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有時候幸福就是那么簡單,比如現(xiàn)在,我就站在三個地方的交匯點上。站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一腳落下,腳尖是重慶的豪邁,腳跟是湖南的靈秀,腳掌是貴州的質(zhì)樸,三省的風(fēng)土人情在此奇妙交融。山川綿延,不同的方言、習(xí)俗與文化在此碰撞又和諧共生。這一腳,踏出的不僅是地域的界限,更是對多元文化的深刻感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片神奇的土地是文化交融的天然舞臺。湘西的吊腳樓錯落有致,訴說著土家族、苗族的古老故事,那獨特的織錦工藝,每一道紋理都藏著民族的記憶;重慶的古鎮(zhèn)在山水間矗立,麻辣鮮香的火鍋文化彌漫,碼頭號子雖已遠(yuǎn)去,卻留下堅韌豪爽的巴渝風(fēng)骨;貴州的侗寨鼓樓巍峨,侗族大歌空靈悠揚,傳遞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方言在山間回蕩,趕場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土家臘肉、重慶小面、貴州酸湯魚,風(fēng)味在此碰撞融合。湘的溫婉、渝的熱辣、黔的質(zhì)樸,交織出一曲獨特的文化交響,共同奏響這片土地上包容并蓄、蓬勃發(fā)展的動人樂章 。</b></p> <p class="ql-block">他一生兩次入選“諾獎”終審名單,假如1988年他沒有離世,這年十月,他將為中國摘得第一個諾貝爾文學(xué)獎。</p><p class="ql-block">去邊城前我懷著恭敬之心,把我心中的沈從文畫出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因為《邊城》我來到了邊城。《邊城》是沈從文所著,這是一部悲傷卻又帶著希望的小說。書中有一句話深深打動了我:“日頭沒有辜負(fù)我們,我們也切莫辜負(fù)日頭?!边@句話不僅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生活的熱愛和珍惜。不揮霍時光,尊重每一寸光陰,以勤勞與熱忱回饋日頭的照耀。而日頭也慷慨地灑下溫暖,滋養(yǎng)萬物生長,讓莊稼豐收,讓小鎮(zhèn)的日子充滿煙火的溫度 。唯有認(rèn)真對待生活,生活才會給予我們最真摯的回報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因為《邊城》茶峒古鎮(zhèn)便在我心底生了根。那里有悠悠流淌的酉水,有古舊質(zhì)樸的吊腳樓,還有翠翠靈動的眼眸與純美的笑靨 。我踏上這追尋的旅程,奔赴沈從文先生筆下的湘西茶峒古鎮(zhè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因為《邊城》,我與許多人一樣,因為一個人而愛上一座城,不是因為這座城有多好多美,而是因為這座城中有我喜歡的人。我觸摸著古老的城墻,仿若與書中的故事撞了個滿懷。這樣的翠翠又有誰會不喜歡呢?那樣美那樣天真那樣可愛又那樣質(zhì)樸,就像一朵長在深山里一塵不染的潔白的花,誰能不愛?兄弟二人心中都是與翠翠一見鐘情,深深愛上了美麗的翠翠,倆人都決不放棄對美的追求,執(zhí)著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毅然甘愿站在月夜山崖上為翠翠唱三年六個月的歌。翠翠守在那湘西的邊城,守著悠悠的江水,守著心底的期盼,在時光里靜靜等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因為《邊城》,我明白了等待就是生活中一場無聲的修行。它象藏在晨曦微光里的期許,在日出的那一刻,便悄然開啟。等待是一種揉進(jìn)了青山綠水間的惆悵和江河水面上的一層薄霧,看似輕盈,卻久久縈繞心頭。知曉了翠翠的等待,便懂了世間有一種滋味,叫用時光熬煮思念,苦澀中又藏著一絲甜,那甜是對未來重逢的憧憬,哪怕渺茫,卻足以支撐著人在歲月里一直等下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因為《邊城》,茶峒古鎮(zhèn)成了湘西最意味深長的地方。若人生就是定性、遇人、擇城、終老。那么,邊城人一定很富有。青石板路蜿蜒曲折,承載著歲月的痕跡,每一步都仿佛能與歷史對話。古巷中灰墻青磚,鱗次櫛比的店鋪和原木雕花的門窗,無不散發(fā)著古樸的氣息。沿著清水江畔漫步,河水清澈見底,悠悠流淌,仿佛在訴說著翠翠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因為《邊城》,貌似“世外桃源”的小山城茶峒,唯獨不成全愛情。我只能感嘆世事哪有完美!世外桃源也有憾事。 要我說啊,茶峒有沒有憾事尚且不談,沒去茶峒品邊城味道,坐上拉拉渡,在江面上輕輕搖曳,感受著微風(fēng)拂面,體驗小橋流水的安逸定會成為一大遺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這一腳三省皆在腳下,界碑處,一步之遙就能切換省份,讓人感嘆地理位置的神奇。坐上拉拉渡,船便緩緩駛向?qū)Π?,幾分鐘就能跨湖南、重慶、貴州三地。我這一腳,踏出的不僅是地域的界限,更是對多元文化的深刻感受。茶峒古鎮(zhèn)不僅是地理上的邊界,更是文化的交融之地?!耙诲佒笕 睂⒑系聂~、重慶的酸菜、貴州的豆腐完美結(jié)合,獨特的味道令人回味無窮。它見證了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與交流,更是讓我體會到了“和而不同”的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用腳步丈量的不僅是距離,還有是我心靈上的那份自由不羈。沈從文筆下的邊城,似一幅絕美又帶著淡淡哀愁的畫卷,文字間將那里的山水、人情描摹得淋漓盡致。而當(dāng)我真正身處邊城,那靜靜流淌的江水、古樸的吊腳樓、質(zhì)樸善良的人們,仿佛都帶著書中的韻味撲面而來。或許是因我先讀過沈從文的《邊城》,讓我對邊城有了別樣的情懷,帶著這份情懷踏上旅程,所見所感便都深深烙印在了心底,成了難以忘懷的存在。但又或許,邊城本身就有著獨特的魔力,即便未曾讀過那些文字,它的美、它的純粹,也足以讓每一個到訪者銘記一生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總之,邊城就是我心底那抹獨特且難忘的色彩。離開這里時,我站在渡口,風(fēng)里似乎都藏著渡船的吆喝聲,空氣中也彌漫著泥土與青草的芬芳。心中滿是眷戀,但我知道,這份美好會永遠(yuǎn)留在記憶中,成為我人生中一段珍貴的旅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寫於2025.3.24邊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