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拍攝與編輯.小白龍</p><p class="ql-block">2025.4.2</p> <p class="ql-block">? 于2025 年4月1日游覽襄樊米公祠,其中觀看到“石頭宴”物件展廳,看到系列用奇石制作的象形食材,結(jié)合特定日子清明節(jié),忽回憶已逝多年的嚴(yán)父慈母。這些石頭是由奇石收藏家洪中秋用30多年時間搜集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 這些石頭不僅栩栩如生地模仿了芝麻,玉米,冬瓜等糧食和水果類的食材,還包括五花肉、鹵雞等肉類食材。這些石頭在米公祠西園雅集期間被擺成了“百石宴”,成為了雅集活動中的一道特別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 清明節(jié)時倍思親,看到這塊必真的五花肉,回憶起已逝11年的嚴(yán)<span style="font-size:18px;">父,他屬長壽者,近一百歲辭世。他一生政治生涯坎坷,但始終保持著熱情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對人誠摯友善,對事認(rèn)真負(fù)責(zé),對子女教育嚴(yán)格,對社會充滿了正能量!生前最喜歡吃的是五花肉,</span></p> <p class="ql-block"> 父親8歲父母就離世,跟著爺爺長大,上半輩子可用苦大仇深來形容,根本吃不上紅燒肉。下半輩子苦去甘來,子女也很孝順,晚年時身體很健康,除了吃紅燒肉與他打太極拳,太極劍,大極扇,書法這些愛好息息相關(guān)。</p> <p class="ql-block"> 母親比父親辭世早,是因為股骨頭骨折,臥床期間併發(fā)腦梗而去逝。母親是北方山東人,隨父親來到南方,其生活不大適應(yīng),但她非常愛我們!哪怕姊妹多,生活比較艱辛,但她總會想盡辦法將孩子們吃飽穿暖。記憶中她最會做大白菜肉餡餃子,過年過節(jié)全家看到媽媽和面,剁餡,包餃子的時候就是我們童年最幸福的時刻!</p> <p class="ql-block"> 北方人喜歡吃面食,做面餅,面條等,這都是媽媽最善長的廚藝。記得在物質(zhì)計劃經(jīng)濟年代,買不到面粉,媽媽就去人家已收割完的麥地里撿遺漏在地里的麥穗,用手搓下麥粒,再磨成面粉,為我們做的蔥油餅至今回味無窮,難以忘懷。</p> <p class="ql-block"> 看到這盤黑芝麻,連想起媽媽對孩子的愛多么的偉大而細(xì)仔,小時候除了蛤蜊油外就沒什么護膚品了,一進(jìn)入冬天媽媽就用芝麻,花生在嘴里咀嚼后擦在我們臉上,可能從小母親給我們姊妹們保護,致我們現(xiàn)在皮膚都很健康。</p> <p class="ql-block"> 夏天媽媽常做的冬瓜湯,也是記憶深刻,因為沒有葷就是清湯寡水,弟妹們不愛喝,爸爸非常嚴(yán)肅的說,每人一碗,喝了才能吃飯,這個清熱解毒作用盡顯功效,一個夏天身上都不長皰呢。</p> <p class="ql-block"> 玉米也勾起對媽媽的深深回憶,小時候媽媽習(xí)慣將玉米火燒,這是我的最愛!經(jīng)常吃媽媽烤的濃濃的香玉米,真是美滋滋的,可惜小時候的味道再也找不回來了!</p> <p class="ql-block"> 父親每歺飯都要吃幾瓣大蒜,總是邊吃邊介紹它的功效,吃大蒜有諸多好處,如?增強免疫、抗菌抗病毒、促進(jìn)消化、降壓降脂、抗炎、補充營養(yǎng)、抗氧化、預(yù)防癌癥、緩解疲勞和提高骨骼健康?。老爸的生活好習(xí)慣促成他列入百歲老人榜!</p> <p class="ql-block"> 您能想像用石頭刻出這么栩栩如生的一只雞嗎?而且還是入嘴即吃的鹵雞,這種雕刻藝術(shù)之精湛讓我為之動容!在清明節(jié)之際有感而發(fā),回憶著老爸老媽對孩子們的占點滴滴,并臆想為老爸老媽祭上,祝老爸老媽在天堂極樂!子女們永遠(yuǎn)想念你們!</p> <p class="ql-block"> 站在老爸老媽的墓碑前,心中涌起的首先是對她們的深深懷念?;貞浿齻兩覀凁B(yǎng)我們教育我們時光,無論是歡笑還是淚水,都如同昨日重現(xiàn),讓人不禁感慨萬千。思念之情溫柔而持久,我們只能在夢中相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