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初中物理的奇妙世界里,“重力”這一概念猶如一把鑰匙,為同學們打開理解萬物運動規(guī)律的大門。近日,初中物理組傅人團老師在我校自選“示范課”比賽中的一節(jié)“重力”公開課,在熱烈的氛圍中展開,引領同學們踏上探索重力奧秘的精彩旅程。</p> <p class="ql-block"> 此次公開課,深受學校重視,希望通過這樣的比賽打造高效課堂,推廣先進的教學理念,提升教學質量。在蹇建明校長的大力支持下,在李林健、徐小波、魏淑輝三位副校長親自帶領下,王國魁、王勁夫、周義婷主任,徐加能、陳華青等多位老師親自聽課評課,相互交流,把關提質。參賽老師精心準備,和同學們一起呈現(xiàn)了一堂又一堂精彩卓越的課堂!</p> <p class="ql-block"> 課堂伊始,傅老師帶來了神秘的“小火柴大力士”實驗。只見老師將火柴巧妙地放置在桌面上,原本看似微不足道的火柴,竟成功支撐起了遠超其重量的物體。這一神奇的現(xiàn)象瞬間點燃了同學們的好奇心,大家的目光緊緊鎖定在講臺上,迫不及待地想揭開其中的奧秘,也為本次重力課程的學習拉開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 在講解“力的三要素”這一重點知識時,老師憑借獨具匠心的自制教具,生動直觀地演示了重力的方向。老師輕輕轉動教具,無論在何種角度,懸掛在其上的重物始終豎直向下。這一演示讓同學們清晰地認識到重力方向的特性,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具象化,極大降低了理解難度。</p> <p class="ql-block"> 在講重力的方向的過程中,傅老師模擬“樓房砌墻”實驗,巧妙地讓同學們形象地了解了“重錘線”在生活中的應用。</p> <p class="ql-block"> 為了讓同學們更深入地探究重力的大小,傅老師組織了分組實驗。每個小組的同學都積極參與,他們認真測量不同物體的質量,用彈簧測力計精準地測量物體所受的重力,并仔細記錄數(shù)據(jù)。通過對數(shù)據(jù)的分析,同學們逐漸發(fā)現(xiàn)重力與質量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親身體驗到科學探究的嚴謹與樂趣。</p> <p class="ql-block"> 在探究力的作用點時,傅老師鼓勵同學們進行自主體驗。同學們通過用手指托住不同形狀的物體,感受力的作用點對物體平衡的影響。有的同學托住長方體木塊,有的同學嘗試托起球體,大家在有趣的體驗中加深了對力的作用點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課程的尾聲,傅老師創(chuàng)新性地運用AI技術,讓牛頓“現(xiàn)身說法”。隨著屏幕中牛頓形象的出現(xiàn),同學們仿佛穿越時空,聆聽牛頓講述重力的發(fā)現(xiàn)過程,了解重力的來源。這種充滿科技感的教學方式,不僅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更讓知識的傳遞變得鮮活而生動。而后的“逆向爬坡輪”的課后思考實驗,更是讓同學們發(fā)散思維,鼓勵發(fā)明創(chuàng)造,讓科學造福人類。從課本回歸到生活,升華了本節(jié)課的主題。</p> <p class="ql-block"> 課后,教研組長徐加能老師組織了老師們對傅老師這節(jié)“重力”公開課進行了評課。老師們對這堂公開課給予高度評價。大家一致認為,傅老師教學設計巧妙,從趣味實驗到AI運用,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既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又讓復雜知識深入淺出,為物理教學創(chuàng)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值得推廣學習 。在思維的交流和碰撞中,老師們相互促進,相互成長。</p> <p class="ql-block"> 此次公開課,不僅給學生帶來了一場知識盛宴,對老師們而言也是一次寶貴的學習契機。它促使老師們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有效提升了我校教師隊伍的教學水平與綜合實力。學校將以此次公開課為新起點,持續(xù)探索高效課堂,助力學生實現(xiàn)更高效的學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