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妮 稱:Xjj</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1274258</p> <p class="ql-block"> 盡管暮冬的江南帶著欲說還休的詩意,人們總是期盼春天的歸來,2月28日,我從上海乘火車到無錫,再轉(zhuǎn)地鐵,來到無錫梅園,走進這座始建于1912年的園林,此刻園內(nèi)梅花盛開,一片芳華,春意盎然,中國第十九屆梅花蠟梅展正在此舉行。</p> <p class="ql-block"> 入園,一抬眼滿山的梅樹,依山栽種,次第開放,燦若云霞,朱紅、淡粉、玉白、青綠……交織成一片彩色的云錦,漫山漫野地鋪呈,梅香氤氳,宛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 這無錫梅園又叫榮氏梅園,1912年,無錫實業(yè)家榮宗敬、榮德生兄弟以“為天下布芳馨”為宗旨,購地80余畝修筑梅園,依山植梅,以梅飾山,精心營建。1955年,榮德生先生的兒子榮毅仁根據(jù)父親遺愿,將梅園獻給國家,此后梅園得到了政府的重視和保護,不斷進行修繕和擴建,如今梅園面積已有200來畝,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一片花海,滿庭芬芳,暗香襲來,梅花盛開。今冬前期本來是個暖冬,春節(jié)后卻屢遭寒流,氣溫低迷,光照不足,今年的梅花比往年遲開了十多天,“不信春風喚不回”,而今梅花終于盛開了。</p><p class="ql-block">? 這綠色的亭子名錫明亭,被眾多的梅樹簇擁著,亭旁有一株玉蝶梅,樹桿高大,高過了亭子的頂,那樹大概建園時就栽種了,那么樹齡就超過一百歲了。</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園內(nèi)最高的建筑叫念劬塔,建于1930年,是榮宗敬、榮德生兄弟為紀念他們的母親石太夫人八十冥壽而建造的,以表達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懷念。最初,榮氏兄弟擬名為“念慈塔”,后經(jīng)常州名士錢振锽的建議,改名為“念劬塔”,取自《詩經(jīng)·小雅》中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和《詩經(jīng)·凱風》中的“棘心夭夭,母氏劬勞”。</p> <p class="ql-block"> 我多次來過無錫,可這梅園只來過一次,還是在1979年來的。那年我是大學二年級生,暑假進行軍訓,開學的九月份還了我們半個月的假期,我就一個人去了無錫,游了黿頭渚、蠡園、錫惠公園和梅園。以后,其他幾個地方都又去過多次,而這梅園想想應(yīng)該在梅花盛開時來才有味道,就耽擱下了,遲遲未來。而今全國梅展在此舉辦,待到梅花盛開時,找了個好天氣就趕過來了。不過這天氣好的有些過分,最高溫度達29°C,創(chuàng)近150年來同期最高記錄。</p> <p class="ql-block"> 踏入無錫梅園,仿若闖進一片綺麗的梅之天地,而全國梅花展中的梅花盆景,更是此間最攝人心魄的景致。</p><p class="ql-block">? 那些梅花盆景,亦被稱作梅樁或梅花樁,每一株皆似飽經(jīng)歲月雕琢的藝術(shù)品。虬勁蒼老的枝干,開著鮮艷奪目的花朵。有的古樸蒼勁,有的蜿蜒曲折,都給人無限美感。</p> <p class="ql-block"> 那些梅樁,或如蒼勁的老者,沉穩(wěn)而堅毅;或似靈動的舞者,在天地間舒展著獨特的身姿。然而,就在這看似暮氣沉沉的枝干之上,卻爆發(fā)出蓬勃的生命力,枝頭上依然花朵燦爛。白梅皎潔,宛如繁星灑落人間,紅梅熱烈,似天邊的云霞飄落枝頭。真是美不勝收,美的無法用語言來形容。</p> <p class="ql-block"> 那梅花樁有一百來盆,而且都是全國送展的精品,看的我目不暇接。我曾在上海看過兩次全國梅展,當然也有梅樁,但數(shù)量沒有如此之多。手中的相機拍個不停,記錄下最美的梅花。</p><p class="ql-block">? 無錫梅園很大,還有開原寺,古梅奇石圃等景點,再說還有那么多的梅樁,做成一篇顯得冗長,于是決定分上下兩篇,這是上篇,以后請觀看下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