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靜思語“對父母要知恩、感恩、報恩”&</p><p class="ql-block">“讓父母歡喜、安心,就是孝順”分享</p><p class="ql-block"> 父母之恩,昊天罔極,如同天地孕育萬物,無聲無息卻無處不在。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xué)步,從懵懂無知到長大成人,父母用他們的一生為我們鋪就成長的道路。這份恩情,比山更高,比海更深。知恩,是覺醒的開始;感恩,是心靈的升華;報恩,則是生命的圓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母有哪些恩情?</p><p class="ql-block">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p><p class="ql-block">佛陀在《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中開示,父母的恩德深重難量,縱使子女以雙肩擔(dān)父、雙膝跪母,歷經(jīng)千萬劫,亦難以報答。父母之恩,如天覆地載,無微不至,從懷胎守護到養(yǎng)育成人,處處皆是心血。 </p><p class="ql-block">一、父母十恩,深重難報,佛陀詳細開示父母對子女的十種深恩: </p><p class="ql-block">1. 懷胎守護恩——母親十月懷胎,如負重擔(dān),小心翼翼。 </p><p class="ql-block">2. 臨產(chǎn)受苦恩——分娩之時,性命交關(guān),痛徹心扉。 </p><p class="ql-block">3. 生子忘憂恩——即使生產(chǎn)痛苦,一見孩兒,歡喜忘苦。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咽苦吐甘恩——自己吃苦,卻把最好的留給子女。 </p><p class="ql-block">5. 回干就濕恩——孩子尿床,母親寧愿睡濕處,也要讓孩子安穩(wěn)。 </p><p class="ql-block">6. 哺乳養(yǎng)育恩——以自身血肉哺育,日夜照料。 </p><p class="ql-block">7. 洗濯不凈恩——不嫌污穢,為孩子洗凈屎尿涕唾。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 遠行憶念恩——子女離家,父母日夜?fàn)繏?,憂心不已。 </p><p class="ql-block">9. 深加體恤恩——無論子女是否孝順,父母始終寬容體諒。 </p><p class="ql-block">10. 究竟憐憫恩——父母對子女的愛,至死方休,乃至生生世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孝順父母,即是報佛恩</p><p class="ql-block">佛陀告誡世人,若有人不孝父母,輕慢尊長,即使供養(yǎng)諸佛菩薩,功德亦不圓滿。相反,若能孝順父母,使其歡喜安心,便是無上福田。 </p><p class="ql-block">孝順不在物質(zhì)多寡,而在真心: </p><p class="ql-block">知恩——明白父母恩重,心存感激。 </p><p class="ql-block">感恩——言語溫和,行為恭敬,不讓父母憂心。 </p><p class="ql-block">報恩——盡心奉養(yǎng),使其身心安樂,乃至引導(dǎo)父母向善修福。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莫待親逝,空留遺憾</p><p class="ql-block">世間最悲之事,莫過于"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父母在時,不知珍惜;父母去后,方知恩重。佛陀勸勉世人,及時行孝,莫待百年之后,徒增悔恨。 </p><p class="ql-block">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愿我們都能珍惜眼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讓他們歡喜無憂,這才是人生最大的福報。 </p><p class="ql-block">古人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之恩難以計量,但感恩之心可以體現(xiàn)在生活的點滴之中。一個關(guān)切的眼神,一通問候的電話,一次耐心的傾聽,都是對父母恩情的回應(yīng)。報恩不必等到功成名就,當(dāng)下的一念感恩,便是報恩的開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孝順真諦:讓父母心安即是福</p><p class="ql-block">真正的孝順,不在于物質(zhì)的豐厚,而在于心靈的相通。讓父母歡喜,不是曲意逢迎,而是以真誠的心體察他們的需要;讓父母安心,不是報喜不報憂,而是活出讓他們放心的樣子。</p><p class="ql-block">孝道之要,在于"順"字。順父母之心,不是盲從,而是理解;順父母之意,不是妥協(xié),而是尊重。當(dāng)父母看到子女生活安穩(wěn)、心地善良,自然心生歡喜;當(dāng)父母感受到子女的關(guān)懷與牽掛,自然心安無憂。</p><p class="ql-block">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孝順更需要智慧。有時,一個視頻通話勝過千言萬語;有時,安靜陪伴比貴重禮物更暖人心。孝順是雙向的情感流動,是兩代人之間愛的對話。</p><p class="ql-block">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讓我們珍惜當(dāng)下,以感恩之心回報養(yǎng)育之恩,以真誠之愛溫暖父母余生。這不僅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更是每個人心靈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最后祝愿:普天之下的父母健康幸福!在坐的師兄師姐家庭幸福美滿!</p><p class="ql-block"> 感恩!</p><p class="ql-block"> 俞永貴</p><p class="ql-block"> 2025.03.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