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有四大愛,分別是中國的京劇,景德鎮(zhèn)的陶瓷,大家喜歡的麻將牌,還有唐詩宋詞。這些都是我的最愛。</p> <p class="ql-block">提起中國的國粹,分別是京劇,中醫(yī),武術(shù)和書法。經(jīng)常在電視上看京劇。先了解一下京劇的起源。京劇起源于清乾隆年。最初是來自南方的四大徽班,三慶班,四喜班,和春班,春臺班都進京演出,并與湖北的漢調(diào)藝人合作,并融合了昆曲,秦腔等劇種的曲調(diào)和表演方法。京劇的形成是一個復(fù)雜而漫長的過程,最終上海的觀眾和媒體才將這種戲劇形式正式定名為京劇。</p> <p class="ql-block">其唱腔以西皮和二黃為主,伴奏以胡琴和鑼鼓為主,具有高度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和規(guī)范性。京劇不僅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戲曲劇種之一,還被視為中國的國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價值。2010年,京劇被列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名錄。</p> <p class="ql-block">京劇還是一種綜合性的戲曲藝術(shù),有唱念作打四大基本功,分別用手,眼,身,法,步表現(xiàn)。京劇的角色,分別是生,旦凈丑,丑四大行當,這個大家都知道。各行當都有一套表演形式,京劇我想大多在北京演的最多,其他地方演的多少,這個我就不知道了。</p> <p class="ql-block">我最愛看整場的《鎖麟囊》最喜歡春秋亭那經(jīng)典唱段,從春秋亭外風(fēng)雨暴開始,一大段都非常好聽,蠢才只會亂解嘲,這句話有幽咽婉轉(zhuǎn),若斷若續(xù)的特點,最最好聽,忙把梅香我低聲叫。說麟兒哪有神送到,積德才生玉樹苗。這就是說書唱戲勸人方,三條大路走當央??偸前讶讼蚝玫姆较蛞龑?dǎo)吧。滿滿的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還有后邊一段,薛湘靈的一段唱,有金珠和珍寶光華燦爛,紅珊瑚碧翡翠樣樣俱全,還有那夜明珠粒粒成串,還有那赤金鏈紫瓔簪,白玉環(huán)雙鳳鏨八寶釵釧,一個個寶蘊光含,這唱詩也非常美。百聽不厭。這出戲是說積得行善終有報。記得幾年前我和女兒去梅蘭芳大劇院看了整場戲,非常享受。</p> <p class="ql-block">還有四郎探母經(jīng)典的唱段,電視上也經(jīng)常有唱,我較喜歡聽快板和流水板。楊四郎和公主對唱特別好聽,我也是百聽不厭,什么是經(jīng)典。這就是經(jīng)典。還有經(jīng)典唱段,唐伯虎的桃花庵。這是唐寅創(chuàng)作于科舉舞弊案后,他在蘇州桃花塢建桃花庵,以表達對世俗名利的淡泊和精神自由的追求。這也應(yīng)該是我們當下應(yīng)該追求的精神。我已經(jīng)把這首詩背的非常熟了,沒事時常用音箱聽聽這段經(jīng)典的唱段。近期的票友大會好幾場都看了,原來業(yè)余票友唱的真棒,為他們點??。更覺得是精神享受。我想等那年生日,去拍幾張穿戲服的照片,解解美,過過癮。</p> <p class="ql-block">說起麻將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并在明朝時期基本定型。麻將牌的起源有多種說法。第一種,葉格戲起源說,明朝有一個名叫萬餅條的人。在葉子格戲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了麻將,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萬字,餅字,條字作為三種基礎(chǔ)花色。</p> <p class="ql-block">第二種,江蘇太倉起源說,是根據(jù)太倉的護梁牌演變而來,最初用于記錄捕雀的數(shù)量,這種牌上刻有各種符號,和數(shù)字玩法,符號和稱謂術(shù)語都與捕省有關(guān)。</p><p class="ql-block">第三種說法是。鄭和下西洋起源說。鄭和為了消解船上將士的寂寞,思鄉(xiāng)之苦,利用船上的材料發(fā)明了麻將,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逐步從宮廷流傳到了民間,在清朝基本定型。</p> <p class="ql-block">我更愿意相信是鄭和發(fā)明的麻將牌,紅中代表著中原大地迎合將士們的思鄉(xiāng)之情。(發(fā))字為發(fā)財,因為他們畢竟還是經(jīng)商的,錢以萬為單位。餅(字)是指船上的食物,我想像應(yīng)該有大餅吧?;虼献疃嗟氖茄b淡水的桶,利用諧音吧。而條字牌是說海里的魚或船隊編制。東南西北風(fēng)自然是海上的風(fēng)向。</p> <p class="ql-block">新型的娛樂工具很快給船員們帶來樂趣。并很快傳播開來,有一位姓麻的大將軍屢戰(zhàn)屢勝,在船上高呼跳躍,于是鄭和就以麻姓命名,為麻將牌。</p> <p class="ql-block">麻將牌的玩法多種多樣,變化無窮。且各地方都有各地方的打法,四川有四川的打法,廣東有廣東的打法,北京有北京的打法。我愛麻將趣味多,這幾年打麻將也是我的文化盛宴吧。雖然它在生活中只占小小的一部分,也能從中得到無限的樂趣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說起麻將牌,先聊一下麻將中的色子,有一首詩說,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這就是說色子。現(xiàn)在的骰子有兩種顏色紅和黑。一點和四點為紅色,其它為黑。這和唐明皇有關(guān),還有一個小故事。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人人皆知,據(jù)說他們倆個都酷愛擲骰子游戲。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皇上與貴妃擲骰子游戲,他們倆玩的是六個骰子賭輸贏。貴妃先擲出了很好的點數(shù)。輪到皇上他必須同時擲出兩個四點,才能勝過貴妃或打成平手?;噬显邝蛔愚D(zhuǎn)動時,大喊雙四,雙四,待骰子停下來時果然出現(xiàn)了兩個四點。皇上一看大笑道,兩個四,朕贏了。唐明皇意猶未盡,對身旁的高力士說,這兩個四點給聯(lián)帶來好運,賜它紅色。高力土將所有骰子的四點都涂成朱紅色,后又將四點對應(yīng)一面的一點也涂成了紅色,這就成了我們今天的顏色。</p> <p class="ql-block">136張牌就有無窮無盡的變化,好像是孫子兵法里的各種陣型,可以千變?nèi)f化。一條龍,就像一字長蛇陣。世界上最漂亮的花是杠上開花,最美麗的顏色是清一色。胡法就有許多種,有七對胡,有四大對胡,有辟胡,有會胡,沒會胡,豪華胡,超豪華胡,捉5萬還分四六捉,7對捉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變化無窮,我就覺得他像孫子兵法里的各種陣型。有意思有樂趣也在這里。讓你猜不準,特好玩。</p> <p class="ql-block">層出不窮的變化是真的段練腦子的好方法。享受這過程是一種及有樂趣的事,更消磨時光的好方法。也是一種精神刺激法。不然的話,有一些人提起玩牌,那就來了精神。平常沒精神,一玩牌精神百倍。全神貫注,而且上癮不失為一種極大的精神享受,我認為也算文化消遣吧。</p> <p class="ql-block">是數(shù)字排序,老少皆宜,不分男女皆可玩。如果真的是鄭和發(fā)明的,那我們今天就非常感謝鄭大人了,給我們帶來這么大的樂趣。</p> <p class="ql-block">我愛青花瓷,好像中國英文就是瓷器China,說起瓷器,其實我從小就喜歡基于那時條件有限。再喜歡也白搭,一個字《窮》兩個字沒錢,飯都吃不上,其它就甭想了。今天不一樣,雖然現(xiàn)在我仍然是窮人一族,但比過去要好很多,簡單的小追求還是可以實現(xiàn)滴。這一點而言,俺就隨了俺爹,記得小時候老爸就喜歡瓷器,偶爾買一些小瓶小罐??赡艽蠹I不起吧。</p> <p class="ql-block">說起瓷器的發(fā)源地,主要是在浙江省。在東漢時期,浙江紹興上虞縣上浦小仙壇發(fā)現(xiàn)了瓷窯址和青瓷。標志著真正意義上的瓷器的誕生。隨著時代的進步,到了宋代陶瓷水平達到爐火純青的階段,出現(xiàn)了許多著名的官窯及私窯。如定窯、汝窯、哥窯、鈞窯等等,各窯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到了元代,景德鎮(zhèn)成為全國制瓷中心,青花瓷逐漸成為中國瓷器的主流產(chǎn)品。明代景德鎮(zhèn)則進入鼎盛時期,青花瓷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東漢有小仙壇青瓷,唐代有唐三彩,宋代有汝哥鈞,元代有青花瓷,明代有宣德青花瓷,成化斗彩瓷,嘉靖五彩瓷等等,中國瓷器的文化意義,是地位和財富的象征。但今天不一樣了,我這個窮人也可以買幾件,放在家里時??纯?。</p> <p class="ql-block">看這件10斤的面缸,裝米面都好。茶圣陸羽的畫片,我特別喜歡古代畫片,看了許多直播,古代畫片極少。平常也沒少聽,馬未都先生講瓷器的知識,但真的記不住當時特別愛聽也很感興趣。如果時間能倒回20年前的話,我可以多學(xué)習(xí)很多知識,可惜人生沒有倒檔。</p> <p class="ql-block">自春節(jié)沒事進入抖音直播間看瓷器直播,一發(fā)不可收拾一,買了幾件可心的瓷器,常聽人說家里擺瓷器對于風(fēng)水也好,也有平安富貴吉祥之寓意吧。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瓷器的材料是泥土,象征著可以匯聚生氣,化解兇煞。五行中的土,又有燒制過程中的水,還必用火燒,所以瓷占三樣,水火土。我又放在木頭桌子上,金木水火土,所以只差金,那天買生肖金的屬相,五行就聚會了。</p> <p class="ql-block">剛在網(wǎng)上看最早水點桃花是給毛主席做的瓷器。這件水點桃花的花瓶好看嗎?放在我家的案上還可以吧。還有一只水果籃子也特好看,滿身的桃子,有春的氣息,秋的果實,最最最可心的是提粱上有一只藍色的小鳥,像個小精靈,邊上還有一只小鳥,非常有趣的意境。而且小鳥和小桃子是凸出來的,非常好看。提手還是褐色的,很接近樹枝的顏色,工匠們真是手巧的很。中國工匠就是棒,設(shè)計出的東西真符合中國人的審美。</p> <p class="ql-block">還買幾個精美的小罐子,準備把鹽糖之類的玻璃瓶子取而代之,小罐沒幾塊錢,看著就舒服,也很干凈,而且放東西隔潮效果好。這幾天晚上沒事,天天看抖音瓷器直播,看著也是一種享受吧,主播里介紹也長知識,原來不知道什么叫又里紅,這回明白了,啥叫又里紅。也明白了啥叫開窗。如果瓷器里邊有畫片也珍貴。瓷器的用、賞、玩、藏,我只覺得還是以用為主,因為我們是窮人。那三樣還是免了吧??匆患赖乃囆g(shù)品,讓人沉醉,一件件精美的藝術(shù)品都很養(yǎng)眼。由其是各種花瓶,高的、矮的、園的、方的、六邊形,四方形,好像方的都比圓的貴。應(yīng)該是方瓶不好做,還有抱月瓶,形態(tài)各異。個個有名字,還有直播專門賣花瓶。花瓶上的畫片特別好看,我都看不夠。個個都是精品,其中有一只清明上河圖的大花瓶特好看,讓我大開眼界,大飽眼福。但太貴了,看看得了。我只能買這種小茶罐,叫青花冰梅。也好看,我喜歡。</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大米缸,是兩面開窗,纏枝蓮的紋樣,買回來洗干凈就把大米放入,夏天會隔潮。再賞這只小小的果藍也好看吧。不白花錢,看著就舒心。還買了這一對合合,夏天剩菜,有原裝蓋子也方便很多了。這個小花碗,說是手繪的。還有豬油罐,茶葉罐等等,也沒舍得買很大的??傊當[著,放著,用著就是好,看著就是一種享受。</p><p class="ql-block">看著一件件精美的瓷器,一種清新脫俗寧靜的美展現(xiàn)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我愛詩詞美如畫,提起詩詞也是我的最愛。一起看,人面桃花相映紅。一起聽,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一起猜,颯颯西風(fēng)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綠衣青蔥傍石栽,孤根不與眾花開。一起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一起聞,梅花香自苦寒來,滿架薔薇一院香。雨過天晴一起架小船,魚在一邊,灑在一邊。不是神仙,勝似神仙。</p> <p class="ql-block">有一首岳飛(滿江紅)至今想起來也不知是誰給我抄的一張小紙條,那是80年代。至今背的滾瓜爛熟,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p> <p class="ql-block">讀詩是一種享受,了解詩人背后的故事更是一件樂事。有的詩更有畫面感。如李清照的點絳唇,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漢汗青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嗅。</p><p class="ql-block">看,眼前來了一位活潑的少女,蕩罷秋千起來懶得揉搓細嫩的手,在她身邊瘦瘦的花枝上,掛著晶瑩的露珠,她身上的香汗,浸透著薄薄的羅衣。突然進來一位客人,他慌得顧不上穿鞋,只穿著襪子,就跑了出去,連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下來。走到門口又倚門回看,好像聞到了一陣青梅的香味兒。看,多么柔美的一幅畫卷鋪展開來。</p> <p class="ql-block">再來看這一首,題秋江獨釣圖,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灑,一人獨釣一江秋。很多人都喜歡這首詩,并且將其與柳宗元的江雪對比,這首詩是一連用了九個一字,也是一幅秋江獨釣的畫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只小船上坐著一個穿蓑衣戴斗笠的漁人,一邊唱歌,一邊喝酒,一邊釣魚。表達詩人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的高潔情操。生活多么多么的舒心愜意。這才是高人。一讀這首詩我便想起張志和帶著漁童和樵青在太湖的小船上看鱖魚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所以,我愛唐詩宋詞更愛詩詞后面的各種傳說故事及詩詞演成的成語。這兩天有一檔節(jié)目,講的是成語故事的出處及用意,有許多小年青參加答題,題答的都非常的好。我在電視上也跟著答題,原來我答的也不錯,給自己點贊。看這類節(jié)目也長知識且樂趣多多。聽老師們講各個成語在當時的意思。有些成語語境都變了。不知道別人愛不愛看,我是非常愛看這類節(jié)目,什么詩詞大會,黃河文化大會,成語典故,還有各種名畫的欣賞等等吧。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文化大餐。</p> <p class="ql-block">京劇讓我沉醉,陶瓷讓我迷戀,麻將給我樂趣,詩詞賦與美感。這幾樣是我生活的精神大餐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