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昵稱:馬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號:715038</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往事如煙,總有散不盡的記憶,白云悠悠,總有飄不走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又到清明時節(jié),我和家人來到北京通州惠靈山陵園,給父親掃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老父親是在經(jīng)受了帕金森病痛的長期折磨,于2008年8月11日去世的,到現(xiàn)在已近十七年的時間了。當時將父親的骨灰葬在這里的時候,周圍還沒有幾座墓,現(xiàn)在一眼望去,墓碑已然成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父親的墓前,獻上鮮花和祭品。把自己想對父親說的話,寫成一首小詩,默默念給靜靜躺在里面的父親。</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父親已走十七年,音容笑貌在眼前。</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清明時節(jié)寄哀思,養(yǎng)育之恩永懷念。</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父親馬龍德,1927年1月17日出生,山東萊陽人,1945年1月參加革命工作,1945年10月入黨,1985年離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親參加革命工作后,歷任膠東軍區(qū)獨立營戰(zhàn)士、文書、副指導(dǎo)員、指導(dǎo)員、空軍十一師軍械主任、國防科委第二十一研究所器材處副處長、北京花絲廠代書記等職務(wù)。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他作戰(zhàn)勇敢,不怕犧牲,多次負傷,為全國的解放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解放后,父親先后在軍隊和地方工作,他都能以黨的事業(yè)為重,對黨忠心耿耿,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認真負責。品德高尚,為人正直,忠厚老實,生活儉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我的記憶里,父親是一名老軍人,性格耿直,不茍言笑,小時候,因為調(diào)皮,也曾受到父親的打罵,那時對父親更多的是畏懼和服從。直到自己當兵以后,才對什么是父愛有了更多的理解。 </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父親去世第二年的清明,在掃墓的時候,有一位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老人看上去有80歲左右,用手不斷撫摸著眼前的墓碑,顫顫巍巍,老淚縱橫,久久不愿離去。我仔細看看那座墓碑上刻的文字,這位逝者,生于1870年,故于1956年,幕里安葬的應(yīng)該是老人的父親,算下來有140歲了。從此以后,每年給父親掃墓,我再也沒有看見過這位老人。清明期間,陵園里到處都擺放著鮮花和祭品,這座墓則顯得孤孤單單和冷冷清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76年,我剛?cè)胛榈臅r候,有位一起參軍的高中同學(xué)崔志偉,</span>在東海艦隊潛艇四十二支隊勤務(wù)連服役,1976年6月14日,他在維修部隊高壓線路時不幸觸電身亡,因公殉職,將生命永遠定格在18歲。入伍剛滿三個月,他把自己的青春永遠留在了遙遠的西滬港。生前他沒有留下個人照片,成為戰(zhàn)友們心中永遠的痛。</p> <p class="ql-block"> 當年我的通縣二中初中三班一共有56名同學(xué),五十二年過去了,張曉慶、郭雅斌、趙全增、劉雪斌、李春奎、任同生、汪春祥等同學(xué)先后離開了我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轉(zhuǎn)業(yè)回到地方工作后,單位有這樣一位同事,他叫杜福庭,是工作特別努力,特別認真的一個人,周五,大家還在一起談工作,周六,他在家休息的時候,突發(fā)心疾,猝然而去,年僅43歲。</span></p> <p class="ql-block"> 自從有了微信,通過戰(zhàn)友群、同學(xué)群,知道了有的戰(zhàn)友從部隊分別以后,已成永別。何長生、孫緒利、羅文清、劉振剛、諸國興、席建勇、董云芳、張波……,還有當年海軍工程學(xué)院的同學(xué)戴華清、陸衛(wèi)平等,這些熟悉的名字化作了天邊的白云、夜空的流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運河流水靜無聲,桃紅柳綠又一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陵園肅穆松柏翠,清明時節(jié)思故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春光明媚,惠風(fēng)和暢,草長鶯飛,百花盛開的清明時節(jié) ,觸景生情,撫今追昔。點一盞心燈,給天堂的親人送去溫暖。寄一份思念,讓天堂里的親人不再孤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