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珠三角風景燦爛百花齊放的三月,我陪同著名軍旅攝影家30年的好朋友好兄弟朱興宇,從深圳駕車穿越深中通道,游覽了風景如畫,美食譽滿全球的中山、順德、佛山三地,享受了一場流連往返的文化盛宴。</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中山,瞻仰中山故居</p> <p class="ql-block">中山,別名香山,位于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江、北江下游出海處。北接廣州市南沙區(qū)和佛山市順德區(qū),西鄰江門市區(qū)、新會區(qū)和珠海市斗門區(qū),東南連珠海市,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相望。中山市下轄15個鎮(zhèn)、8個街道,區(qū)域內含有1個國家級開發(fā)區(qū)和1個經濟協(xié)作區(qū),轄137個社區(qū)和150個行政村。中山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充足,雨量充沛。探明并開發(fā)利用的礦產有花崗巖石料、砂料、耐火黏土和礦泉水、地下熱水。截至2021年,中山市行政管轄面積為1783.6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中山市常住人口443.11萬人,城鎮(zhèn)化率為87.02%[1],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3631.28億元</p> <p class="ql-block">在 中山市 翠亨村,是一幢兩層樓的中西合壁式小樓房,為孫中山于26歲時所親自設計和改建。上下并列著7個穹形門樓,莊重而大方。四周皆 蒼松、翠竹、 古榕和紅棉,環(huán)境清幽。在中山書房中,陳列著他用過的 針筒和 聽診器。他雖當過總統(tǒng),竟沒有一件家具和擺設,房中僅有一張農家木床,一張舊桌和兩把 木椅,這是他在遺囑里所說的“一生不治家”的最好證明。孫中山曾在此室寫過著名的 《上李鴻章書》,和 陸?zhàn)〇|等革命志士共商過革命大計。孫中山試制炸藥時被炸裂的石門,至今仍存痕跡;他在庭院中所親植的酸子樹,仍在生長。今故居完全按原樣陳列,故居前已辟為公園,故居旁另建 孫中山紀念館,收藏并陳列了許多 珍貴文物,供人瞻仰。</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順德區(qū)是廣東省佛山市轄區(qū),位于珠三角腹地,北接廣州,南近港澳,全區(qū)面積806平方公里,毗鄰廣州、中山、江門三市。截至2023年4月,下轄4個街道、6個鎮(zhèn),206個村(社區(qū))。2022年末常住人口321.44萬人,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4166.39億元[1-2]。不僅如此,順德歷史文化也底蘊深厚,2007年還被評為“中國曲藝之鄉(xiāng)”。并且享有“世界美食之都”“中國廚師之鄉(xiāng)”美譽”</p> <p class="ql-block">游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順德清暉園</p> <p class="ql-block">順德清暉園,位于順德區(qū)大良清暉路,建于明代的古代園林建筑,面積大約為2.2萬平方米,該景區(qū)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該景點原為明末狀元黃士俊的府邸,后為進士龍應時購得,經龍家一門數代精心營建,格局始臻定型,后再修復擴建。主要景點有船廳、碧溪草堂、澄漪亭、惜陰書屋、竹苑、歸寄廬等。清暉園與佛山梁園、番禺余蔭山房、東莞可園并稱廣東清代四大名園</p> <p class="ql-block">清暉園是嶺南園林的杰出代表。園內水木清華,妙聯(lián)佳句、藝術精品比比皆是,俯仰可得。絕非一個美字了得。清暉園的清雅,除了體現在名字上,更多的是見于那一色的青磚灰瓦、綠樹白花。 當然,清暉園的風雅 ,更透過一群名士才子的輕吟淺唱,撥弄著無數游人的心弦。</p> <p class="ql-block">順德陳村鎮(zhèn)仇敏恕、李復是快40年的老朋友,這次見面十分高興,在一起回憶了因為過去業(yè)務互相支持而建立的深厚友誼,讓我又品嘗到了順德的美味佳肴,特別是晚上宵夜,豬雜粥令我回憶起當年出差來到大明鋁型材廠的一幕幕,再一次感謝好朋友仇敏恕和李復的熱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佛山,簡稱佛,其地處廣東省中部、珠三角腹地,毗鄰港澳,東接廣州;南鄰中山。佛山是廣東省省轄地級市[1]。截至2022年,全市行政區(qū)規(guī)劃面積3797.7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55.23萬人,2022年地區(qū)生產總值12698.39億元[2-3]。截至2021年,全市下轄5個區(qū)[4]。佛山市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5],年平均氣溫23.2°C,自古就是富饒的魚米之鄉(xiāng)。佛山是全國民營經濟最為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是國務院確定的中國重要的制造業(yè)基地、珠三角地區(qū)西翼經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p> <p class="ql-block">佛山祖廟,又名北帝廟、靈應祠,是集明清古建筑藝術和佛山傳統(tǒng)文化于一體的建筑群體,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qū),截至2023年1月20日,占地面積約為2.55萬平方米,始建于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修,與悅城龍母廟、廣州陳家祠合稱為嶺南古建筑三大瑰寶</p> <p class="ql-block">祖廟建筑呈南北向依縱軸線對稱排列,由南向北排列依次為萬福臺、靈應牌坊、錦香池、鐘鼓樓、前殿、正殿、慶真樓,還包括孔廟、黃飛鴻紀念館、葉問堂等景點。祖廟的建筑兼具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因此有“東方藝術宮殿”“古祠藝宮”之稱</p> <p class="ql-block">3月13日中午回到深圳,6位當年延安中學的同班同學齊聚會,南方科大劉科院士宴請,今人感嘆的是他們這個80級的班,除3人未考上大學,其他全部考上重點大學</p> <p class="ql-block">編輯 蔡國強</p><p class="ql-block">?攝影 蔡國強 朱興宇</p><p class="ql-block">?日期 2025年3月11–13日</p><p class="ql-block">?音樂 踏春</p><p class="ql-block">?發(fā)布 2025年3月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