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經(jīng)典智慧鏈接:</b></p><p class="ql-block">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順可移于長;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內,而名立于后世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孝經(jīng)》廣揚名章第十四</p><p class="ql-block"><b>解釋</b>:孔子說:“君子侍奉父母能盡孝道,因此可以把這種孝心轉移去效忠于國君;侍奉兄長能盡悌道,因此可以把這種敬心轉移去順從于長官;在家凡事能治理得很好,因此可以把這種方法移來辦理政務。所以,在家里能把孝悌的德行表現(xiàn)得很完善的人,名聲必然可以顯揚于后世了?!?lt;/p><p class="ql-block"><b>解讀</b>:這段話強調了“孝悌”等品德修養(yǎng)的重要性,認為這些品德具有延伸和推廣的作用,是個人成就功名、樹立良好聲譽的基礎,體現(xiàn)了以孝為本、由家及國的思想理念。家長要引導孩子認識到,在家庭中養(yǎng)成的良好品德可以應用到其他生活領域。比如,讓孩子明白對父母的孝順可以轉化為對老師、長輩的尊敬,對兄弟姐妹的關愛能延伸到對同學、朋友的友善,從而幫助孩子建立品德之間的聯(lián)系,促進品德的遷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家庭中不要事事包辦,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鼓勵孩子參與家務管理,讓他們在實踐中學會承擔責任,培養(yǎng)處理事務的能力。這不僅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家庭秩序,還能為其今后在學校、社會中承擔責任、參與集體事務管理提供經(jīng)驗。</p><p class="ql-block">?<b>如何在家庭中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b></p><p class="ql-block">1??照顧寵物??</p><p class="ql-block">如果孩子特別想養(yǎng)寵物,且家里有條件可以養(yǎng),父母可以讓孩子負責每天給寵物喂食、換水、清理住所等。一開始,孩子可能會因為貪玩而忘記照顧寵物,但父母提醒后會讓孩子去完成。慢慢地,孩子養(yǎng)成了習慣,每天都會主動去照顧寵物,意識到自己對寵物的生活負有責任。</p><p class="ql-block">2??管理零花錢??</p><p class="ql-block">和孩子一起制定預算計劃,讓孩子明白要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來合理支配零花錢。如果給的是一周的零花錢,孩子在一周內提前把零花錢花完了,父母不會額外再給,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消費行為負責,培養(yǎng)理財意識和責任感。</p><p class="ql-block">3??參與家庭出行計劃??</p><p class="ql-block">在準備家庭旅行時,父母讓孩子參與其中,比如讓孩子負責查找目的地的旅游景點、美食推薦,或者讓孩子幫忙整理全家人的行李。孩子通過參與這些任務,會感受到自己是家庭出行的重要參與者,對旅行的順利進行負有一定責任,從而增強責任感。</p><p class="ql-block">4??養(yǎng)護家庭植物??</p><p class="ql-block">家里有一些花草植物,父母讓孩子負責澆水、施肥、修剪枝葉等養(yǎng)護工作。孩子需要定期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根據(jù)需要進行養(yǎng)護。通過照顧植物,孩子能體會到生命的成長需要用心呵護,培養(yǎng)對植物的責任感,進而延伸到對其他事物的責任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