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游從姑山有感(二首)<br> 鄒德貴<br><br> 一<br><br> 一山飛峙盱江畔,<br> 飛鰲天柱天劍裁。<br> 棋盤涵虛屏玉洞,<br> 獅子步蟾躡云巖。<br> <br> 顯祖拜師羅汝芳,<br> 從姑山房紅塵淹。<br> 崖刻遺篇神來筆,<br> 峰頂石橋架云天。<br><br> 二<br><br> 江畔石山神劍裁,<br> 飛鰲天柱兩峰開。<br> 一線深淵通東海,<br> 亦曰盡頭是蓬萊。<br><br> 怪石千態(tài)鬼斧工,<br> 人花蟲獸任君猜。<br> 赤仙月老斗星陣,<br> 化指作刀雕棋臺。<br><br> 從姑羽化登仙去,<br> 山房啟智育英才。<br> 四處崖刻續(xù)魂脈,<br> 文豪題句舒情懷。</h3> <h3>詮釋:<br>從姑山,位于江西省南城縣城南五公里處的盱江東畔,猶如天外飛來,一山即一石,一石即一山,臨江聳立,氣勢雄偉。此山似被倚天劍從中間一劍劈開,分為兩峰,兩峰中間形成天然的一線天。兩頂頂部架有一座用麻石建造的長兩米、寬一米的拱形天橋,溝通兩峰,此橋年代久遠,系何年何人所建已無從考證。<br>1、飛鰲即東峰“飛鰲峰”。<br>2、天柱即西峰“天柱峰”。<br>3、棋盤即“棋盤石”。<br>4、涵虛即“涵虛石”。<br>5、屏玉洞即“屏玉洞天”。<br>6、獅子即“獅子巖”。<br>7、步蟾即“步蟾石”。<br>8、顯祖即指被譽為中國戲圣和東方莎士比亞的明代戲曲家、文學家湯顯祖(1550一1616年),江西省臨川云山鄉(xiāng)人,他曾拜羅汝芳為師,赴南城縣“從姑山房”求學。<br>9、羅汝芳即明朝后期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詩人,泰州學派代表人物羅汝芳,江西省南城縣天井源鄉(xiāng)人,(1515一1588年),他曾在從姑山麓建立“從姑山房”,內建有“南陽”、“寶光”、“長春”、“倚云”四閣,還有“見云堂”、“前峰書屋”、“潛光軒”等,用于接待八方來和他共同講學的人。<br>10、“從姑山房”見詮釋9。<br>11、崖刻遺篇即歷代文人墨客揮毫題句刻于陡峭巖壁上的崖刻,如“飛鰲峰”、“洗心池”、“高山仰止”、“清翠崖”、“蓬萊仙境”等,據(jù)《麻姑山志卷十二附從姑山》記載,崖刻達四十三處之多。<br>12、赤仙即指赤腳大仙,中國民間傳說真名叫李虹霓,出生于宋朝,因修道成仙被稱為赤腳大仙。<br>13、月老即指中國名間傳說中主管婚姻的紅喜神,又稱為月下老人或月老星君,其名字叫柴道煌。<br>14、從姑,民間傳說她是在麻姑山修道成仙的麻姑的妹妹,在從姑山修煉,后得道飛天成仙。<br> 年少時,我曾好幾次攀登此山峰,并在峰頂石拱橋上來回走,站在橋上朝一線天的底部看,深不見底,很刺激、很驚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