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邊境游——領略異國風情】</b></p> <p class="ql-block"> 在西雙版納西南邊陲,有一個承載著歷史變遷與跨境風情的邊境重鎮(zhèn)——勐??h打洛鎮(zhèn)。</p><p class="ql-block"><br data-filtered="filtered"></p> <p class="ql-block"> 打洛是連接中緬的國家一類陸路口岸。威嚴矗立的國門上“中國打洛口岸”六個紅色大字分外醒目。</p><p class="ql-block"> 透過國門望向緬甸一側,蜿蜒的界河與綿延的山脈勾勒出兩國的天然分界線。曾經的竹筏擺渡與馬幫鈴聲,已被現(xiàn)代化的通關設施取代,不變的是邊民們持證往來時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距離國門不遠處的大金塔就是緬甸境內,它與我們之間僅隔一道山谷。</p> <p class="ql-block"> 乘電瓶車沿著國境線內側的觀光道前行,兩米高的鐵絲網在綠野中延伸,既是守護邊疆的安全屏障,也是記錄時代變遷的特殊見證。</p> <p class="ql-block"> 在"一腳踏兩國"的地標處,游客們爭相拍照留念,感受咫尺跨越兩個國度的奇妙體驗。</p> <p class="ql-block"> 在邊境國界樁處體驗“我在邊境巡過邊”,“我為祖國站一回崗”。</p> <p class="ql-block"> 深入邊境村落,邊民們亦兵亦農的生活圖景令人動容。他們一邊耕作,一邊化身義務講解員,帶領游客參觀界碑與崗哨。</p> 在打洛220界碑前。 <p class="ql-block"> 在“一水兩國”標識牌下,我們看見一條河連接邊境兩邊。</p> <p class="ql-block"> 河水瑩瑩,照映兩邊景象迥然不同,這邊碧水藍天,瓦舍儼然,清新明凈。</p> <p class="ql-block"> 那邊死氣沉沉,田野間幾座破舊草屋,無遮無攔,里面坐著幾位表情木然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 曾經,這條邊境線像一條銀色琴弦,彈奏著兩邊胞波和諧的韻律。如今,這邊境線變得高大結實,沉重地壓在人們心頭。這一切都是電詐犯罪集團親手造成的惡果。</p> <p class="ql-block"> 當然,兩國之間“友誼門”還是常開的。我們走進了友誼門,路兩邊都是水果攤,說不清攤主是中國人還緬甸人,都是一般裝束,一樣語言。他們售賣的水果價格很便宜,削完果皮的木瓜,一盒才要價五元人民幣,其它水果也比景洪市內便宜很多。</p> <p class="ql-block"> 走進村內,店鋪里的竹編制品,傣紙制品,織布服飾,以及緬甸玉石、手工銀器琳瑯滿目。我們還看到傣族老人用古法壓榨紅糖,琥珀色的糖漿順著椰殼模具流淌,凝固成帶著棕櫚香的甜蜜方塊,深受游客關注。</p> <p class="ql-block"> 我們到寨心參觀,了解傣族邊民的居住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 走出村莊,我們看到打洛村田地里種植著成排成片的火龍果,綠油油的清新可愛。那火龍果架上每排都有石柱支撐,每個石柱都有一盞燈來補充光照,促進果實成熟。</p> <p class="ql-block"> 午后探訪"一樹成林"奇觀,百年榕樹的氣根如蟠龍般垂入大地,枝干直插云天。濃密樹蔭下,人們悠閑納涼,怡然自得。此情此景恰如強大的祖國對國民的庇護。</p> <p class="ql-block"> 當太陽的斜輝為樹影鍍上金邊,近處傣族村寨的炊煙與遠處山巒的白云交相輝映時候,正是新時代邊疆最動人的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次異域風情的邊境之旅,也是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在國門的守護下,我們深切感受到:歲月靜好的背后,是無數(shù)人默默筑牢的安全防線。</p> <p class="ql-block">游覽于2025.2.20</p><p class="ql-block">整理于2025.3.1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