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重慶涪陵,王炸不是榨菜!

陳小仙

<p class="ql-block">三月初,氣溫冷暖交替,我們踏上了一場相對偏門、小眾的人文之旅。這次的目的地是鮮為人知卻充滿歷史韻味的重慶涪陵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和816工程。</p> <p class="ql-block">白鶴梁是中國長江上游一處重要的水文古跡和文化遺產,位于重慶市涪陵區(qū)城北的長江江心,是一道長約1600米、寬約15米的天然石梁。它因早年常有白鶴群集而得名,但最著名的價值在于其作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歷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白鶴梁是全球首座非潛水可到達的水下遺址博物館。三峽工程蓄水后,白鶴梁永沉江底。為保護這一國寶,2003年啟動“白鶴梁題刻原址水下保護工程”,<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9年對公眾開放。</span></p> <p class="ql-block">在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游客可通過水下廊道(耐壓玻璃窗)或VR技術觀賞題刻。解決了水中文物遺址參觀的世界難題。</p> <p class="ql-block">白鶴梁上有自唐代(公元763年)至近代的石刻題記164段,記錄了1200多年來長江枯水位的珍貴數(shù)據(jù),其中包含72個年份的枯水水位線。</p> <p class="ql-block">古人通過觀察石梁露出水面的高度判斷枯水期,如“石魚出水兆豐年”(石魚雕刻水位線露出預示來年豐收)。這些數(shù)據(jù)為現(xiàn)代長江水利工程(如三峽大壩)提供了歷史水文依據(jù)。</p> <p class="ql-block">梁上雙鯉石刻為清代重刻,原魚眼高度(海拔137.91米)為古代枯水標志,與現(xiàn)代水文測量誤差僅0.08米!</p> <p class="ql-block">白鶴梁與埃及尼羅河水位碑、歐洲古老潮汐記錄并稱世界三大古代水文系統(tǒng)。</p> <p class="ql-block">梁上刻有黃庭堅、朱熹等歷代文人、官員的詩文、書法,兼具文學與藝術價值。</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每一塊石碑都沉甸甸,承載著歷史、訴說著往昔。水下世界神秘而奇幻,古老文字與現(xiàn)代設備交織,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過去的窗戶。視覺的盛宴,心靈的震撼,讓我們得以窺見來時的路。</p> <p class="ql-block">“816工程”:1966~1984年建設的一項絕密核工業(yè)建設項目,耗時18年,是世界罕見的公開核工業(yè)遺址,兼具軍事與工業(yè)遺產屬性。它位于重慶市涪陵區(qū)白濤鎮(zhèn),緊鄰烏江,背靠武陵山,地形隱蔽。</p> <p class="ql-block">落后就要挨打!冷戰(zhàn)時期如此,當下亦如此!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得上,這也許就是中國人骨子里的倔強。于是,就有了包括“8.16”在內的一系列“三線工程”。</p> <p class="ql-block">抵達816工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面青灰色磚墻上赫然寫著“7983部隊”字樣,旁邊還有“一二三團”的標志,透露出濃厚的軍事氛圍。不遠處的一棟建筑,頂部紅色五角星熠熠生輝,我們仿佛來到了軍營。</p> <p class="ql-block">深入816工程內部,一塊信息板詳細介紹了“第104號核電站”,這是中國首個利用核余熱發(fā)電的項目,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隧道內藍色、白色、紅色交織的光線蜿蜒延伸,腳下的白色燈帶引領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進入地下空間,仿佛穿越時光隧道。復雜的天花板結構,高聳的石柱,電子顯示屏閃爍其間。巖石隧道內,“永遠的工程兵”標牌下,我們探索這片未知領域,回顧歷史。</p> <p class="ql-block">地下洞穴群占地約10.5萬平方米,總長約20公里,共有18個大型洞室、130余條隧道。主反應堆大廳高79.6米,相當于20層樓,是世界最大人工洞體之一。</p> <p class="ql-block">諾大的工程包括反應堆大廳、核廢料處理設施、發(fā)電站、指揮中心等,構成完整的核燃料生產鏈。</p> <p class="ql-block">“8.16”的設計可抵御100萬噸當量核彈的直接打擊。雖然景區(qū)宣稱已無輻射危害,但部分區(qū)域仍限制訪問。</p> <p class="ql-block">1984年因國家戰(zhàn)略調整(轉向經濟發(fā)展)“8.16”停工,已完成85%基建和60%設備安裝宣告廢棄。2002年,工程部分解密;2010年作為景點開放;2018年入選“中國工業(yè)遺產保護名錄”。</p> <p class="ql-block">“愚公移山 人定勝天”的紅色標語在斑駁墻面上格外醒目,昭示著我們的祖輩和父輩們在建國之初激情燃燒的歲月,也激勵著同行的每一位參觀者。結束時,我腦中涌現(xiàn)著一句話: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