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廣場中央,我被那面巨大的黨旗深深吸引。簇擁在黨旗周圍的綠葉在清風徐來中搖曳,仿佛在訴說著黨的光輝歷程?!安煌跣摹⒗斡浭姑卑藗€大字赫然在目,提醒著每一位黨員和群眾要始終銘記黨的宗旨和使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里是電視劇《火紅年華》拍攝基地。這里展示出來的物品,設備,標語等,僅僅是當年攀枝花三線建設的一個縮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幅圖畫彰顯了那個火紅年代工人階級的拼搏精神和敢于擔當?shù)闹魅宋特熑胃小?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線建設”把建不建攀枝花提高到戰(zhàn)略高度來認識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遠處的紅色旗幟迎風飄揚,上面書寫著激昂的口號:“別人停工我不停,迎難而上向前沖”。這不僅是攀枝花鋼鐵公司和十九冶工人們的誓言,更是所有建設者們共同的心聲。橫幅標語高掛,激勵著每一位奮斗在一線的勞動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里顯示的1938——1979年,意思就是常隆慶1936年,第一個在攀枝花找到礦產資源的地質專家,在攀枝花這塊熱土上,他為我國地質礦藏事業(yè)奉獻了四十余個春秋,被譽為攀枝花之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成昆鐵路紀念碑巍然矗立,紀念著這條貫通西南的交通大動脈。從1958年到1970年,無數(shù)建設者用汗水和智慧創(chuàng)造了奇跡。如今,當我們站在紀念碑前,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熱烈慶祝全線通車的喜悅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那個火紅年代最能激勵革命斗志的口號,把隱藏在人民群眾中的積極性發(fā)揮到極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國家大三線建設的歷史背景展現(xiàn)在眼前,攀枝花特區(qū)的成立更是這一偉大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展板介紹,我們仿佛穿越回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看到了建設者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身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艱苦創(chuàng)業(yè)、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在這里得到了完美詮釋。宣傳畫報上的雕像和火車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三線建設者的風貌。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為國家的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span></p> <p class="ql-block">增產節(jié)約的理念深入人心,無論大事小事,都要從點滴做起。宣傳畫上的人物形象生動,仿佛在告訴我們,只要每個人都努力一點,就能為國家的發(fā)展添磚加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是當年建設攀枝花的機床,當年利用這些落后的工具,在這樣一個偏僻的山區(qū)創(chuàng)造出了人間奇跡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建功三線譜芳華,萬干建設者從四面八方齊聚攀枝花,共同書寫著屬于他們的輝煌篇章。那段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至今仍讓人熱血沸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忘初心圖共富,精神抖擻再出發(fā)。這些標語不僅記錄了三線建設的輝煌歷史,更是激勵著我們繼續(xù)前行的動力源泉。老三線,新渡口,好耍還是河門口,這句樸實的話語中蘊含著建設者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渡口水泥廠作為工業(yè)遺址,見證了三線建設的輝煌歷史。墻面上的大紅字仿佛在訴說著那段不平凡的歲月,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那些為國家發(fā)展做出貢獻的建設者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02發(fā)電站的巨大牌子下,記錄著三線建設時期的時間和累計發(fā)電量等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字背后,是無數(shù)建設者辛勤付出的成果,也是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支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兩廠揚名一礦達的紅色牌匾,承載著攀枝花三線建設的輝煌歷史。那段崢嶸歲月中,建設者們用汗水和智慧書寫了屬于他們的傳奇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河門口之歌的紅色藝術字體,仿佛在歌唱著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報紙樣式的圖案背景,更是讓人仿佛置身于那個充滿活力的時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是當年工人們使用的戶外餐廳里,人們圍坐在一起邊用餐,邊聊天,這里不僅是一個用餐的地方,更是人們交流情感的場所,享受勞動后的快樂!</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