羅買殉道》(Saint Bartholomew Flayed),描繪了圣巴多羅買手持自己的皮,象征他被剝皮殉道的傳說。強烈建議你點開這張圖片細看這雕塑,藝術(shù)家展現(xiàn)了無以倫比細致的人體解剖。不僅他全身的肌肉,骨骼還有靜脈動脈分布走向都清晰可見,達到文藝復(fù)興時期藝術(shù)家對科學(xué)和人體解剖學(xué)研究的最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許多巨大的彩色玻璃窗描繪著圣經(jīng)故事。</p> <p class="ql-block">今年羅馬行雖是短期旅行,我卻花了很多時間做功課,過去的這二三十年我斷斷續(xù)續(xù)讀圣經(jīng),羅馬帝國,歐洲歷史等等,但仍是遠遠不夠。因此提前兩個月臨陣磨槍,抓時間讀書,看油管,看電影和電視劇,嗯,還有問 ChatGPT 很多問題,以期能對過去和現(xiàn)在的羅馬,梵蒂岡及教皇有更多了解,也能知道哪些作品是米開朗基羅的,哪些是拉斐爾的,《最后的審判》在哪里等等。哈哈,這些日子真的很忙啊。但是,去了回來了,仍是感到不夠,廣度深度都需要更多日積月累的閱讀和記憶。而后者則在這把年紀時顯得更加的難。</p> <p class="ql-block">先插個曲。</p><p class="ql-block">飛機從波士頓途徑里斯本到羅馬時已是上午11:30。 本來坐商務(wù)艙的人的行李總會先出來,可我的卻遲遲不來。等人散帶空我才意識到箱子沒跟我一起到羅馬。之后為了能盡快拿到箱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然是一系列折騰,</span>因為那里不僅有我下面三個禮拜公務(wù)旅行需要的衣物鞋子,日常洗漱等等,還有更多回中國給102歲老父帶的各種東西。長話短說,直到我在瑞士的公差結(jié)束,返回米蘭,準備登機去中國的整整一個禮拜,箱子都沒有再出現(xiàn)。嗨,真后悔為了給公司省銀子,坐了葡萄牙航空公司TAP飛機還在里斯本轉(zhuǎn)機。在羅馬時發(fā)過兩三個朋友圈,朋友們注意到幾次我提到“拖著沉重的腳步”云云,那是因為每天走的那一兩萬步靠的是我僅有的那雙LL Bean 的皮靴啊。??( 好在是 LL Bean 的,鞋底還不錯。)至今,斷斷續(xù)續(xù)抽時間寫美篇,三個多禮拜后的今天我已從歐洲去中國再回到波士頓,最終得到的確切答案是箱子沒了。</p> <p class="ql-block">閑話少說,現(xiàn)在開始游歷羅馬和梵蒂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馬不停蹄,check in 酒店之后直奔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雖只是三月上旬,羅馬溫度宜人,微風(fēng)習(xí)習(xí),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毫無寒意。四河噴泉,摩爾人噴泉和海神噴泉的雕像雄壯有力,每塊肌肉都似噴薄欲發(fā),海神與章魚搏斗好像在我面前正在發(fā)生。</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前行,再到著名的特萊維噴泉。哇,果然這里更是人頭攢動,排隊等待往許愿池投幣的人應(yīng)該有幾百吧。</p><p class="ql-block">特萊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這個典型的巴洛克風(fēng)格雕塑群,最初是古羅馬水道系統(tǒng)的一部分,為城市供水。1732年,教皇克萊門特十二世委托建筑師尼古拉·薩爾維設(shè)計新的噴泉,工程歷時30年,于1762年完工。</p><p class="ql-block">噴泉以海洋為主題,中央是海神尼普頓,兩側(cè)女神象征著豐饒與健康。這些雕塑栩栩如生,有顯示力量具有強壯肌肉的男子,也有柔美具有華潤肌膚和和飄逸裙帶的女子,更有氣勢磅礴嘶吼著的戰(zhàn)馬。文藝復(fù)興時期的藝術(shù)作品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往前到萬神殿,看著排著長隊,我有些膽怯,走近前,卻被告知今天是女神節(jié)(3/8), 女士免費。哈哈,終于知道做女神的好處了。不知是不是除了美國之外世界上其它國家都有這個“國際婦女節(jié)“,沒有考證是不是法國大革命后開始的。實在是沒時間了,朋友知道的可以給我留言。</p> <p class="ql-block">羅馬萬神殿(Pantheon)建于公元118至128年。其建筑史上的奇跡是圓頂上的那個大圓窗(Oculus),它直徑約8.7米,是整個萬神殿的唯一自然光源。這個設(shè)計減輕了圓頂?shù)闹亓?,展示了古羅馬人在建筑和工程上的高超技藝。<span style="font-size:18px;"> 隨著太陽的移動,光線通過大圓窗在神殿內(nèi)部形成動態(tài)的光影效果。這種設(shè)計不僅具有美學(xué)價值,還可能被用來標記時間或季節(jié)的變化,體現(xiàn)了古羅馬人對天文和自然的理解。 另外大圓窗還具有通風(fēng)和排煙的功能,確保神殿內(nèi)部的空氣流通。</span></p><p class="ql-block">大圓窗被認為是連接神殿與天空、人間與神界的象征。它讓自然光直接照射進神殿內(nèi)部,營造出一種神圣的氛圍,仿佛天神通過這個開口注視著人間。萬神殿是供奉眾神的神廟。</p><p class="ql-block">這樣的設(shè)計在2000多年前,我只能說太偉大了。</p> <p class="ql-block">偉大藝術(shù)家拉斐爾安葬在萬神殿中。為了找到他的墓穴,我再次在殿內(nèi)繞了兩三圈才確定他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為紀念拉斐爾,他的學(xué)生在他的墓上雕刻的圣母像。</p> <p class="ql-block">不知為何下面這個圖案和顏色突然讓我想起LV 包包的圖案。在它前面也來回走了好幾遍,怎么看都有點像,問了Chat GPT,在LV設(shè)計靈感中卻沒有提到羅馬萬神殿。??</p> <p class="ql-block">從羅馬萬神殿出來,接著就是西班牙臺階,它因電影《羅馬假日》而聞名。可惜今天人太多了,現(xiàn)在即使是羅馬旅行淡季,放眼望去,仍除了人還是人,找不出一點電影中的浪漫感覺。</p> <p class="ql-block">臺階對面是羅馬著名的一條商業(yè)街。</p> <p class="ql-block">在西班牙臺階最上端遙看夕陽下的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當(dāng)時看著眼前那么多教堂圓頂還猶豫哪座是米開朗基羅設(shè)計的。嗯,又是孤陋寡聞了,等兩天后去梵蒂岡看后才明白。</p> <p class="ql-block">路上幾位穿工作服的人聚在一起聊天,我看著他們的帽子很是稀奇,征得同意,照了幾張相。他們說這是羅馬一部分警察的著裝,這個帽子設(shè)計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他們友好地解釋著還要跟我合影,可是語言上還是有點雞同鴨講的感覺。之后我注意到羅馬警察似乎至少還有兩種不同<span style="font-size:18px;">相對更現(xiàn)代一些的</span>制服和帽子。</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的行程結(jié)束了,因一夜無眠的從波士頓到羅馬的飛行加上沒有適合走路的鞋子,傍晚時分,走了2萬多步后,只好戀戀不舍拖著疲憊的腳步回到酒店。</p> <p class="ql-block">一夜無話,第二天禮拜日,按圖索驥來到第一站-羅馬角斗場。一出地鐵站那宏偉但殘破的角斗場即刻出現(xiàn)在眼前。 啊,夢里尋他千百度,今天終于親眼看到它了。</p> <p class="ql-block">行前已被提醒多次要提前在網(wǎng)上買票,但我太多關(guān)注梵蒂岡那天如何安排參觀內(nèi)容,跟哪些導(dǎo)游等等,忘了提前買參觀角斗場的票。待我上午9點多到了角斗場外才發(fā)現(xiàn)自己犯了錯誤,雖然仍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旅游淡季,長長的隊伍已經(jīng)排出幾百米外,</span>只好耐心排隊,差不多一個小時后才如愿以償。哦,對了,有準備去羅馬的朋友要注意,買票要實名,必須帶上護照,否則要無功而返。</p><p class="ql-block">這座建于公元70到80世紀的角斗場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為了彰顯羅馬帝國權(quán)利并以大型娛樂性的角斗表演來取悅?cè)嗣穸ㄔ欤?lt;/span>可容納5到8萬觀眾。<span style="font-size:18px;">表演包括動物與角斗士和角斗士與角斗士之間的競技表演。</span></p><p class="ql-block">角斗場設(shè)計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上三層地下一層。</span>羅馬帝國有嚴格規(guī)定,觀看者根據(jù)不同階級而坐著不同階層上,皇帝和元老院貴族們坐在第一層,富商們坐第二層,而平民則坐著第三層。76個拱門也各為不同階級人使用,以防產(chǎn)生各種混亂。 地下一層則是為運送角斗士和動物,其設(shè)計的各種機關(guān)非常復(fù)雜?,F(xiàn)代的運動場其實皆以此角斗場為榜樣設(shè)計而成??梢姰?dāng)時羅馬人的建筑工程設(shè)計水平已達到非常先進的水平。</p><p class="ql-block">如前所述,在我整個行程中一有問題我就會詢問ChatGPT和DeepSeek。它給我了一個冷知識,角斗士中大約20%的人最后死掉,雖然仍很多,但并非如電影里講的每個角斗士必死無疑。</p> <p class="ql-block">角斗場內(nèi)部,清晰可見地下部分如隧道一般用來調(diào)遣運送動物和角斗士。</p> <p class="ql-block">角斗場不僅因地震被損害而且為建造圣彼得大教堂時很多被當(dāng)作建筑材料拆下來搬走?,F(xiàn)在想來這些歷史建筑被破壞是多么的可惜。</p> <p class="ql-block">從擁擠不堪的角斗場出來就是羅馬廣場,即使有票,仍要排1小時隊才得以進去?;仡^再看一眼雄偉壯觀的角斗場。</p> <p class="ql-block">羅馬廣場是古羅馬政治、宗教,商業(yè)和社交的中心。這里遍布神廟、元老院和 巴西利卡(basilica)遺跡。見證了羅馬共和國和帝國曾經(jīng)的輝煌,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廢墟。 在鼎盛時期,愷撒和奧古斯都將其改造擴建。 可惜,隨著古羅馬的衰落,他們被泥土淹沒,到中世紀,許多磚瓦被挖掘出來轉(zhuǎn)移至修建其它建筑。</p><p class="ql-block">下圖為提圖斯凱旋門,紀念曾在公元70年帶領(lǐng)軍隊鎮(zhèn)壓猶太人起義,后攻占耶路撒冷的皇帝。提圖斯是皇帝父親保鏢和同僚,為了鞏固他父親的皇位曾非常殘暴,但自己成為皇帝后卻變得仁慈,他不僅對災(zāi)民施以救濟,并痛恨告密者,如果告密沒有證據(jù),他將會受到嚴厲懲罰。</p><p class="ql-block">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劇《狄托的仁慈》即是描繪這位仁慈和寬宏大量成人之美皇帝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羅馬凱旋門很多。下圖是君士坦丁凱旋門。站在羅馬廣場高處可以看到角斗場旁邊的君士坦丁凱旋門。這位東羅馬皇帝曾與另一位東羅馬皇帝李悉尼在公元313年聯(lián)合頒布《米蘭赦令》,宣布羅馬帝國境內(nèi)宗教信仰自由,不再迫害基督徒。其母親海倫娜也是虔誠的基督教徒(這在我去以色列時曾被反復(fù)提起,因為她可以被稱為是解救基督徒的恩人)。從此一直被迫害的基督教正式被納入羅馬宗教并逐漸成為羅馬以致后期歐洲的精神支柱。</p> <p class="ql-block">下圖是卡斯托爾與布魯托斯神廟(Temple of Castor and Pollux)。走到這里為其壯觀但又孤獨的三個巨大的大理石柱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可惜屋大維(當(dāng)時還未成為奧古斯都)為其養(yǎng)父愷撒修建的神廟被破壞的太厲害了。Chat GPT在我的視頻截圖中找到愷撒神廟,遺憾沒能拍到神廟的正面圖。</p> <p class="ql-block">下圖是著名的安東尼與法烏斯提娜神廟。這個神廟比起愷撒神廟保留完好的多了。</p><p class="ql-block">奧古斯都為了紀念他的姐姐,安東尼的正妻,修建了這座神廟。雖然安東尼與埃及艷后Cleopatra(克利奧帕特拉)發(fā)生瘋狂浪漫故事,并遺棄了法烏斯提娜,但不知何時起,人們將這個神廟的名字加上了安東尼。也許無論是安東尼還是法烏斯提娜在羅馬歷史畫卷上都畫上了重重的一筆。</p> <p class="ql-block">這個有著大拱門的建筑是馬克森提烏斯巴薩利卡。建于公元312年,當(dāng)時最大可容納數(shù)千人的法庭和行政大樓,可惜現(xiàn)只存下這些拱門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到帕拉提尼山,從高處回望</span>羅馬廣場,領(lǐng)略這些當(dāng)年壯觀的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雖然它們都殘留不多,卻似乎看到他們披著盔甲從西到東征戰(zhàn)的身影。</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帕拉提尼山是羅馬的誕生地。羅馬帝國時期許多皇帝在此建造宮殿,奧古斯都,提比利亞的宮殿就在身旁。只是不知埃及艷后克利奧帕特拉是否曾在這里住過。</p> <p class="ql-block">快下山了,這里竟出現(xiàn)了如此僻靜優(yōu)美的景色。心緒突然平靜下來。</p> <p class="ql-block">從羅馬廣場出來,不敢停留,希望能盡量利用這難得又短暫的時間多看看。于是再徒步至卡拉卡拉皇家浴場。</p> <p class="ql-block">卡拉卡拉皇家浴場 (Terme Di Caracalla )是羅馬時期最宏偉的皇家浴場之一,建于公元212-217年。</p> <p class="ql-block">一進大門即看見這件由馬賽克拼圖的雙魚。雙魚是我的星座于是格外關(guān)注。而在這個浴場中雙魚出現(xiàn)在很多地方。</p><p class="ql-block">雙魚在古羅馬象征繁榮,幸運,長壽和生命之水。</p> <p class="ql-block">這個規(guī)模龐大的浴場可惜只剩下這些巨大的拱門了。</p> <p class="ql-block">馬賽克鋪就的地面,現(xiàn)仍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離開浴場,繞道來到《羅馬假日》中那個吃說謊人手的石雕前,又是一隊長龍。嗯,我一生不說謊話,我不會被石雕咬手,于是沒有排隊去實驗。???? 但看看下面幾張圖,是不是還有有人擔(dān)心呢??</p> <p class="ql-block">晚安羅馬! 明天我要去另外一個國家,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