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面山負海古諸侯,信美東方第一州”這就是蘇 轍筆下的古九州之一的青州。</p><p class="ql-block"> 這座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兩千余年的建城史,東夷文化發(fā)祥地的歷史文化名城,十二年國都,1065年省會,1606年府衙,這些數(shù)字背后是青州古城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真可謂:一座青州城,半部中國史。</p> <p class="ql-block">阜財門</p> <p class="ql-block"> 阜財門 “青州高城雄九州,城門天上飛瓊樓”阜財門是古南陽城的南門,巍峨高大。南陽古城始建于北魏時期,初為土城,洪武年間砌磚城。城樓正對南方不遠的云門山,現(xiàn)在看到的城門和城墻多為今復(fù)建,但在南陽河畔有真正的明代和宋代的城墻遺存。</p> <p class="ql-block">阜財門</p> <p class="ql-block">青州古城的歷史和精華都沉淀在牌坊里。自阜財門起偶園街、北園街上依次排列著海岱都會坊、一門科第坊、柱國坊、大學(xué)士坊、大宗伯坊、北門里坊等。</p><p class="ql-block">青州歷史上先后走出了800名進士、12名狀元,文運昌盛如斯,這一道道的牌坊,無不彰顯著青州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p> <p class="ql-block">海岱都會坊 有著7000年發(fā)展史5000年文明史的青州,曾長期作為山東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中心,被譽為“三齊重鎮(zhèn)海岱都會”。為彰顯古代青州歷史地位而設(shè)立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尚書里坊 這是明朝政府為了旌表青州人士石茂華而立。</p><p class="ql-block">石茂華是明朝嘉靖年間的進士,曾任兵部尚書等要職。石茂華晚年回鄉(xiāng)養(yǎng)老后,又被皇帝重新啟用,前往陜西救災(zāi),終因勞累過度,將生命留在了災(zāi)區(qū)。明政府追授石茂華為太子少保、并建牌坊表彰其功績。另外,在蒲松齡所著《聊齋志異》中《渝鬼》一篇說的就是石茂華鎮(zhèn)鬼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門科第坊 “一門風(fēng)雅多少芝蘭玉樹,幾代書香無窮國棟良才”,要說青州古城這些牌坊中最知名的,一定是第三座牌坊——一門科第。</p><p class="ql-block"> 這是為表彰青州馮氏家族而立。歷史上馮氏為青州的名門望族之一,聲名顯赫,被稱為“北海世家”,亦稱北海馮氏。明清時期先后出了馮裕、馮溥、馮琦等名人。</p> <p class="ql-block">大學(xué)士坊 大學(xué)士牌坊是明朝政府為翟鑾而設(shè)立的。翟鑾是青州府諸城縣人,官至謹身殿大學(xué)士。翟鑾曾代表皇帝進行長達三萬多公里的“九邊巡行”,在此期間他發(fā)現(xiàn)諸多邊關(guān)隱患,推動嘉峪關(guān)加固加寬,才有了此后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guān)”的固若金湯。</p> <p class="ql-block">柱國坊 青州古城內(nèi)的第五座牌坊“柱國坊”是明朝政府為表彰大學(xué)士劉珝而立。劉珝是青州市高柳鎮(zhèn)陽河村人,明正統(tǒng)十三年進士,官至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xué)士。明憲宗稱其為“東劉先生”,并賜印“嘉猷贊<span>翼</span>”。劉珝去世后,皇帝首為其撰祭聯(lián):“忠裨于國,允稱一代名臣,孝表于鄉(xiāng),堪稱三朝元老”。</p> <p class="ql-block">大宗伯 大宗伯是明朝政府為表彰青州人陳經(jīng)而設(shè)。陳經(jīng)曾任戶部尚書、禮部尚書、兵部尚書,其中禮部尚書又稱“大宗伯”。</p><p class="ql-block">史書記載陳經(jīng)“立朝三十年,門無私謁,卒后囊無私遺”。他工詩文、善草書,《海岱會集》中就有他的詩作。</p> <p class="ql-block">太保坊 太保坊是青州古城內(nèi)第七座牌坊,它是明朝政府為旌表青州人邢玠而立。</p><p class="ql-block">邢玠官至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少保兼太子太保。萬歷二十五年邢玠統(tǒng)兵朝鮮抗倭,大獲全勝。邢玠一生為官四十年,在邊境二十余年,不避辛勞,一心為國,為世人所重,“樹聲海外殆鮮其儔矣”。</p> <p class="ql-block">北門里坊 為北門大街的標志性建筑。四柱三門帶跨樓牌樓,高9.9米總寬10.2米,主跨寬6.0米。西側(cè)對聯(lián):看似磚舊石殘想當年九州商賈紛至甚是熱鬧;其實人杰地靈見今朝世界賓朋沓來尤為繁榮。概括了青州府當年的繁榮及當今風(fēng)光依舊的情形。</p><p class="ql-block">真是“一座牌坊一段歷史”??!</p> <p class="ql-block">偶園 是明代衡王府的東花園,清文華殿大學(xué)士兼刑部尚書馮溥的私家花園,當?shù)厝朔Q“馮家花園”,是中國幸存的為數(shù)不多的“康熙風(fēng)格”的園林建筑,也是青州古城內(nèi)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遺存之一。</p> <p class="ql-block">馮氏名人塑像</p> <p class="ql-block">偶園里的建筑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偶園景象</p> <p class="ql-block">偶園景象</p> <p class="ql-block">偶園景象</p> <p class="ql-block">偶園景象</p> <p class="ql-block">偶園景象</p> <p class="ql-block">青州古城里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青州古城里的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青州古城里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 </p><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光緒年(1875年)由中國神父王保祿在城里購置地基,建立了青州第一個天主教堂。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進行擴建。1933年法籍傳教士衛(wèi)國棟主教興建了青州大教堂,文革中被毀,現(xiàn)在這座是重建的,距原堂址南遷了100多米。</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nèi)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nèi)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nèi)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基督教堂 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1910年由英國基督教浸禮會修建,文革期間教堂多處遭損,1997年重修?;浇烫媒ㄖ橹形骱翔凳浇ㄖ?,雄偉的大教堂坐西朝東,左右對稱,整個建筑群風(fēng)格獨特,布局精巧。外部為中國古老的青磚小瓦,內(nèi)部為歐洲哥特式建筑精密的木結(jié)構(gòu),令人稱絕。</p> <p class="ql-block">萬年橋 別名北大橋,是位于古南陽城北門外的橋梁。始建于公元1032年中間歷經(jīng)修葺,古時的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嘉慶年間,迄今已有180多年了。</p><p class="ql-block">萬年橋現(xiàn)為七孔石橋,長65.3米,寬8米,高7.9米,拱跨度寬5.4米。橋東西兩面有欄桿,并襯有石獅、寶瓶各16對。欄桿上有明朝的浮雕《二十四孝圖》和纏枝牡丹,西面應(yīng)水的六個橋墩上端刻有一米見方的龍頭,人們叫它龍吞口。</p> <p class="ql-block">表海樓 位于青州古城南陽河北岸,靠近萬年橋。該建筑是為紀念姜子牙治理齊地的功績而建,始建于唐代并在宋代聲名遠播。登臨其上可俯瞰南陽城全景,該樓歷史上多次重修,北宋時期是青州城區(qū)的重要景觀,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登臨賦詩。</p> <p class="ql-block">萬年橋和表海樓</p> <p class="ql-block">南陽河邊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李清照紀念祠 坐落在南陽河畔范公亭公園內(nèi)。</p> <p class="ql-block">李清照宋代最偉大的一位女詩人,也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偉大一位女詩人。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有人將她和五代詞人李煜并稱為詞國的“男女皇帝”。</p><p class="ql-block">她的作品憑借本身的藝術(shù)性和感染力被翻譯成英、俄、法、德等多國文字,引起全世界的關(guān)注和愛好。甚至水星上的一座環(huán)形山,國際天文學(xué)聯(lián)合會也以“李清照”來命名。</p> <p class="ql-block">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把她在青州的居所名為“歸來堂”。</p> <p class="ql-block">李清照將自己的居室稱為“易安室”</p> <p class="ql-block">婉約詞宗 中國宋詞風(fēng)格流派分婉約派和豪放派。宋代的柳永、歐陽修、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都是婉約派的代表作家。婉約詞派的特點是內(nèi)容側(cè)重兒女情長,結(jié)構(gòu)深細縝密,音律和諧婉轉(zhuǎn),語言圓潤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被視為詞派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三賢祠 位于范公亭公園亭東。</p><p class="ql-block">三賢祠的歷史可追溯到北宋年間,歷經(jīng)多次修建和擴建,至今仍訖立在陽溪湖畔。</p> <p class="ql-block">范公亭 相傳是范仲淹在青州時建造的,當時是草亭,元時改為磚木結(jié)構(gòu)。相傳范仲淹知青州時,正值民間流行“紅眼病”他遍求名醫(yī)偏方,在近靠洋溪河南岸取醴泉之水,救治病人,洗眼療疾,使百姓免去病魔的困擾和折磨。百姓稱為范公井亭簡稱范公亭。</p> <p class="ql-block">范文正公祠 為紀念一代名臣范仲淹而建,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士,歷任廣德軍司理參軍、蘇州知州、權(quán)知開封府等職,因秉公直言屢遭貶斥。宋夏兩國戰(zhàn)爭爆發(fā),他采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后拜參知政事主持發(fā)起“慶歷新政”推行改革。受挫后歷知鄧州、杭州、青州。改知穎州途中逝世,累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魏國公,謚號“文正”。</p> <p class="ql-block">民國馮玉祥謁范公祠對聯(lián)碑</p><p class="ql-block">1934年5月30日馮玉祥游歷范公亭,有感于時政糜弊,奮筆直書,希望有范公那樣的能士拯救國家危難。后原碑損毀后上世紀八十年代按規(guī)格重新制作的。</p> <p class="ql-block">富公祠是為紀念宋代名相富弼而修建的。圖為富弼塑像</p> <p class="ql-block">歐陽文忠公祠里歐陽修的塑像 。</p><p class="ql-block">歐陽修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進士。他提倡平實的文風(fēng),領(lǐng)導(dǎo)古文運動。嘉佑二年(1057年)主持進士考試,錄取了蘇軾、蘇澈、曾鞏等人,對北宋文風(fēng)的轉(zhuǎn)變影響深遠?!皯c歷新政”失敗后屢遭貶謫。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出知青州。在青州他創(chuàng)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后樂亭創(chuàng)建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知府夏一風(fēng)重修三賢祠時于祠后筑高臺,并建房三間??滴跷迨吣辏?718年)知府陶錦起名“后樂亭”,源出范仲淹“先憂后樂”思想。</p><p class="ql-block">目前后樂亭主要功能是非遺金石傳拓研習(xí)。三賢中歐陽修是金石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范仲淹、富弼與宋代金石學(xué)也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p> <p class="ql-block">三賢祠里千年以上樹齡的楸樹,被稱為世界楸樹王。</p> <p class="ql-block">三賢祠里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陽溪湖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南陽河的黃昏</p> <p class="ql-block">青州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里唯一的縣級館”。</p><p class="ql-block">青州博物館有三大鎮(zhèn)館之寶:趙秉忠狀元卷、東漢宜子孫玉璧和龍興寺佛造像。</p> <p class="ql-block">鎮(zhèn)館之寶一 :</p><p class="ql-block">明萬歷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的狀元趙秉忠獲第一甲第一名的殿試卷。</p> <p class="ql-block">殿試卷</p> <p class="ql-block">鎮(zhèn)館之寶二:</p><p class="ql-block">東漢宜子孫玉璧。1982年在青州譚坊鎮(zhèn)馬家冢子?xùn)|漢墓出土。全國發(fā)現(xiàn)的漢代宜子孫玉璧僅三件,而青博這一塊是最大最完整,質(zhì)地最優(yōu)藝術(shù)性最高的一件。它取材于一塊上等的新疆和田玉,高20.8厘米,外徑15.4厘米,內(nèi)徑2.6厘米,出廓5.4厘米,重375克,玉璧呈圓形上有出廓,出廓部分為鏤雕,上方為雙龍鈕雙龍中間有隸書“宜子孫”三個字,這三個字蘊含了長宜子孫的美好愿望。因為墨玉在玉石中較為罕見,所以這件玉璧也顯得更加珍貴無比。</p> <p class="ql-block">鎮(zhèn)館之寶三:</p><p class="ql-block">龍興寺佛造像這是1996年在青州龍興寺遺址出土的共600多尊佛教造像。龍興寺佛造像的特點是數(shù)量多,貼金彩繪保存完好,鏤雕精美,它被譽為改寫東方藝術(shù)史的杰作。 </p> <p class="ql-block">龍興寺佛造像的時間跨度很長,從北魏到北宋將近500年時間。采用線刻、浮雕、透雕、平雕等多種技法,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水準。這些佛造像因為足夠精美所以又被譽為“青州微笑”。</p> <p class="ql-block">龍興寺佛造像數(shù)量眾多,一部分在青州博物館,還有一部分在山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鳳冠</p> <p class="ql-block">攝影整理:shijun</p><p class="ql-block">攝影時間:2025.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