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7日,約上幾位好友我們再次登上了金山嶺長城,那次我和弟弟登到了沙嶺口,就下山了。這次我們從沙嶺口這里開始登長城,也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能看到更美的長城風(fēng)景。</p><p class="ql-block"> 時令雖到了深秋,天氣還是不冷不熱,是出游的最佳時間。山上層林盡染,色彩斑斕,比上一次來時色彩更加濃烈,加之今天的天氣晴朗,碧空萬里,云彩飄逸,心情好極了。登上城樓,極目遠望,蜿蜒曲折的長城氣勢如虹,綿延不絕,盡收眼底。祖國的大好河山一覽無余,心聲感慨。愛我國家,愛我中華!</p> <p class="ql-block">金山嶺長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巴克什營鎮(zhèn)境內(nèi)的大小金山嶺上,與北京市密云區(qū)相鄰,距北京市區(qū)130公里。金山嶺長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為大將徐達主持修建。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將薊鎮(zhèn)總兵戚繼光、薊遼總督譚綸在徐達所建長城的基礎(chǔ)上續(xù)建、改建。成為萬里長城上構(gòu)筑最復(fù)雜、樓臺最密集的一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金山嶺長城東起望京樓,西至龍峪口,全長約15千米。城墻一般高7米左右,下寬6米,上寬5米,可容五馬并騎。在這段長城上,敵樓、戰(zhàn)臺、鋪房密布,其中敵樓和戰(zhàn)臺有158座。金山嶺長城作為明長城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段,具有深厚的考古價值,對研究中國明代的歷史以及戚繼光的人物生平具有重要意義。</p> <p class="ql-block">1988年,金山嶺長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金山嶺長城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長城檢票口</p> <p class="ql-block">檢票口廣場上的戚繼光塑像</p> <p class="ql-block">金山嶺長城,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地段,素有"萬里長城,金山獨秀"之美譽。障墻、文字磚和擋馬石是金山嶺長城的三絕,素有"攝影愛好者的天堂"美譽。</p> <p class="ql-block">大小金山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小金山樓是金山嶺長城的又一名樓。小金山樓的小券門相當(dāng)隱蔽。建在敵樓一側(cè),下面是直立的峭壁。大金山樓建筑獨具一格,樓上層仿木制的小鋪房,它的椽、擦、檐、窗都是用青磚磨制而成,酷似木制,給人以精巧、細膩之感。據(jù)史料記載,抗倭名將戚繼光從南方調(diào)到北方任薊鎮(zhèn)總兵官以后,發(fā)現(xiàn)北方士兵紀(jì)律松散,戰(zhàn)斗力很差,就從南方招募來三千浙兵,作為軍中骨干。傳說,大小金山樓,就是三千浙兵修筑的。故樓名借用鎮(zhèn)江大小金山島之名命名,以寄托他們對江南家鄉(xiāng)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金山嶺長城,建筑形式各具特色。敵樓有磚木結(jié)構(gòu),也有磚石結(jié)構(gòu)。建筑形式因山而異,一樓一式。樓墩有方形、圓形、扁形,樓頂有船篷形、穹隆形、四角形、八角攢尖頂?shù)?。另外,還有多眼瞭望樓和庫房樓等,是長城其他地段少見的建筑。這些樓臺高低錯落,突兀參差,構(gòu)成完整的防御體系。</p> <p class="ql-block">忘了這里是一號敞樓還是二號敞樓了也是非常難爬。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都沒有退卻,都成功打卡。</p> <p class="ql-block">遠處亮晶晶的地方是密云水庫</p> <p class="ql-block">長城最陡的一段沙子樓,大多數(shù)人都手腳并用爬上去。</p> <p class="ql-block">蜿蜒曲折的長城在晴好的天氣,一直能望見遠處最高的望京樓。</p> <p class="ql-block">這兩段長城爬的非常艱難,坡度陡,路面光滑,得小心翼翼的挪步。一不小心就滑倒,經(jīng)過艱難的行程終于爬到頂部,有觸摸青天的感嘆!不到長城非好漢,爬到高處摸青天!</p> <p class="ql-block">金山嶺長城東段終極目標(biāo),往前沒有修繕就不讓走了。打卡地,黑五眼樓,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登上這里,我非常自豪。</p> <p class="ql-block">這段長城沒有修繕,游客到此止步,這個樓是麒麟樓。此時天空蔚藍,云彩飄逸,襯托的長城城樓更加偉岸。</p> <p class="ql-block">從黑五眼樓處下山,石條鋪路,拾級而下,兩邊的柞樹黃中透紅,呈現(xiàn)出深秋特有的成熟美。</p> <p class="ql-block">這是金山嶺長城的東門。也可以從這里登上長城,從四方臺哪里下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