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藏是一片廣袤而神秘的土地,一直是心心念念的地方,2017年9月下旬,在同學(xué)表弟精心策劃和周密安排下,西藏之行得以實現(xiàn)。</p> <p class="ql-block">首先飛抵林芝。</p><p class="ql-block">林芝位于西藏東南部,屬于地級市,管轄工布江達、米林、墨脫、波密、察隅和朗縣。</p> <p class="ql-block">9月下旬,在中國的最北邊已能聽見冬天的腳步聲,而林芝確毫無秋的跡象,盛開的花兒依舊如春天般絢麗。</p> <p class="ql-block">南伊溝位于米林縣南部,喜馬拉雅山北麓。溝內(nèi)原始森林保存完好,動植物資源豐富,氣候宜人,年均氣溫攝氏8.2度,年降雨量675mm。被譽為“中國綠色峰級森林浴場”。</p><p class="ql-block">去南伊溝那天,不知何故景區(qū)關(guān)閉,由于同學(xué)表弟提前打了招呼,我們沒費半句口舌,像領(lǐng)導(dǎo)視察似的車子直接開進景區(qū),第一次享受這種待遇真爽!</p> <p class="ql-block">北起米林南到墨脫的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峽谷,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雅魯藏布江在谷底奔流不息,為兩岸提供了豐沛的水源,再加上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使得林芝地區(qū)草木葳蕤生機盎然,被喻為西藏小江南。</p> <p class="ql-block">尼洋河是雅魯藏布江北側(cè)的最大支流,發(fā)源于米拉山西側(cè)的錯木梁拉,由西向東在林芝和米林的中間匯于雅魯藏布江,是工布江達的母親河。</p><p class="ql-block">尼洋河清澈碧綠,兩岸植被繁茂風(fēng)光旖旎。傍晚的尼洋河沒有了游客的喧囂,更平添了一份靜美。</p> <p class="ql-block">在整個西藏地區(qū)林芝的海拔最低,平均只有3000米,但卻是垂直落差最大的地方,去各個縣都要翻過巍聳的高山。</p> <p class="ql-block">林芝地區(qū)的最高峰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巨大的山峰終年積雪,山頂云霧繚繞,很難露出真容,因此又被稱為“羞女峰”。</p><p class="ql-block">在林芝的幾天時間里,只有第一天的短短幾分鐘南迦巴瓦峰露出了一點點真容,算是給翹首期盼的人們一個小小的恩賜。</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深山之中的魯朗是典型的高原草甸狹長地帶,這里綠草如茵溪流蜿蜒,藏式民居散落期間,足可以與瑞士相媲美,被喻為東方小瑞士。</p><p class="ql-block">去魯朗有一種美食是絕對不能錯過的,那就是石鍋雞。將會飛的雞與手掌參、枸杞、紅棗、百合、松茸等食材及調(diào)味料放到產(chǎn)自墨脫純手工鑿制的石鍋里小火慢煲,味道極其鮮美,就連我這個不愛喝雞湯的人都連喝了4碗。</p> <p class="ql-block">米堆冰川是藏東南海洋性冰川的典型代表,中國最美六大冰川之一。冰川上端白雪皚皚冰清玉潔,冰川下端針闊葉混交林郁郁蔥蔥四季長青。猶如頭戴華冠身著綠裙的美女立在湖邊,景色極其秀美。</p> <p class="ql-block">藏東南第一大湖然烏湖是由于山體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四周雪山的融水為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補給,是雅魯藏布江的五大支流之一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頭。蔚藍(lán)的湖水、草甸、村莊,牛羊以及皚皚雪峰構(gòu)成了一副絕美的畫卷。素有“西天瑤池”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在波密縣城以西22公里處有中國最美森林之一崗云杉林,林中樹木參天,以名貴的云杉和華山松為主,樹齡達300~400年。崗云杉林最引人注目的是山神石像,沉思中的山神形神兼具酷似真人,使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巴松措又名措高湖,在藏語里是“綠色的水”的意思,是西藏首個5A級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湖泊、森林、古剎及雪山融匯在一起,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的神湖和圣地。</p> <p class="ql-block">在察隅縣的下察隅居住著一個少數(shù)民族族群:僜人,他們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實行一夫多妻制,由于人數(shù)太少不符合成為一個民族的條件而被歸在藏族中。</p><p class="ql-block">1959年之前,僜人大多居住在深山老林,用樹枝、干草、獸皮搭建房屋,過著刀耕火種及狩獵的原始生活。</p><p class="ql-block">如今僜人早已融入社會,他們淳樸善良,頭腦中還沒有用“僜人”來招攬生意的概念。不知是具有商業(yè)頭腦還是特權(quán),全村只有老村長一家為游客提供餐食,食物簡單只有僜人傳統(tǒng)美食雞肉飯,將蔥花等調(diào)料放入大米中燜熟,再放上鹵制好的雞腿,比較適合大眾口味,但價格小貴。</p> <p class="ql-block">雄偉的布達拉宮建造在拉薩市中心的紅山上。據(jù)記載公元7世紀(jì)30年代,吐蕃第33代贊普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后,始建布達拉宮作為王宮。松贊干布在此制定法律、號令群臣、施政全蕃,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公元9世紀(jì),隨著吐蕃王朝的瓦解,布達拉宮遭遇冷落,變成隸屬于大昭寺的一處宗教活動場所。公元1642年,五世達賴?yán)锝⒘苏毯弦坏奈鞑卣?quán)。1645年達賴?yán)餂Q定重建布達拉宮,3年后建成了以白色為主體的建筑群,從此布達拉宮成為歷代達賴?yán)锏淖∷驼毯弦坏慕y(tǒng)治中心。之后又經(jīng)過不斷的增建,直到1933年最終建成了今天人們所見到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羅布林卡位于拉薩市西郊,始建于18世紀(jì)40年代,是典型的西藏式園林。園中樹木繁茂,各式宮殿錯落有致,有著樸實自然之美。是達賴?yán)锵奶毂苁罴胬碚牡胤健?lt;/p> <p class="ql-block">在拉薩眾多寺廟中,最負(fù)盛名的當(dāng)屬大昭寺,它位于拉薩老城的中心,已有1300多年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是松贊干布為紀(jì)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它是西藏的第一座廟宇,也是西藏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廟宇。每年這里都會舉行傳昭法會,歷世達賴和班禪的受戒儀式也在這里舉行,現(xiàn)今大昭寺內(nèi)供奉著文成公主從大唐長安帶去的釋迦摩尼12歲等身像。</p><p class="ql-block">大昭寺是西藏現(xiàn)存最古老的土木結(jié)構(gòu)建筑,也是吐蕃王朝最輝煌時期的建筑。它融合了吐蕃、唐、尼泊爾和印度的建筑風(fēng)格,是西藏宗教建筑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是環(huán)繞大昭寺的一條熱鬧的商業(yè)街,也是匯聚眾多佛教信徒的轉(zhuǎn)經(jīng)道。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佛教信徒熙熙攘攘,更有虔誠的信徒一步一匍匐留下一心向佛的印記。</p> <p class="ql-block">瑪吉阿米酒館是八廓街上著名的打卡地,相傳是六世達賴?yán)飩}央嘉措與瑪吉阿米相遇的地方。有一天,走累了的倉央嘉措坐在這家小酒館休息,門外一位月亮般純潔嬌美的少女掀簾窺望,于是便有了“在那東方山頂,升起皎潔的月亮,瑪吉阿米的面容,漸漸浮現(xiàn)心上……”這首動人的詩篇。</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是拉薩三大寺院之一,全盛時期僧人達8000多人。每到固定時間,色拉寺的僧人們就會聚集到院子里兩兩成對或三五成群進行辯經(jīng)。僧人們常常借助手勢和夸張的肢體動作來增強辯經(jīng)的力度,非常有趣,只可惜一句也聽不懂。</p><p class="ql-block">西藏人沒有姓氏,大多都是用出生時的星期起名,比如拉巴(星期三)、普布(星期四),因此西藏人重名的很多。</p> <p class="ql-block">納木錯位于西藏西部,40%的湖面處于拉薩市屬當(dāng)雄縣境內(nèi),湖面海拔4718米,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中國第三大咸湖。湛藍(lán)的湖水似天空降落到地面,因此也被稱之為“天湖”。</p><p class="ql-block">納木錯是第三紀(jì)末第四紀(jì)初喜馬拉雅運動凹陷而成,它的南面是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四周環(huán)繞著廣闊的草原,納木錯就像一面碩大的寶鏡鑲嵌在藏北草原上。</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藏語意為“天鵝之湖”,海拔4446米,位于西藏南部的兩山之間,面積將近700公里,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nèi)陸低濃度咸水湖。</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與納木措、瑪旁雍措并稱為西藏三大圣湖,其中羊卓雍措被譽為世上最美麗的水,在不同時刻陽光的照射下,湖水會呈現(xiàn)出層次極其豐富的藍(lán)色,如夢似幻。</p> <p class="ql-block">帕拉莊園位于日喀則市轄下的江孜縣,是目前西藏保存最完好的奴隸主莊園。帕拉原是不丹一個部落的酋長,因內(nèi)亂遷居到西藏,并取得政府官銜,其后代也先后在西藏噶夏政府擔(dān)任高官,家財雄厚。</p><p class="ql-block">帕拉莊園主體高三層,現(xiàn)存房屋57間,建筑配套完整裝飾考究。屋內(nèi)金銀玉器、高檔裘皮、西洋物品琳瑯滿目,從中可以窺見西藏貴族奢華生活之一斑。</p> <p class="ql-block">去西藏那幾天不巧趕上道路維修,每天早8點到晚9點都要設(shè)卡封路。為了能在8點前通過關(guān)卡,到達距離日喀則345公里的珠峰大本營,必須凌晨4點出發(fā)。由于司機小李不太熟悉去大本營的路,頭天晚上在一家小飯店偶遇的一位在西藏打拼了20多年的四川大哥主動提出給我們帶路。凌晨4點道路一片漆黑,本想在車上打個盹,沒成想道路坑坑洼洼異常顛簸,又怕跟丟了四川大哥的車,8只眼睛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距離逐漸拉開時隱時現(xiàn)的車燈,別說打盹連眼睛都不敢眨。但是不枉早起辛苦,在海拔5248米的嘉措拉山口幸運地見到了暖陽下的珠穆朗瑪峰。</p> <p class="ql-block">大本營之路蜿蜒曲折。</p> <p class="ql-block">在大本營區(qū)域內(nèi)海拔5210米的加烏拉山口,可以眺望巍峨的喜馬拉雅群山,其中有5座8000米級雪峰,它們是:瑪卡魯峰、洛子峰、珠穆朗瑪峰、奧卓友峰和希夏邦馬峰。</p> <p class="ql-block">希夏邦馬峰海拔8027米,位于日喀則市聶拉木縣境內(nèi),東南距珠穆朗瑪峰120公里,是唯一 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nèi)的8000米級高峰。</p> <p class="ql-block">距日喀則150公里的薩迦縣是一座古城,海拔4280米,被國內(nèi)外學(xué)界譽為第二敦煌的薩迦寺就建于此。</p> <p class="ql-block">迦薩寺是藏傳佛教迦薩派的祖寺,于公元1073年開始修建。這座寺院以歷史之長,規(guī)模之大,影響之巨,文化及寺藏之豐富而著稱于世,昔日曾與布達拉宮并列。目前寺內(nèi)藏有珍貴的經(jīng)書、古瓷器及3000多幅精美的壁畫。</p> <p class="ql-block">扎什倫布寺位于日喀則市南的尼色日山下,始建于公元1447年,整座寺院占地15萬平方米,殿宇房屋3600間,所有房舍鱗次櫛比依山而建,不經(jīng)意間體現(xiàn)出和諧之美,更凸顯宗教文化的底蘊。</p><p class="ql-block">扎什倫布寺與拉薩的噶丹寺、色拉寺和哲蚌寺合稱為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院,是歷代班禪的居住地和格魯派的政令中心。</p> <p class="ql-block">去西藏是一次心靈的旅行,也是一次暫短的修行??吹讲孛駛円徊揭毁橘雽Ψ痱\的頂禮膜拜,以及不懼疲勞缺氧帶著少的不能再少的行囊挑戰(zhàn)高原的騎行者,都令人心生敬佩。</p> <p class="ql-block">去西藏也是一次令人難忘的旅行。藍(lán)天白云下那巍峨的雪山、壯麗的冰川、圣潔的湖泊都令人贊嘆。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許多年,但那份美好一直存留在心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