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它來時不過四十多天,裝在紙盒里,從老家的田野間被帶到了城市的鋼筋水泥之中。紙盒上戳了幾個洞,權作通風之用。一路上,它不停地叫著,聲音細弱,卻執(zhí)著得很,仿佛在抗議這突如其來的遷徙。</p><p class="ql-block"> 初到我家,它縮在沙發(fā)底下,整整一日不肯出來。我趴在地上看它,它也看我,眼睛里閃爍著警惕的光。貍花貓的毛色在昏暗處顯得格外分明,灰黑與棕黃相間的條紋,像是大地上縱橫的溝壑。它的耳朵尖上各有一撮明顯的長毛,老家的人稱之為"聰明毛",說有這般長相的貓格外機靈。</p><p class="ql-block"> 漸漸地,它開始探索這個陌生的領地。先是小心翼翼地伸出前爪,在地板上按一按,仿佛在試探虛實。而后整個身子鉆出來,尾巴高高翹起,卻又在聽到窗外汽車鳴笛時"嗖"地竄回沙發(fā)底下。如此反復數(shù)日,它終于確認這個沒有田野、沒有老鼠洞、沒有稻草堆的地方,將是它今后的疆域。</p><p class="ql-block"> 八年的光陰,足以使一只鄉(xiāng)下貓變成城里貓。它早已忘記追逐田鼠的技藝,轉而精通了如何用爪子扒開冰箱門——雖然從未成功過。它對陽光的追逐卻一如既往,總是能找到客廳地板上那一小塊陽光,蜷起身子,瞇起眼睛,喉嚨里發(fā)出滿足的呼嚕聲。那聲音低沉而持續(xù),像是某種古老的誦經(jīng)。</p><p class="ql-block"> 它的脾氣也隨著歲月變得古怪起來。有時任人撫摸,甚至翻出肚皮;有時卻突然咬人一口,然后飛快逃走,躲在窗簾后面偷看你的反應。我疑心這是它對被強行遷徙的小小報復,又或者,它骨子里始終留著野性的血液,雖被圈養(yǎng),卻不愿完全馴服。</p><p class="ql-block"> 最有趣的是它對窗外鳥雀的態(tài)度。它蹲在窗臺上,尾巴尖輕輕擺動,發(fā)出一種奇怪的"咔咔"聲。老家的人說,這是貓在模擬咬斷鳥脖子時的聲音。然而當窗戶真的打開時,它卻又退縮了,只是遠遠地望著那些自由的生靈,仿佛在說:"我早已不屬于你們的世界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八歲的貍花貓,換算成人的年齡已是中年。它的動作不再如年輕時敏捷,睡覺</span>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有時我看著它,會想起那個裝在紙盒里叫個不停的小毛球。它或許早已不記得田野的樣子,不記得自己是如何被帶到這個城市的牢籠里來的。而我,卻時常想起它初來時的模樣——那雙充滿疑惑的眼睛,仿佛在問:"為何帶我至此?"</p><p class="ql-block"> 它永遠不會知道答案。就像我們許多人,莫名其妙地生在某個地方,長在某個地方,最終又遷徙到另一個地方,同樣說不出個所以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