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時光清淺,歲月如歌,擷一束光陰,撫過心間。唯有研語的芳華,沉香流年。三月春光無限好,遍地春花分外香,在這春意盎然的季節(jié)里,在武校長、張校長、孫主任、岳主任的帶領下,緊緊圍繞“立足大單元教學,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建設,<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年級語文老師們以第三單元“伙伴”為主題,有效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教研活動,</span>旨在通過集體聽課評課、教學研討等形式,<span style="font-size:18px;">進一步激發(fā)教師的教學熱情,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span>,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p> 教研活動安排 精品課堂展示 <p class="ql-block">楊振梅老師執(zhí)教的是《樹和喜鵲》。在學習字詞時,楊老師側重于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在講解課文時,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在教學時,重點采用圖文結合、想象畫面、角色體驗等方法,重點理解后來樹和喜鵲都很快樂的原因。在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學生們清晰地了解樹和喜鵲的變化及其原因,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從而領會到了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我們的生活才會快樂。</p> <p class="ql-block">張仲利老師執(zhí)教《小公雞和小鴨子》。張老師認真研讀課標,潛心備課研究,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力求讓課堂更具有實效性,她用沉穩(wěn)的態(tài)度,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引領學生在讀中悟、讀中思、讀中感、讀中學,最終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堂幾乎完美的語文課、張老師富有魅力的聲音令人耳目一新,為了讓學生體會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深厚的情誼,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讓學生分角色對話,讓同學們感受到小鴨子對小公雞濃濃的愛護與擔憂,而對幾個關鍵詞比偷偷地、飛快地”解讀,最終升華了他們濃濃的友情,整個過程自然貼切,讓老師和孩子們如沐春風。</p> <p class="ql-block">孫孝卿老師執(zhí)教的是《古對今》。課文以韻文的形式安排了若干組意思相對的詞語,呈現(xiàn)出各種并置的意象,營造出自然美的意境。課文由三個小節(jié)組成,每小節(jié)字數(shù)相同,結構相同,讀起來朗朗上口。三個小節(jié)分別呈現(xiàn)了時空到季節(jié)的氣勢之美,自然萬物之美,以及生命之美。本課主要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韻文所描寫的四季輪回、晝夜交替等自然現(xiàn)象,在語境中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生字,并通過借助圖片、結合生活經(jīng)驗等了解詞語的意思。讀中悟,讀中思,讀中感受韻文的節(jié)奏和韻律。</p><p class="ql-block">一年級學生年齡小,集中注意力時間短,本課識字量較大。游戲能激發(fā)學生持續(xù)學習的動力,促使他們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本課設計了三個游戲:一是課前對對子游戲,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對本堂課充滿期待。二是課中游戲,與老師一起拍打節(jié)奏,為韻文伴奏。這種學習方式深受一年級學生喜愛,既能讓他們在學習后短暫放松,又能復習鞏固新知識。三是課后游戲,繼續(xù)以對對子的形式進行,教師根據(jù)本課內容設計專屬詞卡,讓學生在師生或同桌合作中鞏固字詞。玩中學,學中玩,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牢記韻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郭桂芳老師執(zhí)教的《小公雞和小鴨子》。郭老師在課堂上注重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想象小公雞和小鴨子當時的心情、動作,進行角色體驗,通過角色扮演,引導學生體會角色情感,進一步讀好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的對話。</p> <p class="ql-block">胡小英老師執(zhí)教的語文園地三“查字典”。在“查字典”教學中,胡老師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核心,幫助學生熟練掌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鍛煉了孩子們的識字能力和動手能力,激發(fā)了學生對漢字學習的熱情。</p> <p class="ql-block">丁鳳霞老師執(zhí)教的《小公雞和小鴨子》。丁老師方法多樣,注重互動。采用講授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相結合,鼓勵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分析文本和角色扮演的設計 理念和表達能力。</p> <p class="ql-block">趙振華老師執(zhí)教的語文園地三口語交際“打電話”。趙老師精心設計了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不時地將學生引領進特定的情境中,激起學生的心理體驗,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這節(jié)課給了學生充足的語言實踐的時間與空間,保證學生有充分地“說”的時間和自由地“說”的空間。整節(jié)課上,創(chuàng)設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群體互動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各種情境中,快快樂樂互動交際,輕輕松松實踐語言,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p> 沙龍研討環(huán)節(jié) <p class="ql-block">在沙龍研討環(huán)節(jié)上,圍繞本單元語文要素“怎樣讀好人物對話,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大家熱烈討論,取長補短,肯定了老師們課堂教學中的成績和優(yōu)點。為了提高高效課堂教學效果,大家開出了良方:要圍繞語文核心素養(yǎng)制定教學目標,教法學法要圍繞學生個性的發(fā)展,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堅持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在交流中質疑、碰撞、整合、吸納,相互促進與提高。</p> 教研活動記錄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通過開展這次教研活動,老師們在教研中相互學習,智慧共享,掌握了教學技巧,增長了見識,提升了教學能力,在專業(yè)化發(fā)展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p><p class="ql-block">種下教研的種子,開出燦爛的課堂,每次教研都是在為種子澆水、施肥……我們堅持一直在教研,一直在路上,為我們的課堂增添更好的養(yǎng)料,讓教研之花,絢麗開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