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陽春三月的廣州,陽光正好,春風(fēng)輕輕拂面,花開滿園飄香,“春氣滿林香,春游不可忘”,踏青賞花已成為大眾選擇出游線路的主要目標之一,此時的廣州,好一派 “不負春光不負卿” 的溫馨景象。</p><p class="ql-block"> 在 “ 春風(fēng)三月下?lián)P州 ” 的季節(jié)里,筆者重游了充滿歷史韻味與自然風(fēng)光的地方 - - - 長洲島,打卡中國最著名的 “ 陸軍軍官學(xué)校 ” 和 “ 辛亥革命紀念館 ” ,再游覽美麗的 “ 擔(dān)涌廊橋 ” ………, 所到之處,深感廣州歷史的沉淀與大自然 渾然和諧之地 非長洲島莫屬也。</p><p class="ql-block"> 有空的朋友不妨也來長洲島走走,重新領(lǐng)略那段波瀾壯闊、英雄輩出的歲月與詩篇 ………。</p> <p class="ql-block">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xué)校,培養(yǎng)了許多在抗日戰(zhàn)爭和國共內(nèi)戰(zhàn)中聞名的指揮官,主要將領(lǐng)出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p> <p class="ql-block">昂然挺立的孫中山先生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孫中山先生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軍校內(nèi)環(huán)境</p> <p class="ql-block">國共合作、黃埔創(chuàng)校</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聶榮臻等同志為軍校政治教官</p> <p class="ql-block">左起,1924年1月28日李大釗同志在國民黨一大的發(fā)言;1924年在國民黨上海執(zhí)行部工作時的毛澤東同志。</p> <p class="ql-block">1955年毛澤東主席授予葉劍英同志為元帥的服飾(仿制品)</p> <p class="ql-block">鐵軍---葉挺獨立團</p> <p class="ql-block">軍校畢業(yè)證書</p> <p class="ql-block">總理室</p><p class="ql-block">??偫韺O中山常到軍校視察和演講,有時太晚了便在軍校過夜,翌晨才返回廣州。這是他辦公和小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書報閱覽室</p><p class="ql-block">軍校實行軍事和政治并重的方針,對學(xué)生進行經(jīng)濟、政治、歷史、主義、黨綱和政策的政治教育。學(xué)生課余時間常到此看書讀報,增加課外知識。</p> <p class="ql-block">學(xué)生宿舍</p><p class="ql-block">軍校校舍是利用原廣東陸軍學(xué)堂和海軍學(xué)校舊址,因軍校職員和學(xué)生數(shù)量眾多,校舍不敷使用。除一部分學(xué)生住原有建筑內(nèi)宿舍外,又于大操場附近搭建葵棚作為宿舍來安置學(xué)生。宿舍內(nèi)多采用木制雙層床,部分為單層床鋪。</p> <p class="ql-block">軍需部</p><p class="ql-block">軍需部負責(zé)全校經(jīng)費的預(yù)算籌措、軍械彈藥糧秣的補給等。軍校成立之初,軍需部事務(wù)繁多,軍校印刷所、房舍修理、操場、雨操場、射擊場之添造等都歸其負責(zé)。1925年月30日,軍需部改為軍需處。1926年3月1日,軍校改組,軍需部并入管理部改為管理處。</p> <p class="ql-block">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團“完成北伐、解甲歸田”贈別的紀念章</p> <p class="ql-block">習(xí)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紀念館是一座大型的專題性博物館,建于2011年辛亥百年之際。全館建筑面積約1.8萬平方米,外形猶如一方被鑿開的巨石,隱喻辛亥革命英烈們開天辟地的勇氣和艱苦卓絕的斗爭歷程。展館設(shè)有基本陳列"開辟共和新紀元﹣﹣辛亥革命主題展"和專題展覽"辛亥革命時期的廣東名人展",臨時展廳則展出各種與辛亥革命主題相關(guān)的展覽。</p> <p class="ql-block">"開辟共和新紀元﹣﹣辛亥革命主題展"是辛亥革命紀念館的基本陳列,位于展館的二樓和三樓,展覽面積約4200平方米,展覽分為"晚清民族危機"、"甲午戰(zhàn)敗后的空前變局"、"革命運動的蓬勃發(fā)展"、"辛亥前夜的斗爭風(fēng)潮"、"辛亥革命高潮的到來"、"開創(chuàng)民主共和制度的新紀元"、"共和新氣象"、"捍衛(wèi)共和制度"、"尋求新的救國道路"等九個部分,輔以場景復(fù)原、雕塑、油畫、高分子硅膠人像、模型等不同的展示手段,生動地再現(xiàn)了百年前的辛亥革命。</p> <p class="ql-block">戰(zhàn)馬上的蔡鍔先生</p> <p class="ql-block">蔡鍔先生的指揮刀、皮靴及衣物</p> <p class="ql-block">1907年7月15日,秋瑾從容就義于浙江紹興軒亭口,時年32歲。因其生前有"埋骨西泠"的愿望,后雖經(jīng)輾轉(zhuǎn),終葬在西泠橋畔。</p> <p class="ql-block">1912年1月1日晚11時,孫中山在總統(tǒng)府舉行就職禮, 各省公民代表齊集一堂,歡呼萬歲之聲震天動地。</p><p class="ql-block">各省代表景耀月報告選舉情況后,孫中山正式宣誓就職。</p> <p class="ql-block">文明婚禮</p><p class="ql-block"> 民國初期,在歐風(fēng)美雨的吹拂下,傳統(tǒng)的婚嫁迎娶習(xí)俗開始出現(xiàn)一些新氣象,如自由戀愛、文明結(jié)婚等。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共和政體召建之初的特殊國情和傳統(tǒng)文化習(xí)俗的根深蒂固,在古老的中華婚嫁禮儀的緩慢演變中,中西合璧,新舊中和的現(xiàn)象成為民國之后大多數(shù)人接受的禮儀形式。</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時期的廣東名人展"位于展館的一樓,展覽面積約1400平方米。展覽分為"孫中山與他的助手"、"革命志士"、"廣東籍的各界代表人物"三個部分,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雕塑、高分子硅膠人像結(jié)合場景等多種展陳手段,凸顯廣東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表現(xiàn)先賢們的高大形象和英雄事跡。</p> <p class="ql-block">巾幗不讓須眉</p> <p class="ql-block">長洲島新?lián)繓|閘廊橋是我國第一座廊橋結(jié)合水閘的中型景觀閘橋,這里充滿了嶺南園林的韻味,是漫步江邊、騎行單車的絕佳去處。</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園一角景觀</p> <p class="ql-block">英雄花開長洲島</p> <p class="ql-block">部份照片的文字解釋選自展館的陳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