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陽春三月,萬物復蘇,正是播種希望的季節(jié)。在這個充滿生機的時節(jié),我校語文教研組于3月18日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研討會,主題緊扣時代的脈搏——落實“雙減”政策,聚焦作業(yè)優(yōu)化與設計。這次會議不僅是對政策的積極響應,更是對教育本質的深刻探索。</p><p class="ql-block"> 在研討會上,教師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在減輕學生課余負擔的同時,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這是一場智慧的碰撞,也是一次心靈的交流。每一位教師都帶著對教育的熱情和對學生的關愛,分享了自己的見解和經驗。</p> <p class="ql-block"> 教研組長任滿霞率先發(fā)言。作為一名老民小教師,她見證了民小的榮,也慨嘆著民小的衰。到底是什么原因拉開了民小與其它兄弟校的差距?是她一直苦苦思索的問題。最后她總結出兩點:閱讀與寫作。怎樣突破這兩個難點,又成了她的心病。多年來,她一路走,一路摸索,連續(xù)八年的低段教學讓她對低年級仿寫有了更多的心得,她總結:應充分利用課本,以課本作范本,讓學生寫有所依,寫有所仿,她認為一二年級的仿寫應為三四年級的作文做一個良好的鋪墊。她依托新課標,語文核心素養(yǎng)四大維度,以二年級下冊課本第二課《找春天》為例,分享自己總結的仿寫三步驟:揭秘——仿說——仿寫,為大家生動呈現核心素養(yǎng)的具象化表現。</p> <p class="ql-block"> 王曉霞老師也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作業(yè)設計理念。進入高年級,摘抄成了常態(tài)作業(yè),但是如何讓這一項作業(yè)切實有效不流于形式,王曉霞老師分享了自己的方法。她在班里設置了小組長,大班長,責任到人。為了將摘抄作業(yè)落實到位,她每天為學生規(guī)定閱讀頁數,詞句個數,并讓學生拍照發(fā)群打卡。一件事情堅持一天兩天,一月兩月不算什么,但如果能做到365天每天堅持,那真的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假期本應是休息調整的時間,但是王曉霞老師依然堅持跟蹤,不為別的,只為助力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習慣。為王老師點贊!</p> <p class="ql-block"> 教導主任李曉霞老師分享了自己大作業(yè)的設計思路。從字到詞到句,從句式訓練到創(chuàng)意表達,無一不體現出一個語文老師的匠心所在。她總結: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自己也在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與時俱進。之前在設計作業(yè)時可能更多依托的是自己的過往經驗,隨著對課標、政策的深度解讀,她開始嘗試依托課時目標,單元要素科學化設計作業(yè)。她的發(fā)言將我們此次的作業(yè)研討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所有與會語文教師都陷入沉思。思考決定行動,思考與行動交織,必將收獲豐碩的成果。期待!</p> <p class="ql-block"> 白曉麗老師是我校德高望重的資深老教師,她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影響著我們。通過她的發(fā)言,分層作業(yè)的難題迎刃而解。以前總擔心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白老師很好的化解了這一問題。她將學生分成A組,B組,但這個分組并不是由她來分,而是交給學生自己。你認為自己屬于哪個組對號入座即可。學生的層次分開了,自主意識有了,自我約束力有了,積極性有了......一舉多得,不得不佩服。</p><p class="ql-block"> 關于作文教學,白老師也有很多話要說。每進入一個單元,她都會將單元導讀、交流平臺、園地作文三軌并行,讓學生在學習這個單元前便心中有目標,胸中有方向。為了突破作文這一難關,白老師依舊采用作文前置的方法,讓榜樣引領,讓學困生知不足而奮進。為了讓孩子們學有所得,寫有所獲,白老師首創(chuàng)“同文異構“的方法——全班同學統(tǒng)一改寫一篇不太成功的文章,在改寫中掌握寫作精髓,打通通往寫作之路的任督二脈。此種做法令與會教師嘆為觀止,也讓我們再一次認識到溝通、交流、共享,讓經驗流動起來的重要性。感謝白老師的無私分享以及這么多年的默默付出!</p> <p class="ql-block"> 郝瑞清老師最后一個發(fā)言。她很謙遜的表示自己并沒有多少經驗可循,一直都是按部就班循規(guī)蹈矩的。如果非要總結什么經驗,那可能就是多肯定學生。</p><p class="ql-block"> 萬事貴在有恒,這一屆學生她帶了六年。她用六年的堅守,澆灌出孩子們的卓越成長。還是那句話,一件事堅持做一天兩天,一月兩月不難,但如果六年天天堅持,那真的是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的。</p><p class="ql-block"> 創(chuàng)造奇跡的不光有堅持,還有每一位善思的語文老師。郝瑞清老師表示,在準備這一次的作業(yè)研討會發(fā)言中,她和辦公室其她教師也在不斷反思,尋求優(yōu)化作業(yè)之路。接下來她們將合力設計單元整合作業(yè) ,將學生分成ABC三組,從字詞積累,人文主題,語文要素等方面梯度設計,為每一位學生成長助力!</p><p class="ql-block"> 這何嘗不是我們本次作業(yè)研討會最大的收獲?</p> <p class="ql-block"> 教研組長任滿霞做最后總結發(fā)言,她感謝每一位教師的無私分享,肯定每一位教師的種種作業(yè)設計思路。她說教師也應“因材施教“,通過今天這樣的思維碰撞互通有無,期待每一位教師都能找到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最優(yōu)作業(yè)之路。同時她呼吁每一位教師注重錯題搜集,錯題本不該是學生的負擔,而應是教師的一面明鏡。以后的錯題本將作為我們全校師生的共同財富。讓我們用心搜集、用情分析,讓每一道錯題都成為孩子通往理解的階梯,真正實現“減負提質”。</p> <p class="ql-block">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此次教研活動為全體語文教師明確了工作重點和工作方向。通過本次會議, 大家也充分認識到“雙減”政策看似一個小切口,其實卻是對教師綜合素質的大考驗。作為一名教育人,“雙減”路上,任重而道遠。老師們一致表示,“雙減”政策下只有教師的“增”,才會有學生的“減”! 讓我們重新出發(fā),從心出發(f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這何嘗不是每一位教育者的情懷與擔當?這何嘗不是教育最美的模樣?在堅守中創(chuàng)新,在傳承中突破,讓每個孩子都能在適合自己的高度,觸摸到知識的光芒。教育不是轟轟烈烈的革命,而是細水長流的滋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跡,而是日積月累的綻放。教育的美好,就藏在這日復一日的堅守與思考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的教育之花一定會越開越燦爛!</p><p class="ql-block"> 祝愿我們的民族小學越來越好!</p> <p class="ql-block"> 編輯:任滿霞</p><p class="ql-block"> 初審:李曉霞</p><p class="ql-block"> 復審:高奮勇</p><p class="ql-block"> 終審:胡軍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