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海外灘中央廣場的“親密的奧黛麗·赫本展”,以12個篇章、超過1200件展品,呈現(xiàn)時代偶像、20世紀最偉大女性人物之一奧黛麗·赫本的非凡生命旅程。展覽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精美畫卷,圍繞赫本的傳奇一生緩緩道來。(大廳打卡“天使之翼”)</p> <p class="ql-block">展覽現(xiàn)場巧妙運用全新視角,借助一件件赫本的私人物品、珍貴影像以及榮耀記錄,讓公眾得以深切感受到她更貼近尋常百姓生活的真實模樣。從室外花園悠然步入展覽隧道,人們仿佛沿著一條線性的、充滿私密性的個人敘述軌跡,逐步走進赫本的生活經(jīng)歷、成長歷程、榮耀巔峰以及她對人類與世界問題的深邃思考。展覽首次對外展出百張珍貴獨家私藏電影海報,生動再現(xiàn)奧黛麗的首個奧斯卡頒獎之夜的璀璨與輝煌。展覽呈現(xiàn)出的赫本,不僅僅有星光熠熠、令人仰望的一面,更有如鄰家女孩般自然、真誠、善良的一面。步入展廳,就好似走進赫本女士的家:“赫本花園”,在她錦簇的花園里漫步。</p> <p class="ql-block">赫本出生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父親是銀行家,母親則是荷蘭貴族后裔。 展覽從赫本的家譜開始說起,探究她佛蘭德和波希米亞的血統(tǒng),這構(gòu)成她荷蘭家族的起源。據(jù)悉,展覽名稱中的“親密的”,就是希望突破公眾對赫本巨星地位的認知,以獨特的私人視角展現(xiàn)赫本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這是迄今為止展品數(shù)量最多、規(guī)模最龐大的奧黛麗·赫本回顧展,為藝術(shù)外灘重點項目,外灘中央玻璃穹頂落成后的首個世界級大展。</p> <p class="ql-block">展覽由奧黛麗·赫本長子肖恩?赫本?費雷爾發(fā)起,藝術(shù)家喬瓦尼?切雷亞匠心擔綱策展人,紅顏會主辦、her young和newage聯(lián)合主辦。奧黛麗·赫本孫女 艾瑪·赫本·費雷爾親任推廣大使。諸多影像素材以及展品是第一次來到中國。</p> <p class="ql-block">進門走廊盡頭有一個奧黛麗.赫本的倩影。展覽呈現(xiàn)數(shù)百件照片與展品,都是首次亮相,其中有設(shè)計大師紀梵希為赫本專屬定制的經(jīng)典香水 “禁忌” 原瓶,還有多件陪伴赫本出席重要場合的時尚華服禮服,更有難得一見的赫本親筆圖畫、信稿以及護照等充滿個人印記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赫本出生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父親是銀行家,母親則是荷蘭貴族后裔。 展覽從赫本的家譜開始說起,探究她佛蘭德和波希米亞的血統(tǒng),這構(gòu)成她荷蘭家族的起源。</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的父親約瑟夫·維克特·安瑟尼·赫本-魯斯頓。他出生于奧匈帝國波西米亞地區(qū),也就是今天的捷克(赫本父親小時候照片)。</p> <p class="ql-block">赫本的父親約瑟夫·赫本-魯斯頓曾擔任過英國倫敦的一家銀行的高級主管,是一位銀行家,這為奧黛麗提供了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和豐富的文化氛圍。盡管赫本的家庭背景如此顯赫,但她的童年卻并不一帆風順。父親的工作頻繁讓她隨父母在世界各地輾轉(zhuǎn),這為她提供了獨特的國際視野,但也讓她感到孤獨和不穩(wěn)定。而母親艾拉則經(jīng)常因為健康問題而無法陪伴在她身邊,這也讓她倍感失落。盡管如此,赫本仍然在父母的影響下,逐漸成長為一個充滿魅力的藝術(shù)家。她不僅在演藝事業(yè)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她的優(yōu)雅風范和慈善精神也深受人們的喜愛和尊敬。她的父母對她的影響無疑功不可沒。</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的母親,艾拉.范.希姆斯特拉(Ella van Heenstra)的家族全家福。赫本的家族譜系甚至可以追溯到英王愛德華三世。</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的外祖父阿納德.凡.赫姆斯特拉(Anard van Helmstra)是阿諾德伯爵,擁有荷蘭貴族血統(tǒng),在阿納姆司法部擔任副檢察長和助理法官,同時擔任該市第一位市長,還擔任過荷屬圭那亞殖民地,南美蘇里南的總督。</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在1歲至8歲期間的家庭影像記錄。</p> <p class="ql-block"> 奧黛麗.赫本母親家族的日常影像。</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的外祖父和外祖母晚年的日常影像。</p> <p class="ql-block">赫本的母親艾拉的獎?wù)?,她開啟了這個家庭的社會工作傳統(tǒng)。</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的母親艾拉.凡.辛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在四個不同時期的影像,艾拉是荷蘭男爵、蘇里南(荷蘭在南美殖民地)總督之女,襲有女男爵的封號,她的第一段婚姻是嫁給了一位荷蘭貴族榮克.亨德里克.古斯塔夫.阿道夫.夸勒斯.范.烏佛德(Jonkheer Hebdrik Gustaaf Adolf Quarles van ufford),并且生下了兩名與奧黛麗赫本,并且生下了兩名與奧黛麗.赫本同母異父的兄弟榮克.阿諾德.羅伯特.亞歷山大“阿里克斯”夸勒斯.范.烏弗德(Jonkheer Arnoud Robert Alexander “Alex”Quaeles van uffor)(1920年的1979年)和容克.伊萬.埃德加.布魯斯.范.烏佛德(Jonkheer lan Edgar Bruce Quarles van ufford)(1924年-2010年)。</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的母親艾拉.凡.辛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的畫作。</p> <p class="ql-block">出生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成長在荷蘭佛蘭德(Flemish)。</p> <p class="ql-block">赫本5歲以前的影像與生活居所照片。赫本和她的舅舅關(guān)系好,舅舅和她講了很多人生道理,雖然她父母傾向納粹,但赫本卻走在反對戰(zhàn)爭的路線上,1940年,荷蘭宣稱中立,但隨后被納粹德國占領(lǐng),在納粹占領(lǐng)安恒后,據(jù)傳赫本母親的家族擁有猶太血統(tǒng),原本富可敵國的男爵家族被視作第三帝國的敵人,他們的財產(chǎn)被被占領(lǐng)軍沒收,可惜赫本舅舅被納粹處決,赫本母女被迫過著貧困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一個對表演充滿熱情的小孩,在那個充滿戰(zhàn)火的年代,赫本早期的戲劇和芭蕾舞訓(xùn)練,為她的未來人生鋪設(shè)了一條意想不到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在8歲至16歲階段,二戰(zhàn)期間的生活影像。戰(zhàn)爭爆發(fā)時,她的母親帶著她來到了中立國荷蘭,沒想到不久后這里也被納粹占領(lǐng)。她們幾個月只能躲在地下室,靠郁金香球根充饑,并靠喝大量的水填飽肚子,這造成了她患有哮喘、黃疸、貧血和身材的纖細。但她從小就對音樂和演藝有著濃厚的興趣,這為她日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p> <p class="ql-block">二戰(zhàn)中后期,赫本16歲,她當志愿者,通過芭蕾舞的表演為荷蘭游擊隊秘密的募捐。由于年齡較小,她利用孩童的身份多次為荷蘭地下黨傳遞情報。她還在修道院照顧過一個受傷的英國傘兵。后來,這名傘兵成了導(dǎo)演,拍攝了《盲女驚魂記》,赫本擔任女主角。在這期間她從未放棄過芭蕾舞的演出,她立志要成為一名頂尖舞者。沒想到的是,由于她個子太高、體型太瘦,被告知失去了成為舞者的機會。1948年,悲傷欲絕之際赫本意外遇見了《金粉世界》的作者柯萊特,就是當年被救的飛行員,赫本成為《金粉世界》的女主角,《金粉世界》大獲成功,在美國百老匯連演219場,赫本憑此獲得了托尼獎最佳女主角獎。</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同母異父的兄弟。榮克.阿諾德.羅伯特.亞歷山大“阿里克斯”夸勒斯.范.烏弗德(Jonkheer Arnoud Robert Alexander “Alex”Quaeles van uffor)和容克.伊萬.埃德加.布魯斯.范.烏佛德(Jonkheer lan Edgar Bruce Quarles van ufford)在8歲至12歲階段的生活影像。</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少女時期的生活影像。</p> <p class="ql-block">(和父親合影)赫本出生于1929年,坐落于布魯塞爾的貴族家庭。六個星期大的時候,因延誤就醫(yī)差點無辜夭折。然而,不幸并沒有止步于此,在她六歲時,父親選擇拋下她和母親離家出走。</p> <p class="ql-block">(和母親合影)這段經(jīng)歷造就了她對愛的渴求,使她注定要在星光的下生活。她開始了寄宿學(xué)校的學(xué)習,學(xué)習期間無疑伴隨著孤獨與冷清。1938年,隨著二戰(zhàn)的到來,赫本與母親一同遷往荷蘭,她決心成為一名舞蹈家。1940年,荷蘭淪陷,赫本的生活也隨之陷入苦難。為了保護她的身份,她的母親為她取了個假名,艾妲·凡·辛斯特拉。</p> <p class="ql-block">(小小飛行員)食物短缺的日子里,赫本的身材越來越瘦弱,然而她依然熱愛舞蹈。在苦難中,她利用自己的天賦秘密募捐,幫助無辜的戰(zhàn)士。這正是她生命中一個光輝的時期,盡管她身處陰影,卻始終沒有放棄對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p> <p class="ql-block">1948年,戰(zhàn)后初期,赫本與母親再次尋求生活的新出路,信念依舊。她與母親用省吃儉用存下的百英鎊到了倫敦,立志追尋自己的夢想。在瑪莉·藍伯特芭蕾舞學(xué)校的學(xué)習中,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雙腳無法追趕到夢想的夢想舞臺。為了緩解家庭的經(jīng)濟壓力,赫本轉(zhuǎn)向模特行業(yè),并參與歌舞團的演出。她的生活看似平靜,但心中對夢想的渴望始終未改。</p> <p class="ql-block">1940年1月29日,于荷蘭阿姆斯特丹。奧黛麗.赫本在荷蘭淪陷區(qū)參拍攝慈善音樂會Tableav Vivant的演出照,這是一種著戲裝的無聲表演,演員擺出一個個造型,形一幅幅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兒時的繪畫作品,作于20世紀40年代。</p> <p class="ql-block">16歲至18歲的階段,奧黛麗.赫本練習芭蕾舞的日常照片。</p> <p class="ql-block">從倫敦到紐約。年輕的舞者蛻變成一位充滿時尚感的年輕女士。她仍然懷揣著成為首席芭蕾舞者的夢想,然而當夢想破滅后,她在痛楚中經(jīng)歷了巨大的蛻變,夢想出乎意料的振翅高飛。</p> <p class="ql-block">18歲的奧黛麗.赫本在倫敦學(xué)習芭蕾舞的日常照片。</p> <p class="ql-block">命運的轉(zhuǎn)機悄然降臨——在拍攝電影《前進蒙特卡洛》時,她被一位著名作家柯萊特發(fā)現(xiàn)。這位作家開啟了她新生活的大門,為她引薦至紐約,獲得了演出機會。正因為在多個角色中尋求自我,她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星辰?!读_馬假日》成為她成名的第一步,赫本也在與格利高里·派克共演的過程中漸漸被認可。</p> <p class="ql-block">1952年,奧黛麗.赫本早年在電影《雙珠艷》(1952年上映)中獲得一個角色,主演是塞爾日.雷賈妮(Serge Reggiani)和瓦倫蒂娜.科特斯(ValentinaCortese)。</p> <p class="ql-block">1953年的《羅馬假日》首映式上,赫本與她日后的丈夫梅爾·費勒不期而遇。</p> <p class="ql-block">愛情生根,家庭開始展現(xiàn)出另一種溫暖。兩人結(jié)為夫妻,赫本在事業(yè)的巔峰瞬間選擇隱退,專注于家庭和母職。</p> <p class="ql-block">她在生活中更愿意追求簡單,往往在平常中尋找滿足感。那段時間,赫本沒有忘記對世界的責任,她通過慈善活動溫暖了無數(shù)孩子的心。2002年,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為她揭幕的雕像標志著對她無私奉獻的崇敬與銘記。</p> <p class="ql-block">赫本的慈善事業(yè)從未停止,她在拉丁美洲與非洲的腳步,見證了她無私的愛。她將關(guān)愛兒童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標,以行動繼續(xù)讓愛揚帆。</p> <p class="ql-block">50年代初,奧黛麗.赫本初登百老匯舞臺,在參演同時,他還被《雙珠艷》導(dǎo)演推薦給威廉.惠勒,參加了其新電影《羅馬假日》的試鏡,獲得非常好的贊譽,從而得到了這部電影的女主角角色。1952年奧黛麗.赫本到美國正式參與舞臺劇《金粉世界》(Gigi)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50年代初,奧黛麗.赫本在舞臺劇獲獎后的一些日常照片。1952年奧黛麗.赫本憑借舞臺劇《金粉世界》(Gigi)獲得了托尼獎最佳女主角獎。</p> <p class="ql-block">50年代初,有關(guān)奧黛麗.赫本的百老匯舞臺表演、合影以及片段廣告等集錦。</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演員,更是時代的象征。她用自己的生活和事業(yè),向世界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優(yōu)雅與堅韌。</p> <p class="ql-block">即使在苦難與挫折的時代,她依然能夠優(yōu)雅而堅定地前行,成為許多人心中永恒的傳奇。</p> <p class="ql-block">美國劇院世界獎。1951年到1952年年度最具價值的戲劇演員,1952。</p> <p class="ql-block">1952年,不同媒體對舞臺劇《金粉世界》(Gigi)進行報道。</p> <p class="ql-block">奧斯卡之夜?!读_馬假日》首都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此單元包括獲獎感言、其他獲獎作品和Vespa機車。奧黛麗.赫本是EGOT大滿貫(即艾美獎、格萊美獎、奧斯卡獎和托尼獎的縮寫)歷史上的27名得獎?wù)咧?。這無疑是一個非凡的職業(yè)成就,他對世界電影史的積極影響至今經(jīng)久不衰。</p> <p class="ql-block">蒂凡尼的早餐海報,1961。</p> <p class="ql-block">《龍鳳配》1954。《迷中迷》1963。窈窕淑女海報,1964。</p> <p class="ql-block">大衛(wèi).迪.多納泰羅獎,第6屆最佳外國女演員獎,《蒂芙尼的早餐》1962。</p> <p class="ql-block">大衛(wèi).迪.多納泰羅獎,第9屆最佳外國女演員獎,《窈窕淑女》1965。</p> <p class="ql-block">1960年,奧黛麗.赫本獲得了亞當.夏娃服裝藝術(shù)獎,信件為當年她的好友約翰.福爾曼的來信。</p> <p class="ql-block">大衛(wèi).迪.多納泰羅獎,第4屆最佳外國女演員獎,《修女傳》1960。</p> <p class="ql-block">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shù)學(xué)院獎,最佳英國女演員獎,《修女傳》1960。</p> <p class="ql-block">美國金球獎,第47屆塞西爾.B戴米爾獎,1990。</p> <p class="ql-block">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shù)學(xué)院獎,杰出貢獻獎,1992。</p> <p class="ql-block">美國金球獎,第11屆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羅馬假日》1954。</p> <p class="ql-block">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shù)學(xué)院獎,最佳英國女演員獎,《謎中謎》1964。</p> <p class="ql-block">美國演員工會終身成就。1992奧黛麗.赫本病重缺席,獎項由26歲的朱莉婭.羅伯茨代領(lǐng)。</p> <p class="ql-block">獎杯前面是笑臉,背后是哭臉。</p> <p class="ql-block">1993年美國演員工會向奧黛麗.赫本頒發(fā)終身成就獎。赫本病重缺席,朱莉婭.羅伯茨代領(lǐng)獎的照片。1993年美國演員工會頒獎禮結(jié)束后,朱利婭.羅伯茨寫給奧黛麗.赫本的手寫信,表達了對赫本演繹成就和投身慈善的欽佩。</p> <p class="ql-block">《羅馬假日》是由威廉·惠勒執(zhí)導(dǎo),伊安·麥克萊倫·亨特、約翰·戴頓、達爾頓·特朗勃擔任編劇,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奧黛麗·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聯(lián)袂主演的愛情喜劇片。該片于1953年9月2日在美國上映。故事講述了一位歐洲某公國的公主與一個美國記者之間在意大利羅馬一天之內(nèi)發(fā)生的浪漫故事。該片榮獲了第2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故事編劇獎以及1987年華表電影獎優(yōu)秀外語翻譯片獎等多項殊榮。截至2024年,全球總票房達到22,556美元。</p> <p class="ql-block">美國金球獎第11屆金球獎最佳女演員獎,《羅馬假日》1954。</p> <p class="ql-block">再現(xiàn)71年前《羅馬假日》中的原版VESPA機車,與觀眾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奇妙互動。</p> <p class="ql-block">《黃昏之戀》1957?!栋屠杓倨凇?964?!稇?zhàn)爭與和平》1956。</p> <p class="ql-block">瑞士婚禮,1953年底,赫本搬到瑞士的布爾根施托克(Burgen-stock),并在此地度過了長達10年的時光,1954年9月她與演員、舞蹈家、作家、導(dǎo)演兼制片人梅爾喬.加斯頓.費雷爾(Melchor Gasron Ferrer)結(jié)為連理。此單元有關(guān)她的結(jié)婚典禮、婚禮菜單、極簡婚紗和婚戒,還有她在貝塔尼亞(Bethania)別墅里的日常生活的一瞥。</p> <p class="ql-block">1954年9月24日,奧黛麗.赫本與梅爾.費勒(Mel Ferrer)在俯瞰瑞士琉森湖的布爾根施托克山頂小教堂舉行了婚禮。</p> <p class="ql-block">1954年,赫本與費勒的結(jié)婚婚紗由法國時裝品牌Balmain創(chuàng)始人皮埃爾.巴爾曼設(shè)計。</p> <p class="ql-block">1954年9月,奧黛麗.赫本與第一任丈夫梅爾.費勒在瑞士結(jié)婚時的婚戒。</p> <p class="ql-block">154年9月,奧黛麗.赫本與第一任丈夫梅爾.費勒在瑞士婚禮上的菜單,被巧妙的印制在一塊絲巾上。</p> <p class="ql-block">1954年,Vogue雜志對奧黛麗.赫本的婚禮進行了報道,其中的照片和文章均出自攝影師塞西爾.比頓。</p> <p class="ql-block">1954年,奧黛麗.赫本新婚期間的媒體報道、圣誕賀卡和夫妻檔節(jié)目等。</p> <p class="ql-block">1954-1955年期,奧黛麗.赫本與梅爾.費勒在意大利羅馬附近的阿巴諾度等地進行蜜月旅行。</p> <p class="ql-block">在奧黛麗.赫本和梅爾.費勒長達17年的婚姻生活中,他們總是盡量不同時去工作,避免長時間分離,兩人的美好時光也在每部影片的拍攝間隙展開,這段時間是他們?nèi)松凶顬樾腋5臅r刻之一。</p> <p class="ql-block">20世紀50年代,瑞士,桑福德.羅斯(Sanford Roth)拍攝,奧黛麗.赫本和梅爾.費勒和他們的約克郡犬-Famous在雪中馬車上,圣莫里茨(StMoritz)附近。</p> <p class="ql-block">1959年,鮑勃.威諾比拍攝,在電影《綠廈》前期制作期間,電影中的小鹿一直被養(yǎng)在家里,陪伴了奧黛麗.赫本6年。1958年,奧黛麗.赫本和梅爾用這張照片制成了圣誕賀卡。</p> <p class="ql-block">1954至1955年期間,奧黛麗.赫本以梅爾.費勒的蜜月旅行、夫妻檔節(jié)目以及會客的部分瞬間。</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我一直很喜歡孩子,在我還是個孩子時,我經(jīng)常把其他孩子從嬰兒車中抱出,但這一行為遭到了母親的強烈反對,我夢想著能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1960年7月,她的長子肖恩出生,此單元展示了赫本從懷孕到肖恩出生,接受洗禮還有她在布爾根使托克生活至1963年的部分日常。1960年1月17日,肖恩.赫本.費雷爾(Sean Hepburn-Ferrer)在瑞士盧塞恩醫(yī)院出生。</p> <p class="ql-block">1962年,于布爾根施托克,盧塞恩,瑞士,肖恩(Sean)與母親在家,皮耶路易吉拍攝。布爾根施托克是肖恩出生、成長的地方,一直到3歲,房子坐落在山頂上,可以俯覽盧塞恩城和湖水,肖恩和奶媽吉娜住在三樓,還有一間客廳用來接待到訪的家族成員,赫本夫婦的房間就在二層。</p> <p class="ql-block">1960年,赫本長子肖恩的出生登記卡。</p> <p class="ql-block">1962年,肖恩兩歲半,梅爾.費勒拍攝。</p> <p class="ql-block">60年代生活照,肖恩60年代的外套。</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與格利高里.派克(Gregory Peck)、柯萊特夫人(Colette)、弗雷德.阿斯泰爾(Fred Astaire),安東尼.博金斯(Anthony Perkins)等朋友的合影。77歲高齡的派克,那個曾經(jīng)讓青春少女赫本墜入愛河的男人,從美國趕到歐洲參加赫本的葬禮。派克在赫本的棺木上深情一吻:你是我一生最愛的女人。他們拍完《羅馬假日》后,大家都認為他們是天生一對,他們最終交錯失臂。但是他們之間那種深厚友誼,陪伴了一生。</p> <p class="ql-block">紀梵希“禁忌”原瓶,1957年紀梵希為奧黛麗.赫本度身研制了一種香水,名為“禁忌”,她是紀梵希的第一瓶香水。香水含有辛辣的胡椒粉香調(diào)和木質(zhì)醛香,如同少女的曼妙和清冽,非常符合赫本的氣質(zhì),從此以后赫本也只用“禁忌”香水。</p> <p class="ql-block">晚年的奧黛麗.赫本在“和平之邸”(LA PAISlBLE)。</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與服裝設(shè)計師們溝通服裝的信件,繪有文字和圖畫。</p> <p class="ql-block">1965年赫本和他的第二條約克郡犬Assam在農(nóng)莊“和平之邸”(La Paislble)。長子肖恩在30歲左右與母親的合影?!昂推街 笔覂?nèi)陳設(shè),總體的設(shè)計風格更偏向于田園之風,主色調(diào)是淺色調(diào),而在材料選擇上主要采用了自然元素。</p> <p class="ql-block">在赫本人生的最后五年里,她把自己最有價值的職業(yè)定位為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大使。她所獲得的第二個人道主義奧斯卡獎,讓-赫索爾特人道主義奧斯卡獎(UNICEF ambassador)是在她去世之后頒發(fā)的。奧黛麗·赫本之所以32年過去還念念不忘,是因為她不僅外在美,更散發(fā)著內(nèi)在的氣質(zhì)和修養(yǎng)。她在演藝事業(yè)上成就斐然,無論在喜劇、悲劇還是愛情片中,都能憑借自己的演技深入人心。晚年,她將更多精力投入慈善事業(yè),擔任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為全球處于戰(zhàn)爭、饑餓與貧窮的兒童帶來希望。她說:“當你長大時,你會發(fā)現(xiàn)你有兩只手,一只用來幫助自己,一只用來幫助別人?!?lt;/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為慈善事業(yè)準備的演講稿。</p> <p class="ql-block">奧斯卡吉恩·赫爾肖特人道主義獎,赫本拿到的第二座奧斯卡獎杯,1993。奧黛麗.赫本與伊麗莎白.泰勒同獲此獎。這位偉大女性所留下的人道主義光輝遺產(chǎn),至今仍如明燈般激勵著無數(shù)人沿著她未竟的事業(yè)道路奮勇前行。</p> <p class="ql-block">肖恩·赫本·費雷爾對母親的回憶不僅是一段令人動容的追憶,更是對人性之美的深刻反思?!拔艺J為,我母親留下的精神仍在這里閃爍,提醒著我們:追求夢想的同時,切勿忘記愛與責任。”這一段母與子的關(guān)系讓我們更加珍惜親情的力量,展現(xiàn)出生活對愛的尊重。奧黛麗·赫本的故事將繼續(xù)伴隨我們,激勵著無數(shù)心靈在追夢的途中閃耀。</p> <p class="ql-block">國際兒童協(xié)會人道主義獎,1990。</p> <p class="ql-block">1987巴黎,法蘭西共和文化和傳播部文學(xué)藝術(shù)勛章證書。</p> <p class="ql-block">聯(lián)合國兒童慈善基金會親善大使證明,1990。</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的n.3護照。</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的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工作牌。</p> <p class="ql-block">奧黛麗.赫本與不同人種孩子的合影。晚年是奧黛麗.赫本在伴侶羅伯特.沃德斯的引薦下,懷著最大熱忱的投身于公益事業(yè),作為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她走遍了非洲等貧困地區(qū)。</p> <p class="ql-block">展區(qū)里有很多個小放映廳,我來不及多看,出口有一個電影機也是打卡拍照的好地方。出口處還有蓋章點,圖章有很多顏色圖案的,要帶好本子才行。展覽日期從2024年12月15日直至2025年3月8日婦女節(jié)閉幕。</p> <p class="ql-block">最后復(fù)制百度介紹: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于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女演員。1948年,出演了銀幕處女作《荷蘭七課》。1952年,主演了音樂劇《金粉世界》,憑借該劇獲得了托尼獎最佳女主角獎。1953年9月2日,主演的愛情喜劇片《羅馬假日》上映,憑借該片獲得了第2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1954年9月9日,主演的愛情喜劇片《龍鳳配》上映,由此獲得了第2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1959年6月18日,主演的劇情片《修女傳》上映,憑借該片獲得了第3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1]。1961年10月5日,主演的喜劇電影《蒂凡尼的早餐》上映,憑借該片獲得了第3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1963年12月5日,出演的懸疑電影《謎中謎》上映,由此獲得了第18屆英國電影學(xué)院獎電影獎最佳英國女演員獎。1967年10月26日,出演的驚悚電影《盲女驚魂記》上映,憑借該片獲得了第4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4。1975年,出演了愛情冒險電影《羅賓漢與瑪莉安》。1980年8月14日,出演的愛情喜劇片《哄堂大笑》上映。1987年2月23日,出演的電視電影《竊賊之愛》上映。1989年12月22日,客串出演的奇幻愛情電影《直到永遠》上映。1993年,出演的紀錄片《世界花園和奧黛麗·赫本》播出。1993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因結(jié)腸癌在瑞士洛桑病逝,享年63歲;同年,獲得了第65屆奧斯卡金像獎吉恩·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xué)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3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