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行行重行行(3·21)

牛頭

<p class="ql-block">  “三月好春光,大家種樹忙?!边@是老早的小學(xué)課文?,F(xiàn)如今,三月只見蜂擁而出賞花踏草折柳的,誰還種樹?不砍樹就阿彌陀佛了。但是,不種樹不等于三月沒事干,無事不說三月份,自然有比種樹更應(yīng)重視的事。所以,廈大7701同學(xué)宋樹民就向大學(xué)班級群發(fā)出通告:</p> <b>各位同學(xué):</b><br>  清明節(jié)將至,倍思故去的同窗。今年,遠者如啟章長逝20周年,建華長逝15周年;近者如元生,駕鶴西歸二載有余。從大學(xué)期間到退休之后,元生始終不渝為班級事務(wù)操勞,功在7701;只恨天不假年,猝與我們永別。其身后本應(yīng)早享哀榮,骨灰安放于八寶山革命公墓,卻因手續(xù)繁復(fù)耗時,兩年來暫厝家中。<br>  近日,元生公子自東瀛返京聯(lián)系有關(guān)事宜后告知我們,安放申請已獲批準,定于三月二十一日下午移靈,將父母骨灰盒一同入置于八寶山公墓玉岑園,以慰在天之靈。<br>  屆時在京的同學(xué)將前往參加安放儀式,并以7701名義同為祭奠追思。<br>  謹告。<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2025年3月18日</div> 宋某的通告把主題及“5W”交代得簡明扼要,明白曉暢,故不再贅述背景,一說就會很長,長則“無異于謀財害命”。<div>  簡言之,王元生自2022年9月24日猝然離開我們,后事至今猶未全辦完。其中,王公子打算將已故雙親的骨灰安置于八寶山公墓(按我黨政策沒問題),但相關(guān)手續(xù)相當(dāng)繁瑣,辦完申請手續(xù),待公墓方面批準;批準了,還得聽通知安放的具體時間。2024年,他為此從日本兩次回來辦理填表格、選位置事宜,然后就是掐指頭數(shù)時間等待。</div>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焙貌蝗菀?,安排好的日期臨近,王公子3月中旬再度返回,開始奔忙。3月16日,宋某約我跟王公子會面,了解進展情況,磋商參與事項。一切由八寶山公墓決定,親屬配合,我等屬配合的配合。<div>  日期一天天近了,“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宋某密切關(guān)注,謀定而后動,對有關(guān)事宜再發(fā)通知:</div> <p class="ql-block">  明天參加元生夫婦葬禮的同學(xué),13:15在革命公墓南門集合,乘車或移步公墓辦公處,等待辦理簡單的手續(xù),然后乘車到玉岑園附近,參加由公墓方統(tǒng)一舉辦的儀式(逐家舉行),13:50左右開始。一共四輛車,分開搭乘。</p><p class="ql-block"> (轉(zhuǎn)發(fā)王旭文微信,儀式程序)</p><p class="ql-block"> (1)2025年3月21日 13:15在革命公墓南門集合</p><p class="ql-block"> (2)2025年3月21日 13:40在革命公墓骨灰堂登記報到</p><p class="ql-block"> (3)到玉岑園附近的儀式廳,距離骨灰堂有一定距離,需自己開車</p><p class="ql-block"> (4)在儀式廳舉辦懷念儀式</p><p class="ql-block"> (5)安放骨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2025年3月20日</p> 通知發(fā)出,7701班級群都給予關(guān)注、默哀;在京同窗紛紛報名參加,幾位臨時不在京或身體有恙的,也告假并寄予哀思;甚至遠在美國的陳松欽也給宋某留言:“故人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余身在南美,請老哥代我在元生兄嫂靈前致意。”<div> ?。ㄉ蠄D為7701一班團支部春游,在廈門烈士陵園瞻仰、合影,中右5王元生,后右5陳松欽。其中,1至4組有6位參加了3月21日的安靈儀式。)</div> 移靈安置,茲事體大,鄭重其事,全面述說起來千頭萬緒,還不一定周全。幸有柴某掌握高科技,為測試當(dāng)下大熱于世的AI(Deep Seed最新版)寫作水平,于事畢翌日,寫出命題要求并附素材,把事情來龍去脈交代明確而周到,這就是精要的無可替代的脈絡(luò)敘述,完全體現(xiàn)、符合這一大事要事的要點。故轉(zhuǎn)錄于此,省卻不少筆墨。 <p class="ql-block"> ?。ㄇ逅鲕饺?。荷花象征高潔,民俗有著轉(zhuǎn)世重生寓意。王元生攝于2022年6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3月21日八寶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送行王元生伉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元生,男,1955年生人,2022年9月因跌倒意外逝世,卒年67歲。其妻吳江,早一年就病逝了,卒年65歲。獨子王旭文遠在日本,因為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不能返回北京,只好由大學(xué)同學(xué)幫助辦理一應(yīng)后事,情景十分凄涼。</p><p class="ql-block"> 王元生早年在福建長大,當(dāng)過下鄉(xiāng)插隊知青、“五七知青場”代場長。文革結(jié)束后1977年恢復(fù)高考考入廈門大學(xué)中文系,1982年2月畢業(yè)后分配到北京,在國家經(jīng)貿(mào)委工作,最后任《中國經(jīng)貿(mào)導(dǎo)刊》雜志社社長。是一個受同事尊重,專業(yè)嚴謹?shù)膶<倚皖I(lǐng)導(dǎo)。</p><p class="ql-block"> 王元生生性開朗活潑,樂于助人。在大學(xué)時任班級生活委員,幫助大家發(fā)每月的飯菜票、生活補助金等,工作瑣碎,但樂此不疲,細致耐心,井井有條。 </p> <p class="ql-block">  他有文藝天賦和非常好的口技,《交響樂獨奏:青松嶺》、《地道戰(zhàn):鬼子進村與老鐘叔敲鐘》等單人小品,總是能把人逗得哈哈大笑。他的相聲也是很受大家歡迎。</p><p class="ql-block"> 他的文學(xué)功底不錯。退休后組織大家外出旅游,在呼倫貝爾、絲綢之路等地留下聲影,而且每每都在旅游結(jié)束前給大家奉獻出一部長詩大賦,氣勢磅礴。</p><p class="ql-block"> 他喜歡書法,篆書寫得很不錯,受到專業(yè)人士夸贊。</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1日,北京風(fēng)和日麗,春光明媚。王元生伉儷終于得以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安息。王元生的大學(xué)同學(xué)十幾人趕來給他送行。王元生伉儷的兒子王旭文從日本返京,親自辦理入土手續(xù)。八寶山的祭奠儀式莊嚴肅穆、安詳溫馨。王元生夫婦的老照片在屏幕里微笑,長生燈在清水中爍爍光明。</p><p class="ql-block">  王元生夫婦入土大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3月22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柴海濤給Al作文的素材)</p> AI奉命作文,一貫神速,30秒交卷,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蘿卜快了不洗泥,AI快了就摻泥,雖然振振有詞,卻有些非驢非馬,還有不少生搬硬套??紤]到AI畢竟非親朋好友,知情不多更不細,無中生有,勉為其難,30秒交卷也算不簡單了,于是在其打底基礎(chǔ)上,三易其稿,修訂得靠譜一些,切題一些,貼近一些,以更適合我等祭奠心意。究竟如何?留待后面再續(xù)。<div>  前面文字鋪墊了,后面就簡約了,“看圖說話”,言有限而意不盡。</div> 今天天氣,確實是好,藍天白云,風(fēng)和日麗。要說40多年前的京城三月,很少能遇到如許明凈的天空,那時,動不動就來個“沙塵暴”,出門是男“破帽遮顏過鬧市”,女紗巾纏頭蒙玉面。天隨人愿,這一天不但天氣晴好,公墓還人少,近于空空蕩蕩,這才像著名陵墓所在應(yīng)有的莊嚴氣氛。再過幾天,清明時節(jié)人紛紛,車水馬龍,進進出出,那真是人山人海,知道的是掃墓來了,不知道的還當(dāng)廟會呢。 集合處已經(jīng)有先到者。左1是王元生的在京大機關(guān)高層任職的發(fā)小張志勇,他得知此事,義不容辭地前來參加,提前抵達。并且他也是一位代表,即王元生兒時的大院子弟都關(guān)心著,他參加后即可將相關(guān)情況轉(zhuǎn)告大家。 <p class="ql-block">  移靈是大事,各位來得都很準時。首先到的應(yīng)該是總指揮宋某,他負責(zé)開車接來王公子及攜骨灰盒;漳州“二許”也到了;不久,柴海濤與黨代表林智敏駕車蒞臨。</p><p class="ql-block">  有點意外是這位幾分貌似小澤征爾大師、自帶道骨仙風(fēng)的“臨平山人”鄭鷹廈,不知何時從外地到京,特意一同參加。他的到來有著重要意義,即不但是個人,也代表了7701各地同學(xué),使儀式更體現(xiàn)出集體紀念緬懷的蘊意。</p> 2017年2月25日,北京同學(xué)歡迎鄭鷹廈,宴會由王元生主持,朱守道親贈墨寶。此情可待成追憶?!白蠚鈻|來”,故人西辭,深情厚誼未能忘。 唯一的女同學(xué)林黨代表,對此事也很重視,撥冗參加。許久未見,與大家互相問訊。左側(cè)“護花使者”許加、右側(cè)“盜墓學(xué)者”陳徒手是1班1組,黨代表、鄭某是1班4組。 張志勇與朱守道初次見面,但并不陌生,趁等候之時親切交談。 <p class="ql-block">  王元生的公子王旭文(左)身著挺括、莊重的深色正裝,顯出對移靈大事特別重禮儀。右邊是王元生二哥的兒子王趙健,是又一位代表,代表了在外地的幾家親屬。</p><p class="ql-block">  小王在深圳經(jīng)營企業(yè),常來北京商洽業(yè)務(wù),這次在京辦事趕上日期,在返回前,即使行程緊張也拖著行李箱來參加,因不確定何時結(jié)束,當(dāng)天的返程機票都還未訂購。在元生兩口子健在時,吳江正治療重癥,元生忙里忙外,分外勞累,小王幾次來探視,拉著叔叔去吃飯加強營養(yǎng),可謂孝心親情深厚。</p> 參與人員漸漸都來了。生前友好、書畫家吳女士住處離得遠,從南面乘地鐵轉(zhuǎn)幾條線趕來,還走岔了先走到殯儀館那邊,來回多走了不少路;而見到久仰的知名書法大師朱守道也很高興。 <p class="ql-block">  總指揮宋某不時點著人數(shù),打電話詢問,去公墓南門外迎候,十分盡責(zé)。</p> 最后一位王永志也趕到了。他倒沒誤點,也是方向性錯誤,把車開到殯儀館那邊去了。 張志勇難得看到兩位侄輩,很高興地與他倆在此合影一張留念,準備轉(zhuǎn)發(fā)“發(fā)小群”。 <p class="ql-block">  要說這發(fā)小的確是鐵,張志勇(后右1)與王元生(前左2)打小相識于閩侯機關(guān)大院,交情莫逆,在京也是友誼長在。元生家里突發(fā)大事,張志勇助力不少,從吳江住院、后事到元生后事,他都親力親為,真正體現(xiàn)了發(fā)小的金不換情義,可惜如今天人兩隔,只能長憶音容。</p> <p class="ql-block">  兩位晚輩來送別,忘不了與元生在一起的快樂時光。90年代元生兄弟妹幾個家庭同游風(fēng)景區(qū),左1王趙健,右1王旭文,前面是元生外甥(妹妹的兒子)唐翰辰,合影其樂融融。時光荏苒,晚輩長大成人了,卻永遠失去了喜愛他們的父親、叔叔、舅舅,人有悲歡離合,“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p> <p class="ql-block">  花開兩朵,觸景生情。這是元生在生前最后一年,即2022年4月24日游園信手拍下,發(fā)于朋友圈,并有感而發(fā)——“春意闌珊,芳華待卸不忍看”。</p><p class="ql-block"> “花無百日紅,人難百年壽?!闭l料僅5個月整,寶貴生命就突然隨風(fēng)而逝。牡丹凋零,而今更不忍看。</p> 時辰已到。在辦事人員引領(lǐng)下,眾人分驅(qū)幾輛車來到儀式場所“玉岑園”。眼前這些傳統(tǒng)民族風(fēng)格的建筑風(fēng)格,不知道的還當(dāng)是“大觀園”,白天卻也有一般“雕欄玉砌”氣象,夜間誰敢到此一游? <p class="ql-block">  儀式廳外觀五彩斑斕,像座老北京大宅門。此地自有其特殊處。想我神州黎民億萬百姓,99.9%不說身后安靈于此,生前能進來走一趟的機緣都很少,不識廬山真面目。而今借此儀式機會增加些感性認識,也算一舉兩得。</p> <p class="ql-block">  進了儀式廳,空間開闊高大上,裝修氣勢不凡,既突出傳統(tǒng)的特色,又帶有清真的格調(diào),顯然普適于各民族、各信仰。案臺椅柜的款式都透著設(shè)計與做工考究,古香古色,沉穩(wěn)莊重,古為今用;大型電子屏幕和低婉的安魂曲音頻卻是當(dāng)代科技產(chǎn)物,古今結(jié)合,營造出肅穆莊嚴、超凡入靜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  正面的靈臺、交椅等好像仿紅木特制,具有厚重高貴感。元生伉儷的結(jié)婚合影做成雙人遺像,在屏幕上正對我們微笑,音容宛在,令人感慨。</p> 王旭文按辦事員指導(dǎo),小心翼翼取出兩個骨灰盒,輕輕擺放案臺上。 眾人肅立旁側(cè),此時此景,心情復(fù)雜,神情凝重。 一位辦事員彬彬有禮地開始講述儀式程序和禮儀要求。 <p class="ql-block">  先將兩個骨灰盒外層細致拭擦一遍。</p> 儀式開始,辦事員肅立,以訓(xùn)練有素的姿勢、表情,悲天憫人的語調(diào)朗誦安魂致詞,聽著一套一套,言辭相當(dāng)人性化,動情、感人,基本上就像是中式牧師的布道詞,適用于每一場儀式,風(fēng)格頗類似AI寫作的文風(fēng),指不定還就是AI的手筆。 儀式第一項,親屬先對鏡“正衣冠”,接著在水盆“凈手”,以示對先人的虔敬。 接著由親屬(孝子)將骨灰盒請到靈臺。 王旭文依照辦事員指點,鄭重完成每個步驟。 接著獻祭品,果盤、糕點等,是由公墓統(tǒng)一安排的,當(dāng)然是收費的,明碼標價。 <p class="ql-block">  而后,將儀式安排的兩束鮮花敬獻在靈前。代表7701敬獻的一抔菊花也擺放一側(cè),</p> 參加者目視儀式有條不紊進行。進入祭拜環(huán)節(jié),全體在靈臺前方站成兩排,肅立注目。 每人左手腕都按照辦事員指示,扎著一圈兩朵白色絹花。 左手按在心口,聽辦事員朗朗誦讀悼念詞,祈禱詞,祝福詞,深深三鞠躬。 <p class="ql-block">  最后環(huán)節(jié),由兩位親屬將長明燈點燃,緩緩放入碧玉水缸,應(yīng)該是借此告慰在天之靈。這種文明方式既有內(nèi)涵又有儀式感,比燒香、燒紙的陋習(xí)好得多。</p> 長明燈閃爍,帶著親屬、參加者的虔誠心聲直達九霄。 安靈儀式后,兩位晚輩捧著骨灰盒,在辦事員打遮陽傘陪同下,進入骨灰墻區(qū)域。 此地為“玉岑園”二期工程“敬承園”。公墓也因為擴建了,才有更多新位置容納申請。 “庭院深深深幾許”,一路走過,骨灰墻鱗次櫛比,觸目皆是密集的安靈在此的逝者靈位,構(gòu)成另一個平行的寂靜世界。 <p class="ql-block">  來到既定區(qū)域,眾人駐足,觀看四周,感覺新建區(qū)域確實設(shè)計規(guī)格、接待條件更好了。</p> 辦事員換了一撥,顯然革命分工有不同,技術(shù)活各司一職。水泥壁里面應(yīng)該是鋁合金的內(nèi)框,有些棺槨的意味。先把壁龕內(nèi)部仔細拂拭一番,勿使染塵埃。<br> 鋪墊一層專用墊子,顯得周到、尊重,可能起防潮作用。 <p class="ql-block">  輕輕放入骨灰盒。</p> 元生的骨灰盒安置于內(nèi)側(cè),不知何講究?猜想按逝世時間,先逝世者骨灰盒在前,后逝者骨灰盒在里?而辦事員表述的理論是,男逝者骨灰盒居內(nèi),乃是象征著家庭有依靠。 吳江骨灰盒安放好,右側(cè)小罐是王旭文帶來的紀念物品,內(nèi)裝入一枚徽墨、一塊印石、一件筆洗造型的中國結(jié)(吳江愛好的手工制作)。 還有元生伉儷生前使用的兩支毛筆、兩幅字帖,幾幅臨摹習(xí)字等書法紀念物品,一并放入壁龕,墨香文韻長相伴隨。 兩個骨灰盒安置完成,王旭文仔細審視一番,依依不舍。 辦完儀式,過兩天他又要遠赴東瀛,拍照留作永久念想。 確定一切合適,辦事員開始封口。原來封龕分兩層,里面是一塊鋁合金薄板,用螺絲釘固定好,與整個金屬外框形成密封空間。 外面再封上親屬指定樣式的大理石面板,上面烤瓷遺像,鐫刻簡要信息和悼念詞。用特制的膩子把四面縫隙抹得嚴絲合縫,風(fēng)雨不侵。 新完成安放的靈位,嵌上黃色菊花的邊框做悼念裝飾。 眾人三鞠躬默哀,祈禱元生伉儷在天之靈安息。 而后按辦事員指點,把手腕上的絹花摘下,依次插在花框邊上,寓意敬獻素花,寄托綿綿思念。 張志勇、王永志先獻花。恰好兩人名字都帶著“志”,雙雙志懷。 張志勇同時代表發(fā)小留下紀念心意。 林智敏鄭重獻花。 柴某、鄭某相繼獻花。 友人吳女士虔誠獻花。 朱守道獻花。 許閩峰獻花。 許加獻花。 宋某獻花,兢兢業(yè)業(yè)完成任務(wù),可以告慰老友。 晚輩獻花,也是王旭文發(fā)小,友誼代代傳。 完成儀式。安靈之位置高低妥帖。周邊都是革命老同志的靈位,在此一定不感孤單。 順利達成安靈儀式,親友心愿完成,可以告慰逝者在天之靈。此時,就以柴某提供素材、指令A(yù)I完成的祭文(修訂稿),敬禱于靈前。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祭王元生兄</b></div><br> 維公元二〇二五年三月廿一日,歲次乙巳,令近清明。八寶山側(cè),玉岑園中,玉蘭高潔,蒼柏肅穆。吾儕同窗十位、摯友二君、晚輩三人,敬獻鮮菊一束,清供六式,謹祭元生仁兄靈前:<br> 嗚呼元生!八閩俊秀,三屆翹楚。誕于乙未榴月,歿于壬寅仲秋。享壽六十有七,遺憾青松未老;宦海浮沉半世,終歸白璧無瑕。憶昔虎歲酉月,詎料公竟罹厄,駕鶴西游,噩耗傳聞,晴天霹靂;迄乙巳仲春,哲人其萎,攸忽三載,桃李含悲,天地同惋!<br> 公少懷青云之志,長顯經(jīng)綸之能。閩嶠躬耕,歷練知青歲月;黌門苦讀,終成廈大英才。永泰發(fā)硎,屢膺佳譽;燕京奮翼,長展宏猷。履職經(jīng)貿(mào),筆走龍蛇;主政導(dǎo)刊,視通中外。觀其行止,磊落光明;仰其品格,溫潤謙恭。雖身居廟堂之高,不改淡泊之心;縱退處江湖之遠,常懷情義之篤。<br> 公之為人也,豁達詼諧,雅趣橫生。喜以單口相聲娛賓朋,擅出妙言奇技驚四座。《青松嶺》引吭繞梁三日,《地道戰(zhàn)》摹聲活靈活現(xiàn)。更兼篆印雙絕,鐵畫銀鉤;詩詞歌賦,倚馬可待。呼倫貝爾放情山水,絲路駝鈴寄興風(fēng)騷。暮年猶存赤子心,老驥未改少年狂!<br><br> 猶記某年歲暮,同窗好友相聚,把盞論道。暢談間,偶點評書家賜墨,謂余曰:“此早年朱君守道所贈乎?吾嘗笑言,當(dāng)世篆書,唯吾能與爭鋒?!毖粤T拊掌大笑,目光如炬。俄而低語:“然此君實乃吾道益友,汝當(dāng)珍藏之。”善哉!公之推重他人,竟至于斯!<br>  今吉日良辰,令公子?xùn)|瀛遠歸,親為先嚴先慈移靈奉安,夙愿慰矣!音容笑貌,猶在目前;懿德文華,流芳身后。余等孑立塵寰,每凝視舊照,輒追思萬千。想公此去,當(dāng)馭大鵬逍遙游,乘云霓,御扶搖,踏昆侖之雪,聽滄溟之濤?;蛴薪z竹管弦相隨,或有翰墨丹青相伴。唯愿瑤臺無隔,仙界有歡;九天之上,笑顏永駐!<br>  嗚呼!尚饗!<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5年3月22日(補記)</div> 大事已畢,尾聲就是各人拍照靈位留念,整理祭品。 許閩峰幫王公子把祭品一起擺放在骨灰墻下沿。壁龕設(shè)計不足就是前面空間不夠?qū)?,擺放不便。當(dāng)然也可能是有意的,不讓擺過多的祭品。紀念不在祭品多少,而是銘記。 <p class="ql-block">  王趙健也拍照靈位做紀念,以便轉(zhuǎn)告家人。</p> 王旭文對雙親靈位最后三鞠躬,千言萬語,此時無聲勝有聲,含淚辭別。 我建議他打電話告訴遠在福州、因身體不適來不了的姑姑,及時告訴她大事已辦完,請親人放心。 王旭文在靈位前留影,此后雖不能常來此地,心里總是藏著緬懷、紀念。 <p class="ql-block">  親屬、大學(xué)同窗、生前友好,參加者最后在此合影,留作見證。加上拍照的晚輩,合共十五位。</p> <p class="ql-block">  有點巧合,我買花時,原想著買九支(三色),但花束顯得不夠飽滿,于是這樣加兩支那樣加兩支,結(jié)果共十五支(五色),未料來者不多不少恰恰十五位,而從9支到15支到5色,還暗合編號“5159”,莫非冥冥中有定數(shù)吧?</p><p class="ql-block"> 再有,5x15+9=84,這84,恰是7701尚健在者總數(shù)(原95位),豈非暗含集體追懷的意義?</p><p class="ql-block"> 再想起那年在昆明玉案山憑吊伍林偉陵墓,半夜航班抵達北京機場,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最后停機位的地標號,竟與老伍的陵墓編號完全一致,讓我吃驚。這樣巧合事不止一次了。</p> 這里的午后靜悄悄。四面還有一格格壁龕空著,目測僅此一區(qū)域就有上千個,但估計不用多久就會客滿。<div>  陳徒手拍下院中孤零零一株白玉蘭,陽光下靜靜地綻放,無語向青天。</div> <p class="ql-block">  步出“玉岑園”,春日已偏西。再看一眼這內(nèi)藏玄機的“大觀園”,曲終人散。</p><p class="ql-block">  分手在即,張志勇參加完儀式,為發(fā)小辦完最后一件大事,放心歸去;王趙健還來得及網(wǎng)上訂票趕航班;宋某善始善終,駕車送王旭文等人回去,我等就此各道珍重,分道揚鑣。</p> 園區(qū)里是白玉蘭,園區(qū)外是紫玉蘭,一園兩制,殊途同歸。走過看過,問汝何所思,問汝何所憶?有道是:<div><br></div>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行行重行行</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漢代·佚名)</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div> <p class="ql-block"> ?。ū焙9珗@荷花池,滿目蓮葉荷花,生機盎然,綠色生命在延續(xù)。王元生攝于2022年6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篇部分現(xiàn)場照片、視頻由陳徒手拍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