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海Ⅰ號”沉船博物館,全稱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以宋</span>代古沉船發(fā)掘、保護、展示與研究為主題,展現水下考古現場發(fā)掘動態(tài)演示過程的中國首個水下考古專題博物館,總建設面積1.75萬平方米。2005年12月28日正式動工。2017年8月15日開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館有藏品數量30047件/套,有珍貴文物467件/套,年度觀眾總數為584146人次。</p> <p class="ql-block">館內主要設有陳列館、水晶宮、藏品倉庫等設施。分為七大主題展區(qū),分別:揚帆、沉沒、探秘、出水、價值、遺珍、成果。陳列主要展出數十種文物。包括黃金飾品,中國陶瓷,宋代漆器等。2019年,工作人員對“南海Ⅰ號”船貨清理取得階段性成果,沉船中共出土18萬余件文物精品,震驚考古界。</p> <p class="ql-block">南海一號”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絲綢之路向外運送瓷器時失事沉沒的木質沉船,從泉州港駛出,沉沒地點位于中國廣東?。ㄅ_山市海域)。1987年在陽江海域發(fā)現,是國內發(fā)現的第一個沉船遺址,距今800多年,但因技術及資金問題而遲遲沒打撈。</p><p class="ql-block">1987年8月,廣州救撈局與英國的海上探險和救撈公司在上下川島海域尋找東印度公司沉船萊茵堡號時,并沒有找到東印度公司的沉船,卻意外發(fā)現了在深埋在23 米之下的宋代古船。</p><p class="ql-block">20年后,2007年12月21日,“南海一號”古沉船整體起吊,12月22日上午10時,在現場舉行“南海一號”出水儀式。12月28日打撈上來,“南海I號”木船體殘長約22.1米,船體保存最大船寬約9.35米。安置于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把沉船整體運往水晶宮</p> <p class="ql-block">打開整體箱蓋的情況,經過考古識別,沉船上有金銀、錢幣,最多是瓷器,這些南宋外銷瓷主要由江西景德鎮(zhèn)窯系、浙江龍泉窯系、福建德化窯系、福建閩清義窯系和福建磁州窯系等五大民窯瓷器構成??偧颠_18萬余件。據說同時代同樣瓷器曾在國際拍賣會上拍出幾十萬美元。對于“南海一號”上的文物價值,外界也進行了各種估算,甚至有媒體估計這些文物價值達3000億美元。</p> <p class="ql-block">大量清理工作,不是短時間能完成。</p> <p class="ql-block">在館內參觀</p> <p class="ql-block">宋,龍泉窯</p> <p class="ql-block">福建,德化窯</p> <p class="ql-block">宋,德化窯</p> <p class="ql-block">景德鎮(zhèn)窯</p> <p class="ql-block">宋龍泉青釉</p> <p class="ql-block">福建的瓷造窯</p> <p class="ql-block">殘破的器皿</p> <p class="ql-block">這是船?</p> <p class="ql-block">模仿船上生活</p> <p class="ql-block">走船型樓梯</p> <p class="ql-block">銀鋌</p> <p class="ql-block">金飾</p> <p class="ql-block">錢幣</p> <p class="ql-block">香料</p> <p class="ql-block">南海一號1:1模型</p> <p class="ql-block">打撈“南海一號”的意義是綜合的,首先它對中國水下考古學科的建設是一個巨大的推動,為了保護這些水下文物,中國進行了多學科的攻關、跨學科的研究,積累了很多寶貴和先進的經驗;同時,對于海上絲綢之路的保護和發(fā)掘,它也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點,不能簡單用經濟價值來評估其意義。</p> <p class="ql-block">有時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