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21日上午,漢中市南鄭區(qū)2025年小學道德與法治、科學學科“三新”主題教研活動暨骨干教師培養(yǎng)對象培訓活動在華燕學校舉行。本次活動聚焦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通過公開課展示、專題講座等形式,積極探索教學新路徑,為全區(qū)小學道德與法治、科學教師搭建了深度研討與經驗共享的平臺。</p> 多元課堂展示,呈現(xiàn)教學創(chuàng)新 <p class="ql-block"> 在道德與法治學科分會場中,漢中東辰外國語學校劉昱麟老師以一年級下冊《讓我自己來整理》為課題,通過生活化情境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學會自主管理;城關小學劉麗老師的《大家來合作》則通過游戲闖關及三大任務群教學,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意識。</p> <p class="ql-block"> 科學學科分會場同樣亮點頻出,華燕學校王自娟老師通過實驗探究《點亮小燈泡》,不同的電路連接方式,點亮了學生科學思維的明燈;漢中東辰外國語學校李曉敏老師則借助《影子的秘密》一課,帶領學生探索光與影的奧秘,自編自導了皮影劇。</p> 專題講座賦能,共研教學策略 <p class="ql-block"> 專題講座環(huán)節(jié),華燕學校鐘靜老師以《讓道德與法治課“活”在生活里》為題,結合教學案例闡釋如何將生活場景融入課堂設計,提升課程實效性。她的課堂如春風化雨,讓“真善美”的種子在學生心田抽枝散葉。</p> <p class="ql-block"> 城關小學杜華老師則分享《以課標為依據(jù)如何上一節(jié)好課》,從課程理念更新、內容結構調整到學業(yè)質量標準細化等方面,進行了細致解讀,為在場教師把握教學方向、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供了清晰指引 ,助力大家在教學實踐中更好地落實新課標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南鄭區(qū)小學思政教研員,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基地負責人龔紅梅老師在《做好活動設計 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講座中,以三十年教育步履詮釋思政教師的坐標——既是文明火種的守護者,更是民族精神的鑄劍師,為教師優(yōu)化教學設計,創(chuàng)設豐富教學活動提供了可操作性指導。深情囑托大家早日成為“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思政教師。</p> 聚焦“三新”內涵,推動教學提質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動緊扣“雙減”政策背景,通過跨校協(xié)作、學科聯(lián)動,積極探索“素養(yǎng)導向、實踐育人”的教學模式,旨在引導教師從“教教材”轉向“用教材教”,通過任務活動、項目式學習等方式,促進學生深度學習。該教研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與經驗的交流盛宴,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深度碰撞,從精心準備的課程展示,到鞭辟入里的教學分享,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凝聚著教育工作者對教學創(chuàng)新的執(zhí)著追求。</p> <p class="ql-block"> 活動的結束不是終點,而是新征程的起點。參會教師們紛紛表示,將把本次培訓的所學所思融入日常教學,以更飽滿的熱情、更專業(yè)的素養(yǎng),在道法與科學教育的沃土里深耕細作,助力莘莘學子在知識的海洋里揚帆遠航,為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提供堅實支撐,賦能南鄭教育再上新臺階。</p> <p class="ql-block">編輯:余萱</p><p class="ql-block">圖片:賈真</p><p class="ql-block">審核:華燕學校宣傳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