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沙孟海,浙江寧波人,中國當代書法家、篆刻家、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代宗師沙孟海</b></p><p class="ql-block">100年前有一個浙江人,靠一枝毛筆縱橫馳騁民國書法界,杭州靈隱寺的牌匾是他寫的,人民大會堂的《觀滄?!肥撬}的,號稱書法俠,給蔣介石寫過公文,給康有為改過錯字,日本天皇曾派特使專程前來求他的墨寶,結果他用一方印章回贈,讓日本天皇驚喜萬分,他就是民國書法俠沙孟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俯瞰沙孟海舊居全景</b></p><p class="ql-block">1927年一個寧波27歲的小伙扛著麻袋進了上海的一家典當行,倒出一地字畫,全家八口人的命就押在這堆紙上了,這就是沙孟海的人生開局,他四個弟弟被國民黨當局通輯,老家被抄,他帶著老母妻兒逃到上海,為養(yǎng)家糊口,他直接放出狠話:“干字長文,立等可取,寫錯一字,分文不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沙孟海舊居入口處</b></p><p class="ql-block">他給棺材鋪寫挽聯(lián),能把“駕鶴西去,寫出騰云特效”,家屬哭喊著加錢,他銀行題寫招牌,筆畫粗到能藏進阻擊手,土匪看了都不敢進去搶;最絕的是他寫的佛經,小楷細如蚊足,卻每筆帶鋒,和尚們都說這個字能鎮(zhèn)妖,他靠著這一手書法絕活,養(yǎng)活了一大家子人,還順便自學了古文字學、考古學,把民國教授看得目瞪口呆,說他賣字是兼職,搞學術才是主業(y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沙孟海塑像</b></p><p class="ql-block">1931年南京政府大樓里一個秘書正在給蔣介石起草公文,突然他筆鋒一轉,在剿共的文件空白處,用蠅頭小楷寫下密報,“明日軍統(tǒng)行動速撤”!這位臥底書法家正是沙孟海,他表面是教育部秘書,實則是我黨的地下工作者,他能借題寫牌匾的機會,就把根據(jù)地的地圖都藏在“山”字的筆劃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沙孟海舊居</b></p><p class="ql-block">曾有一次,他剛把情報塞進字畫的卷軸里,特務們便破門而入,沙孟海面不改色,攤開宣紙,當場揮毫寫下“天下為公“四個大字,結果特務頭子看得入神,竟然忘了搜查,還順走了這幅字畫。</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簡介</b></p><p class="ql-block">具說曾經有土豪出百萬求沙孟海題字,結果他反手寫下四個字“不如讀書”,收入全部捐給了山區(qū)小學;晚年更是把自家祖?zhèn)鞯?200件寶貝,全部捐給了國家,連兒子結婚,都沒留一件像樣的聘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沙孟海1928年在上海留影</b></p><p class="ql-block">1953年杭州靈隱寺大雄寶殿重修,主持急得直撞鐘,原來是匾額被毀壞了,新匾要掛到20米的高空,字小了看不清,大了又hold不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沙孟海舊居臥室</b></p><p class="ql-block">這時沙孟海叼著煙卷,晃進了寺廟,瞄了一眼房梁說道:“給我杠塊3米長的木板來”;只見他赤腳上陣,把拖把挷在竹桿上當毛筆,蘸著墨筒凌空揮灑,“大”字一捺如降龍擺尾,掃得小和尚帽子飛走,“雄”字豎鉤擬定海神針,震得那腳手架嗡嗡作響,一筆收鋒時,突然刮來一陣怪風,他順勢將錯就錯,把“寶”字寫得歪而不倒,主持都驚呼:“這是韋陀菩薩在扶筆啊”;如今這塊匾已成了“書法界的珠穆朗瑪峰”了,后人來臨摹,光練臂力,就得三年起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沙孟海舊居客廳</b></p><p class="ql-block">歷來各地寺院的“大雄寶殿”多為楷書、行書或隸書,而沙孟海為靈隱寺書寫的是草書大匾,一破常規(guī),結構嚴謹,線條厚重,筆勢動中有靜,堪稱一絕;而在1957年,沙孟海因時任浙江省省長的三弟沙文漢被打成“右派” ,靈隱寺“大雄寶殿”牌匾上沙文若(沙孟海字文若)三字也就只能被抹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杭州靈隱寺大雄寶殿</b></p><p class="ql-block">1970年,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在周恩來陪同下訪問杭州,虔誠的佛教徒西哈努克提出要到靈隱寺進香;可令人不曾想到的是,西哈努克親王在進入大殿前,一直盯著“大雄寶殿”四個字,贊嘆不已,并問陪同參觀的中方官員:“這幾個字是誰寫的?為什么沒有題款?”隨行的陪同人員驚異于西哈努克竟有這樣的漢學功底,只能尷尬地看了看周恩來,惴惴地搪塞道:古人所寫,無從溯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雄寶殿匾額</b></p><p class="ql-block">但周恩來知道這塊匾額的書寫者就是沙孟海,而且他也早就知道沙孟海利用蔣介石侍從室秘書這個合法身份,曾一直為從事地下工作的弟弟、弟媳提供有利條件,掩護他們秘密開展斗爭;在周恩來總理的授意下,有關方面很快派人找到沙孟海,要他去補一個名字,沙孟海卻堅持說:“要么重寫一塊匾,名字就不補了;”他們只好請來另外一個人,拼湊了“沙文若”三個字補上,靈隱寺的“大雄寶殿”匾額上,“沙文若”三個字又再次出現(xiàn)了;1985年大雄寶殿再次重修,沙孟海被靈隱寺請到大雄寶殿前,他凝視良久,動情地說,“我重寫一塊吧”;盡管已是85歲高齡,但沙孟海重新題寫的“大雄寶殿”匾額,落款從之前的“沙文若”變成了“沙孟海”,這就是目前懸掛在大雄寶殿上的匾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四任西泠印社社長沙孟海</b></p><p class="ql-block">1979年,79歲的沙孟海當選西印泠社的社長,成為“天下第一名社”的掌門人,有一回日本書法交流團來訪,炫耀天皇收藏的一枚“神品印章”,沙孟海笑咪咪的掏出一塊壽山石,三刀刻出“江山多嬌”,邊款暗藏微雕《蘭亭序》,日本人拿放大鏡看完之后,集體鞠躬致敬;西泠印社的社長沙孟海就是這么有才氣、有骨氣、有義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沙孟海的《觀滄?!窌ㄗ髌?lt;/b></p><p class="ql-block">杭州西泠印社是中國文藝界的“扛把子”,<b>首任社長:吳昌碩,</b>把菜刀當刻刀,開創(chuàng)“寫意派篆刻”,有眾多的仰慕者,其中包括齊白石、梅蘭芳等;<b>第二任社長馬衡,</b>是故宮博物院院長,用考古學給印章“驗DNA”,氣得古董販子集體轉行;<b>第三任社長張宗祥,</b>是抄書狂魔,手抄古籍6000卷,相當于手寫復制了半個國家圖書館;<b>第四任社長沙孟海,</b>民國最狂書法俠;后三位社長分別是趙樸初、啟功、饒宗頤,個個都是我國的一代宗師和泰斗級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杭州靈隱寺大雄寶殿</b></p><p class="ql-block">沙孟海是中國現(xiàn)代書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國現(xiàn)代書法藝術的一座高峰,他的書法造詣巳達扛鼎的境界,是中國近代書法最杰出的代表人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