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開封的遺憾與震顫</p><p class="ql-block"> 在青島過了正月十五,第二天2月13號,我們動身回懷化?;丶衣肪€老大早就計劃好了,青島—開封—襄陽—常德—懷化,從齊魯大地到華北平原,再到江漢平原,再到洞庭湖湖濱平原,然后回到武陵山區(qū)。</p><p class="ql-block"> 開封,北宋做都城時叫東京,又叫汴京,汴梁。大家都知道“靖康之變”,汴京被金人攻破 ,欽徽二宗及宮室被虜一空,北宋滅亡。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當上北宋皇帝后,搞了個杯酒釋兵權(quán),結(jié)果是自廢武功,遼、西夏、金、蒙古這些外患不斷。不過北宋武功不行,文治還可以,這可以從一本書、一幅畫里得到印證。這書就是南宋孟元老的筆記《東京夢華錄》,這畫就是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一書一畫,詳細生動地描繪了汴京的熱鬧繁榮。前不久看了一部叫《清明上河圖密碼》的電視劇,更增加了在開封停留參觀清明上河園的興趣。</p><p class="ql-block"> 下午五點左右到開封,住在離上河園不遠的云水居,大堂、庭園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2月14日九點半從住處經(jīng)聚仙樓過承平橋到清明上河園迎賓門入口。入門第一景就是張擇端雕像,我舉起手機退了好幾步,想把這個繪畫天才拍下來,結(jié)果出事故了,手機黑屏了。關(guān)機,重啟了幾次,依然。女兒女婿也不知道怎么辦?于是要他們自己去玩,我與老伴慢慢走著瞧。我們到了電視劇里高喊放倒桅桿、水鬼登船的地方——虹橋。還到了聽雨橋,雙亭橋??戳硕冯u以及踩高蹺表演。由于體力不支,加上手機壞了心情不好,不到中午就原路回賓館了。</p><p class="ql-block"> 中午用老伴的手機中的零錢在新興酒樓三樓吃了一屜灌湯包,然后就在賓館里擺弄手機。手機里的錢雖然不是很多,但存有很多照片、文章、資料,電話問兒子、老二,都說沒經(jīng)歷過,要老大找手機店修理。一下午心情不好,只在御河天波橋一帶走了一下。</p><p class="ql-block"> 老大他們走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景點、演出,五點多才回。晚上她拿我的壞手機,在暗處發(fā)現(xiàn)桌面上有隱約的圖標,找到設(shè)置,查了百度,竟然調(diào)試好了 ,屏幕亮了,恢復原樣了,省事省時省心省錢,大歡喜!感嘆現(xiàn)代人對手機的依賴,像老伴一樣不離不棄。</p> <p class="ql-block">2月15日早九點,動身去襄陽,先導航到開封鐵塔公園。在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這鐵塔是怎樣澆筑的?是一層一層澆鑄再焊接?還是在平地上澆鑄焊接后再立起?還在停車場就看見鐵塔了 ,一進公園大門也就又看見鐵塔了,但走了很久,大約一公里到接引殿,再走不遠才到塔腳下。</p><p class="ql-block"> 這塔原名開寶寺塔,現(xiàn)在寺沒有了,塔還在。這塔也不是鐵的,由于嵌在表面上的是褐色的有圖案的琉璃磚,風雨剝蝕成鐵銹色,故名。塔高近六十米,八角玲瓏,13層,內(nèi)有木梯盤旋而上,據(jù)說到八層以上可以看到開封市全貌;十層以上能看到黃河。最難能的是建成近千年(建于1049年)始終屹立不倒,趙宋王朝滅亡了,塔還在;蒙古人滾蛋了,塔還在;它聽見過朱元璋逐鹿中原的吶喊 ,它看見過蔣馮閆中原大戰(zhàn)的硝煙。歷經(jīng)了多少次地震,見過多少次黃河泛濫,它始終屹立著,像一柄玄鐵寶劍直指藍天,而且“刺破青天鍔未殘”。它不是鐵塔,它形似鐵塔,它神似鐵塔,他就是鐵塔。與我第一次看見北京天壇一樣,覺得神秘,心靈感到強烈的震顫。</p><p class="ql-block"> 這次到開封還有四大遺憾:鐵塔不開門,不能登塔俯瞰;沒有到魯智深掛單的大相國寺去看看;沒有到包拯的開封府去感受一下威嚴;吃了灌湯包、糊辣湯,沒有吃河南的燴面。</p><p class="ql-block"> 2025?03?0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