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所有人 任性背包客戶外走進(jìn)墨脫秘境 徒步南迦巴瓦 那拉措 朗秋冰川 時間2025.5.24-5.30 行程 D1.拉薩-林芝-色季拉山口-通麥天險-波密 D2.墨脫公路-嘎隆拉隧道-果果塘--海市蜃樓觀景臺-墨脫 D3. 格林村 -樹王森林徒步-波密 D4.徒步郎秋冰川 -波密 D5.波密-魯朗林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索松村 D6.南伽巴瓦大本營-那拉措徒步 -林芝 D7.林芝-卡定溝-巴松措 -拉薩 【報價】3880/人 包含七天用車 六早七正餐 六晚賓館住宿 領(lǐng)隊 組織管理 向?qū)?司機(jī)食宿 保險 礦泉水 等 【費用不含】所有景區(qū)門票 觀光車 那拉措越野車 其他用餐 飲料酒水 個人消費 等 【報名】以跟帖 發(fā)送團(tuán)費給組織者細(xì)羊14773238386.為正式報名 款到留位 6人成行 根據(jù)人數(shù)安排車型 報名者預(yù)交500車位定金 按照繳費順序安排車位 。 3月20號之前繳費優(yōu)惠100/人。5.10之后退出無人替補將扣除20%團(tuán)費 。 非誠勿擾?!靖?.細(xì)羊 2.流水浮萍3.程秋梅4.二姑娘 5.止語.6睡不醒7.海馬8蒲公英9.蘭花草10.紫漪云夢 11.琪琪12.13大王歌歌 14.天天15.檸檬 16.17城堡</p> <p class="ql-block">墨脫縣位于 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市 ,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雅魯藏布江下游,是西藏高原上海拔最低的縣,平均海拔約1200米1。這里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孕育了極為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森林覆蓋率高達(dá)79%,被譽為“天然氧吧”和“西藏的西雙版納”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墨脫的地形復(fù)雜多樣,從高山冰雪到熱帶雨林,從陡峭的山峰到深邃的峽谷,幾乎涵蓋了從寒帶到熱帶的所有氣候和植被類型1。這里的主要景點包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雅魯藏布大峽谷 :世界上最深、最長、海拔最高的大峽谷,擁有壯觀的馬蹄形大拐彎、數(shù)十條冰川、四處瀑布群以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 :位于墨脫縣西北,海拔7782米,是喜馬拉雅山脈東南端的最高峰,峰體終年積雪,時常云霧繚繞,被譽為“中國最美山峰”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嘎隆拉雪山 :駕車進(jìn)入墨脫的必經(jīng)高山,氣候多變,地形復(fù)雜,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神山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仁青崩寺 :墨脫最大的寺院,內(nèi)外景色優(yōu)美,古樸典雅4。</p><p class="ql-block">背崩瀑布 :冬季嫵媚秀麗,夏季氣勢磅礴。</p><p class="ql-block">果果塘大拐彎 :雅魯藏布江在這里盤了一個大彎,因俯瞰像一個棒棒糖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墨脫門珞歷史文化遺產(chǎn)博物館 :了解墨脫歷史文化的絕佳去處。</p><p class="ql-block">墨脫不僅自然風(fēng)光壯美,還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2。這里居住著門巴族和珞巴族等少數(shù)民族,他們保留著獨特的文化習(xí)俗、建筑風(fēng)格、服飾特色和美食。</p><p class="ql-block">墨脫的交通在2013年扎墨公路的開通后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探險者和旅行家前來探訪這片神秘而美麗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墨脫縣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市,是一個神秘而壯美的藏區(qū)。這里的風(fēng)景如畫,歷史悠久,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前來探索其獨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墨脫縣地處青藏高原的邊緣,被譽為“藏東明珠”。這里地勢崎嶇,山巒疊嶂,河流蜿蜒,景色壯麗。縣境內(nèi)有巴松措、白瑪拉雪山、墨脫大峽谷等眾多自然景觀,每一個都令人陶醉。巴松措是一座高山湖泊,湖水碧綠清澈,周圍被雪山環(huán)繞,景色如詩如畫。白瑪拉雪山則是墨脫縣的最高峰,海拔達(dá)到了5369米,山頂常年積雪,被譽為“天空之境”。墨脫大峽谷則是一條深不見底的峽谷,峽谷兩側(cè)懸崖峭壁,氣勢磅礴,令人驚嘆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壯美的自然風(fēng)景,墨脫縣還有著悠久的歷史。這里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曾經(jīng)是漢唐時期與印度、孟加拉等地交流的要道。墨脫縣還是藏傳佛教的發(fā)源地之一,擁有眾多的寺廟和佛塔。其中最著名的是墨脫寺,建于公元11世紀(jì),是一座藏傳佛教黃教寺廟,寺內(nèi)供奉著觀音菩薩和文殊菩薩等眾多佛像,寺廟氣勢宏偉,莊嚴(yán)肅穆。來到墨脫縣,你可以感受到濃厚的宗教氛圍,領(lǐng)略到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墨脫縣的居民以藏族為主,他們保留著自己獨特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和文化習(xí)俗。在這里,你可以欣賞到藏族傳統(tǒng)歌舞表演,品嘗到正宗的藏族美食,還可以參與到各種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慶?;顒又?。墨脫縣的人民熱情好客,他們樂于與游客交流,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經(jīng)驗。</p><p class="ql-block">然而,墨脫縣也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和困境。由于地理位置偏遠(yuǎn),交通不便,旅游基礎(chǔ)設(shè)施相對薄弱,限制了墨脫縣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同時,氣候條件惡劣,冬季寒冷且降雪較多,給當(dāng)?shù)鼐用竦纳顜砹艘欢ǖ睦щy。然而,這些困難并沒有影響到墨脫縣居民的樂觀和堅韌,他們依然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努力保護(hù)和傳承著自己的文化遺產(chǎ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墨脫縣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市,平均海拔約1200米。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其濕潤多雨的氣候特征,城鎮(zhèn)坐落在高山深谷之中,掩映于云海叢林之間,風(fēng)景秀美。這里云海、密林、茶田相互映襯,宛如一顆遺世獨立的絕美寶石,鑲嵌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p> <p class="ql-block">“墨脫”藏語意為“隱秘的蓮花”,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東南部林芝市,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麓,平均海拔約1200米。這里獨特的地理條件塑造了濕潤多雨的氣候特點,城鎮(zhèn)坐落在深深的山谷和高高的山巒之間,與云海、叢林相互映襯,風(fēng)景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解鎖西藏米林被遺忘的秘境:那拉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月末,隨著林芝的雨季即將來到,一年中最適合徒步的時間將要到來。</p><p class="ql-block">格嘎溝,從這里沿溪水逆流而上,是攀登南迦巴瓦的路線。</p><p class="ql-block">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從派鎮(zhèn)開往松林口的車上,總會拉上幾個懷揣著徒步墨脫夢的青年,他們用雙腿來丈量屬于這條傳奇路線的壯舉。</p><p class="ql-block">然而,我們今天將要去的并不是墨脫,而是與墨脫徒步路線共享派鎮(zhèn)起點的另一條徒步路線——那拉措徒步路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林芝的夏季極為短暫,隨著雨季的結(jié)束,林芝的植物很快將被金色籠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幸運的是,第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是正對南迦巴瓦前進(jìn),直到來到南迦巴瓦宿營地。</p><p class="ql-block"> 南迦巴瓦大本營坐落在一片草原之上,這里土地平整、視野開闊,是沿途扎營的極佳選擇。據(jù)說這里也是普通人能夠到達(dá)的看南迦巴瓦最近的地點。</p><p class="ql-block">D2 南迦巴瓦大本營——極定當(dāng)嘎草原——格嘎溝——杜鵑花叢——那拉措宿營地(海拔4300m) 徒步8km</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宿營地的附近本有一座村子——極定當(dāng)嘎村。村子里的人早已搬到了更方便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些殘垣斷壁。即使如此,這個被當(dāng)?shù)厝私凶觥白钍娣牟萜骸钡牡胤?,至今仍是人們牧馬牧羊的首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徒步亮點:人跡罕至的秘境——那拉措</p><p class="ql-block">在南迦巴瓦最為著名的九峰以南、派鎮(zhèn)東北方向有一座意為“天外天”的雪山——那拉峰,與“南迦巴瓦”這個“直刺天空的長矛”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與那拉峰相依相伴的便是這條徒步路線最大的亮點——那拉措。</p><p class="ql-block">知道那拉措的人很少,理所當(dāng)然來的人更少。在這片人跡罕至的地方,最早開辟通往那拉措的路的人并不是來來去去的驢友,而是當(dāng)?shù)仳\的信徒。相信萬物有靈的藏族祖先將湖水奉為天脈神湖,來那拉措轉(zhuǎn)湖的人一日復(fù)一日,經(jīng)過了不知多久的時光,終于在森林中在草原上踩出了一條簡陋得不能更簡陋的羊腸小道。</p> <p class="ql-block"> 2011年后才有了如今清晰可見的土石混合小道,方便了人們的行走又保留了野外徒步的樂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按照科學(xué)的解釋,那拉措本是由冰川融化后形成;而在親自到訪過那拉措的人們的眼里,更愿意相信這點綴在海拔4300米的碧玉般的湖水來自南迦巴瓦神山的眼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為,它神秘而美麗?!∶赖绞裁闯潭??</p><p class="ql-block">春天,被大片花海擁抱著的那拉措生機(jī)勃勃。</p><p class="ql-block">夏日,那拉措常躲在云里霧里,任由雨點敲擊自己的湖面。這是一年難得的時間,能夠看到那拉措的湖面有所動靜,更多的日子里,這湖面平靜如鏡。明明在湖邊還爬滿了綠色的植物,再往上卻已是生命的禁區(qū),時刻提醒著來訪者大自然的威嚴(yán)。</p><p class="ql-block"> 9月過后正式進(jìn)入秋季的林芝正用五彩繽紛的色彩吸引人們的眼球,那拉措的湖水也愈發(fā)的碧藍(lán)。矗立在湖水前方的南迦巴瓦和那拉峰似乎近在咫尺,山體上的積雪和巖石的形狀比起在峽谷里看到的模樣又清晰了許多。除了距離的拉近,也得益于秋高氣爽萬里無云的好天氣。</p><p class="ql-block">冬季的那拉措,被厚厚的冰雪覆蓋,化為堅冰徹底與雪山融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人類發(fā)明了諸如“美”、“神奇”、“仙境”之類的感性的形容詞和名詞,用來贊嘆和稱頌,有誰愿意在這時用理性的常識來打破美好的幻想呢?</p><p class="ql-block">徒步路線:</p><p class="ql-block"> 感知神山為何流淚</p><p class="ql-block"> 那拉措的美源自它本身的恬靜與端莊。有人可能會想,除了那拉措,這條徒步線路還剩些什么?</p><p class="ql-block">可不要忘了,那拉措是南迦巴瓦的眼淚。能讓神山為這片土地留下眼淚的,必定本身就是一片寶地。跟著那拉措徒步路線一路前行,正是感知這片土地的最好方式。</p><p class="ql-block">?。抢胪讲铰肪€)</p><p class="ql-block">D1 派鎮(zhèn)(2900m)——格嘎大橋——南迦巴瓦大本營(3512m) 徒步10公里 從派鎮(zhèn)到格嘎大橋共18公里,自南迦巴瓦觀景臺返回派鎮(zhèn),均為公路,可乘車往返,沿途還可參觀大渡卡遺址、千年古桑、情比石堅、雅魯藏布大峽谷親水臺、直白村等景點。</p><p class="ql-block">不過徒步的第一天需要把體力合理分配到熟悉路線和趕路中,并沒有太多時間來參觀這段景致。</p><p class="ql-block">來到格嘎大橋后,從水泥路面拐進(jìn)了一條鄉(xiāng)間土路,徒步也算是正式開始了。</p><p class="ql-block">隨著徒步的深入,原本寬闊可行車的道路會越來越窄,最終僅能融一人通過。同時,也是一段從溫暖的峽谷漸漸進(jìn)入冰雪世界的奇緣。</p> <p class="ql-block">朗秋冰川位于 中國西藏自治區(qū)波密縣松宗鎮(zhèn)朗秋村境內(nèi) ,發(fā)源于帕隆藏布南岸的崗日嘎布雪山,是地球上中低緯度地區(qū)最強(qiáng)大的冰川作用中心之一。</p><p class="ql-block">朗秋冰川因其地處偏遠(yuǎn),交通不便,所以盡管擁有絕色容顏,卻鮮為外界所知1。冰川的規(guī)模和氣勢非常龐大,在318國道南側(cè)40公里處,從公路上只能看到冰川的一小部分,而全部冰川需要徒步20公里才能到達(dá)。</p><p class="ql-block">朗秋冰川屬于 海洋性冰川 ,受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影響較大,降雪量大,積雪終年不化。這種冰川的特點是累積和消融速度快,形成了千奇百怪的熱熔喀斯特景觀,如冰蘑菇、冰溶洞、冰面湖以及冰裂縫等。</p> <p class="ql-block">從朗秋村出發(fā),需要徒步約20公里才能到達(dá)冰川腳下2。沿途漫山遍野開滿了黃、紅、白、紫、粉等五顏六色的杜鵑花,景色極為壯觀2。盡管有時云霧會遮住山峰,只露出山腰以下的部分,但冰川的氣勢依然無法被掩蓋,巨大的冰舌如洶涌的洪水向著山谷奔騰而下2。</p><p class="ql-block">朗秋冰川是攝影愛好者和探險者的天堂,其壯美的景色和獨特的地質(zhì)特征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探訪。</p> <p class="ql-block">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是地球上最大、最深的峽谷,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地區(qū)米林縣和墨脫縣境內(nèi)1。以下是關(guān)于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詳細(xì)介紹:</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 :</p><p class="ql-block">北起米林縣派鎮(zhèn)大渡卡村(海拔3000米)</p><p class="ql-block">南到墨脫縣巴昔卡村(海拔115米)3</p><p class="ql-block">主體部分在墨脫縣境內(nèi)4</p><p class="ql-block">長度和深度 :</p><p class="ql-block">全長504.6公里</p><p class="ql-block">平均深度2268米5</p><p class="ql-block">最深處達(dá)6009米3</p><p class="ql-block">形成原因 :</p><p class="ql-block">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形成是流水侵蝕作用的生動寫照,千百年來,江水不懈地沖刷著河床,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使得峽谷愈發(fā)深邃。</p><p class="ql-block">自然景觀 :</p><p class="ql-block">峽谷內(nèi)冰川、絕壁、陡坡和巨浪洶涌的大河交錯在一起,環(huán)境十分惡劣3。</p><p class="ql-block">峽谷具有從高山冰雪帶到低河谷熱帶雨林等九個垂直自然帶,匯集了多種生物資源。</p> <p class="ql-block">科學(xué)價值 :大峽谷內(nèi)物種數(shù)量占據(jù)了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種類的66%、已知哺乳動物的50%、已知昆蟲的80%,以及中國已知大型真菌的60%4。</p><p class="ql-block">這里是世界最大降水帶分布的地區(qū),也是世界最北的熱帶氣候帶和自然帶分布的地方,為地球系統(tǒng)中層圈耦合研究提供了理想的野外實驗室。</p><p class="ql-block">旅游信息 :</p><p class="ql-block">雅魯藏布大峽谷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由于環(huán)境惡劣、災(zāi)害頻繁,大峽谷核心無人區(qū)河段的峽谷河床上有罕見的四處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體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p> <p class="ql-block">中國政府已于2000年通過專家評審,并制定了《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hù)區(qū)總體規(guī)劃》,詳細(xì)規(guī)劃了動植物保護(hù)和地質(zhì)地貌保護(hù),并劃分了不同的保護(hù)區(qū)域和保護(hù)物種。</p><p class="ql-block">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以其壯觀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科學(xué)內(nèi)涵,吸引了無數(shù)旅行者和科學(xué)家的關(guān)注,被譽為“地球上最后的秘境”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雅魯藏布大峽谷</p><p class="ql-block">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根據(jù)科學(xué)考察得到的結(jié)論,雅魯藏布大峽谷是喜馬拉雅山運動和江水的沖刷形成的。</p><p class="ql-block">雅魯藏布大峽谷不僅以其深度、寬度名列世界峽谷之首,更以其豐富科學(xué)內(nèi)涵及寶貴資源而引起世界科學(xué)家的矚目,世界最大降水帶分布在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流域世界最北的熱帶氣候帶和自然帶分布在雅魯藏布大峽谷;因此這里是地球系統(tǒng)中層圈耦合作為研究最理想的野外實驗室。</p><p class="ql-block">峰與拐彎峽谷的組合,在世界峽谷河流發(fā)育史上十分罕見,這本身就是一種自然奇觀。其實,大拐彎峽谷是由若干個拐彎相連組成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峽谷北側(cè)的加拉白壘峰也是冰川發(fā)育的中心,其東坡列曲冰川是一條大型的山谷冰川,從雪線海拔4700米延至海拔1850米高。</p><p class="ql-block">在大峽谷水汽通道北行的當(dāng)口部位念青唐古拉山東段北坡,有卡欽冰川,長達(dá)33千米;帕隆藏布上游的來姑冰川,長達(dá)35千米。</p> <p class="ql-block">公路游公路游在林芝派鎮(zhèn)的大峽谷景區(qū)大門開始,乘坐觀光車進(jìn)入景區(qū),車上配備導(dǎo)游全程講解,往返車程約50公里,到景點處停車游客自行下車拍照,景區(qū)內(nèi)共有四個景點。第一個景點是千年大桑樹,傳說是由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親手種植的,樹干碩大掛滿了哈達(dá),樹的背后即是南迦巴瓦雪山。而向下看則是峽谷內(nèi)河邊的美麗村落,若在三四月份前來,桃花盛開,團(tuán)團(tuán)擁簇在河邊的綠色原野上十分美麗,是攝影的絕佳機(jī)會。第二個是南迦巴瓦觀景臺,此處觀賞南迦巴瓦的視角不錯。不過這座中國最美雪山并非常年可見,大部分時間都看不全整個雪峰,需要運氣。第三個觀景臺是峽谷拐彎,這個并非傳說中的南迦巴瓦大拐彎,但是也可以看到河水拐彎山勢蜿蜒的視角,可以拍照攝影。最后一個停車點即為終點直白村,這里也是觀看南迦巴瓦的最佳地帶,可以在最低處欣賞雪山的壯闊。直白村可以留宿,也是徒步旅行的起點。觀賞完直白村后可乘坐區(qū)間車原路回到派鎮(zhèn)入口。景區(qū)門票中包含的用餐為自助午餐,可以吃飽,用餐在景區(qū)入口處。</p> <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 位于喜馬拉雅山脈最東端,地處中國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市,海拔7782米,是西藏最高的山峰 。它被譽為“西藏眾山之父”,并且是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1。南迦巴瓦峰的地形極為陡峭,峰頂常年云霧繚繞,因此也被稱為“羞女峰”。</p><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在藏語中有多種解釋,包括“雷電如火燃燒”、“直刺天空的長矛”和“天山掉下來的石頭”1。這些名稱反映了山峰的自然特征和它在當(dāng)?shù)匚幕械南笳饕饬x。</p><p class="ql-block">除了其自然美景,南迦巴瓦峰還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它是古代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被人們視為宗教信仰的象征。此外,南迦巴瓦峰地區(qū)地跨熱帶和寒帶,氣候和植被多樣,形成了一個獨特的“自然博物館”。</p><p class="ql-block">對于登山家來說,南迦巴瓦峰是一個極具挑戰(zhàn)性的目標(biāo)。其陡峭的山體和變幻莫測的天氣給登山者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和危險,因此它也被稱為“驚險峰”。盡管如此,無數(shù)登山家仍然夢想征服南迦巴瓦峰的巔峰,追尋著征服自然的夢想和挑戰(zhàn)極限的勇氣。</p> <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的周圍地區(qū)也是一個自然奇觀。緊鄰的雅魯藏布大峽谷以其壯麗的景色而聞名,如同一條從南迦巴瓦峰發(fā)出的馬蹄形彎曲在地球上的道路,向印度洋延伸。</p><p class="ql-block">綜合來看,南迦巴瓦峰不僅以其雄偉的山峰、變幻莫測的天氣和豐富的文化歷史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和登山者,還因其獨特的自然生態(tài)和地質(zhì)特征而被譽為“中國最美十大名山”之一。</p> <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又名木卓巴爾山、羞女峰,位于西藏林芝市,海拔7782米,是林芝市最高的山,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曾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十大名山”之一[南迦巴瓦峰地跨熱帶和寒帶,地下真菌種類豐富。坡壁上基巖裸露,殘留著道道雪崩留下的溝溜槽,峽谷之中布滿冰川,被譽為最美的山峰[1]。最佳旅游時間是每年10月至來年4月,10月和11月的風(fēng)景尤佳</p><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的名字來源于《格薩爾王傳》中的門嶺一戰(zhàn),在這段中將其描繪成狀若“長矛直刺蒼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5],是世界第28高峰(獨立山峰,非衛(wèi)峰)。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木卓巴爾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云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傳說十人九不遇,所以它也被稱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語中有多種解釋,一為“雷電如火燃燒”,一為“直刺天空的長矛',還有一為“天山掉下來的石頭”。后一個名字來源于《格薩爾王傳》中的“門嶺一戰(zhàn)”,在這段中將南迦巴瓦峰描繪成“狀若長矛,直刺蒼穹”。南迦巴瓦峰南坡地區(qū)是西藏墨脫縣所在地。墨脫境內(nèi)的巴昔卡,一直到7782米皚皚白雪的峰頂水平距離不足200公里,可海拔高差竟達(dá)7000余米,這理想的地貌條件和優(yōu)越的氣候條件使南迦巴瓦峰成了中國具有最完整山地垂直植被帶譜的唯一山地。在這獨特的熱帶山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發(fā)育、繁衍著復(fù)雜而豐富的植被類型和動、植物區(qū)系。為此被許多生物學(xué)家譽為“植被類型的天然博物館”“山地生物資源的基因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巴松措,又名措高湖,是 西藏 的一個著名自然風(fēng)景區(qū),以其獨特的自然風(fēng)光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1。:</p><p class="ql-block">巴松措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市工布江達(dá)縣巴河上游的高峽深谷里,湖面海拔3480米,長約18公里,面積約27平方公里,最深處達(dá)120米2。</p><p class="ql-block">自然美景 :</p><p class="ql-block">巴松措湖水清澈,四周環(huán)境優(yōu)美,周圍環(huán)繞著雪山、森林和瀑布,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游客可以在這里欣賞到壯麗的自然景觀,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1。</p><p class="ql-block">歷史文化 :</p><p class="ql-block">巴松措不僅是紅教(藏傳佛教寧瑪派)的一處著名神湖和圣地,還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1。這里有許多古老的寺廟和傳說,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3。</p><p class="ql-block">旅游信息 :</p><p class="ql-block">巴松措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風(fēng)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和世界旅游景區(qū)(點)1。景區(qū)內(nèi)還有原生態(tài)博物園、扎西島、結(jié)巴村等景點,是游客們必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最佳旅游時間 :</p><p class="ql-block">巴松措的最佳旅游時間為春季、秋季以及藏歷四月十五日,此時氣候宜人,景色尤為宜人。</p> <p class="ql-block">巴松措,又名措高湖,截至2018年12月19日,長約18公里,湖面面積約27平方公里,最深處達(dá)120米,湖面海拔3480米,是自然風(fēng)景類國家5A級旅游風(fēng)景區(qū)、國家風(fēng)景名勝區(qū)、國家森林公園[1],位于距西藏林芝市工布江達(dá)縣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峽深谷里,是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場、文物古跡、名勝古剎為一體的景區(qū)。看地理環(huán)境</p><p class="ql-block">西藏林芝工布江達(dá)5A景區(qū)巴松措你值得前往</p><p class="ql-block">巴松措景區(qū)是紅教(藏傳佛教寧瑪派)的神湖和圣地。主要景點有原生態(tài)博物園、扎西島、結(jié)巴村等。最佳旅游時間為春季、秋季以及藏歷四月十五日[。看主要景點</p><p class="ql-block">巴松措有唐代建筑錯宗工巴寺,又名措宗貢巴寺[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