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線串珠 托物抒懷”</p><p class="ql-block"> ——《燈籠》主題仿寫系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龍小學(xué)飛鳥寫作社 8.4 楊博文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把戒尺,長約一尺,寬約兩寸,通體呈深褐色。木質(zhì)的紋理猶如歲月的脈絡(luò),清晰而深刻。一道道劃痕,深淺不一,如光陰的爪跡;一個個斑點(diǎn),濃淡交錯,似時光的滄桑;一處處磨損,幽邃深遠(yuǎn),像歷史的印記。尺身中間一道斷痕似深壑,纏繞的兩層膠帶,已是陳舊的米黃色,邊角處略微翹起,帶著時光摩挲的痕跡,無聲訴說著它所承載的故事和期望。</p> <p class="ql-block"> 戒尺的一側(cè),刻著一行隸體小字:“戒驕戒躁,篤學(xué)慎行?!边@行字,是爺爺?shù)睦蠋熡H手刻下的。那剛勁有力的筆畫,仿佛傾注了老師的滿心期待與諄諄教誨。戒尺一次次抬起,又一次次落下,起落間,爺爺也在老師的嚴(yán)厲教導(dǎo)下,成了村中為數(shù)不多的文化人。畢業(yè)那天,滿頭白發(fā)的老師伸出枯瘦的手,鄭重地把這把飽含著期望與責(zé)任的戒尺交給爺爺,眼神中滿是信任。這行刻字,如同明燈,照亮了爺爺求學(xué)的道路,也成為了爺爺一生堅(jiān)守的信條。</p> 時光飛逝,這把承載著期望的戒尺又傳到了我的父親手中。那時家中很窮,父親每天只能吃三分飽,放學(xué)后還得去割草喂牛。一天放學(xué)后,父親和幾個伙伴背著背簍來到后山割草,偶然看到山崖上李子樹連著一大片,樹上結(jié)滿熟透的李子,一個個果子又大又黃,搖搖欲墜,令人垂涎欲滴。一陣山風(fēng)拂過,李子左搖右撞,散發(fā)出誘人的香氣,父親頓時就被迷住了雙眼。在他的慫恿下,幾個小孩你拉著我,我拉著你,像猴子撈月一般,伸手去摘李子?!鞍ミ稀?,眼看就要夠著枝條了,父親一個重心不穩(wěn),摔倒在地下,發(fā)出一聲慘叫?!皳渫ā薄皳渫ā?,幾個小伙伴也因此滾下山崖,落入溪水中,摔得青一團(tuán)紫一塊,幸好并無大礙。<br><br> 一生要強(qiáng)且不愿欠人情的爺爺?shù)弥笈豢啥簦佣家獨(dú)獾教焐先?。他左手緊抓著犯錯的父親,右手操起那把戒尺就朝父親打去。院子中傳出的,是久久不停的哭喊聲?!斑青辍币宦暣囗懀麄€世界頓時安靜。月光下,爺爺舉著半截戒尺的手不斷抖著,青筋暴起的手臂和父親滲血的脊背同樣觸目驚心。斷了的戒尺靜靜地躺在地上,仿佛在無聲地譴責(zé)著父親的錯誤,也訴說著爺爺?shù)耐葱暮蜔o奈。<div> 那之后,爺爺變得沉默了,或許是憤怒,或許是傷心,又或許是因弄壞了恩師唯一遺物而自責(zé),每天勞作回來,常常拿著那把已用膠水粘合上的戒尺,一人靜靜地坐在院子里。而父親也似乎一夜之間明白了爺爺?shù)牧伎嘤眯?,從此收拾起頑劣,發(fā)憤圖強(qiáng),勤奮讀書,最終走出農(nóng)村,在城市里打拼出了一番事業(yè)。<br></div> 如今,這把斷了的戒尺懸掛在我書桌的墻壁上,陪伴我度過了無數(shù)個冷寂的夜晚。明天,我將迎來這學(xué)期最重要的一場考試,內(nèi)心的緊張讓我輾轉(zhuǎn)難眠。打開臺燈,起身下床,我取下這把殘破的戒尺,昏黃的燈光下,戒尺上的刻字、磨損的痕跡、纏繞的膠帶顯得格外清晰。我撫摩著膠帶,手指觸到斷裂的凹痕,仿佛聽見一個蒼老的聲音穿過歲月的長河而來:“孩子,戒驕戒躁,篤學(xué)慎行,不要害怕,你一定行。”那一刻,我看到了師祖滿頭的白發(fā),爺爺嚴(yán)厲的目光,父親堅(jiān)定的神情,心中頓時充滿了力量。原來最深的教誨,從來都不在空洞的說教中,而在那些被木屑染黃的歲月里,在代代相傳的晨昏光影里。 這把普通的戒尺,見證了三代人的成長,傳遞著深深的親情和無盡的期望和教誨。它雖不再被舉起,卻深深烙印在我心中,成為我前行道路上的指引明燈,披荊斬棘的手中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