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人畫,作為中國繪畫史上一個獨具特色的流派,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價值備受推崇。在探討文人畫的起源、發(fā)展及其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演變過程中,首先應聚焦于宋代這一文人畫萌生的關鍵時期。</p><p class="ql-block">一,文人畫的產生</p><p class="ql-block"> “文人畫”的概念由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首次提出,他認為,文人畫是士人有識之畫,它不僅追求筆墨技巧的精湛,更注重表達畫家的精神境界與審美追求。這一觀點為文人畫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文征明《品茗圖》)</span></p> <p class="ql-block">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士人雅客"階層真正誕生的時代。這一階層主要由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的文人組成,他們雖無顯赫的社會背景,但憑借才學在朝廷中占據一席之地。這一新階層的出現,為文人畫的興起提供了土壤。他們不僅精通文學,還擅長書畫,將個人情感與審美理念融入藝術創(chuàng)作之中,形成了獨特的文人畫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廣陵散》畫圖)</span></p> <p class="ql-block">二,文人畫的特色</p><p class="ql-block"> 古時文人畫獨具鮮明特色:一是由文人墨客所作,二是有書卷氣、有內涵、有感想、能使人閱后產生共鳴,三有個性,有才情、神思涌動乃至放蕩無羈。更主的是文人畫家不在宮院體制之內,不領皇家薪水,純粹屬于業(yè)余愛好,也就沒有必要拿起畫筆去歌功頌德,去討皇帝喜歡。不像當今,搞個畫展要體現正能量,參加畫展首先要買通美協領導。為此,古文人畫用筆用墨上更自由,題材選取上更廣闊,視角和表現方式上更獨特,無論是山水描繪,還是花卉、人物描寫上都盡情地在展示自然中表現自我,畫意融入風花雪月,畫風不乏喜笑怒罵,畫面內涵豐富生動。 </p><p class="ql-block"> 久而久之,古時文人便都遵循一個共性的發(fā)展規(guī)律,就是從“”娛己”到“娛人”,由于絕大多數文人畫家并不靠賣畫為生,也就不諂上,更不媚俗,閑暇之時,握管鋪筆,渾灑自如,反易形成與閱者的契合點。比如明代的徐渭,就是通過長時間的自娛自樂,千磨萬擊,一直到晚年筆墨淋漓,佯狂酣暢,其題墨葡萄詩:“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里明珠無出賣,閑拋閑擲野藤中”的不經意詩書畫,已成為流傳千古之名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徐謂《墨葡萄圖》)</span></p> <p class="ql-block">三,文人化的發(fā)展</p><p class="ql-block"> 在北宋和南宋經濟文化鼎盛時期,士人階層分為兩種文化人:一類是做官的仕人,另一類是指未入仕途的讀書人。那時讀書人不像我們現在畢業(yè)既失業(yè)的大學生干脆“躺平或者內卷”。宋朝講究"優(yōu)士",就是對讀書人各項待遇寬松,在衣食幾乎無憂的狀況下可以安逸的從事畫作,為今后考公務員(走仕途)蓄備文學修養(yǎng)和修行,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方涌現了像唐伯虎、文征明,沈周,仇英的明代四大畫家。</p><p class="ql-block"> 文人在促進文人畫發(fā)展過程中,逐漸與王室貴族的宮廷繪畫和民間的民間藝術形成鮮明對比。王室貴族的繪畫往往追求華麗、繁復的視覺效果,以彰顯皇家的權威與尊貴;而民間藝術則更注重實用性和生活氣息,以滿足民眾的生活所需。相比之下,文人畫更加注重筆墨的韻味與意境的營造。畫家們通過簡約的線條、淡雅的色彩和深邃的意境,表達自己對自然、人生和社會的獨特見解。這種注重內心情感與審美體驗的創(chuàng)作方式,使文人畫在宋代乃至后世的藝術領域中獨樹一幟。</p><p class="ql-block"> 歷經宋元明清,文人畫終于自成體系且源遠流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ㄌ撇ⅰ段蜿栶B(yǎng)性圖》)</span></p> <p class="ql-block">四,文人畫的演變</p><p class="ql-block"> 自宋代蘇軾提出"士人畫"以來,文人畫經歷了漫長而復雜的發(fā)展過程。在元代,文人畫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成為當時畫壇的主流。由于元代統(tǒng)治者鄙視漢族文化人,將其定為“臭老九”的下等人,激發(fā)了漢文人騷客的不滿情緒轉入到畫境的喧泄中,反而形成了燦若繁星的畫家群體,如“王蒙、王冕、王鎮(zhèn)、錢選、趙孟、吳鎮(zhèn)、倪瓚、高克恭”。由于命運多舛的生活際遇,使這些畫家更加偏重筆墨的技法與意境的融合,創(chuàng)作出了一批具有深遠影響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明清時期,文人畫繼續(xù)繁榮發(fā)展,并涌現出了一批杰出的畫家和畫派。他們不僅繼承了前人的優(yōu)秀傳統(tǒng),還在技法、題材和審美理念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這一時期的文人畫作品,不僅在藝術上達到了新的高度,還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狀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文人高士圖》)</span></p> <p class="ql-block"> 綜上所述,文人畫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之一,其興起與發(fā)展與中國歷史上的"士夫文人"階層密切相關。從宋代的"士人畫"到后世的文人畫流派,文人畫以其獨特的審美理念和藝術風格,在中國繪畫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