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日,也是二月初二,一個??春龍?zhí)?,鴻運當頭的好日子,趁著這春光明媚的好天氣,開啟了2025年的首次登山運動。</p><p class="ql-block"> 登山前,其實多少心里是有點顧慮的,一是距上次登山已近三個月,期間也未做相應的鍛煉;二是右肩的疼痛已持續(xù)了一個多月,擔心不堪登山包的重負;三是此次登山獨自報名也沒有熟識的朋友,擔心路癡的我跟不上隊伍而迷路,可這強烈的爬山欲望還是讓我毫不猶豫報了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六點半出發(fā),九點抵達武功山的山腳,此次的行程馬頭山→鐵蹄峰→金頂,聽領隊介紹這條路線是抵達金頂最近的線路,也就意味著這條線路相對來說是最陡峭的線路。下車跟隨大隊伍剛準備嚴陣以待進行運動前的熱身,卻被途中意外碰到的單位同事特意過來邀請同行,背包也被同事熱心地背過去,頓時打消了前期的種種顧慮,隨著他和他的同伴三人一同前行。</p> <p class="ql-block">一進山,連續(xù)幾個稍陡的山坡爬下來,我知道,我高興得太早了,我上氣不接下氣,他們倆卻氣定神閑如履平地,盡管他倆放慢速度,盡管我也傾盡全力,卻還是需要他們不斷停下腳步等我才能稱得上是同行。成為累贅的自責感讓我?guī)状翁岢鰜恚疫€是等后面的大部隊再走,同事卻一再鼓勵安慰我,跟不上他這個跑100公里越野賽的朋友那是自然,才知道我的無知者無畏,居然敢跟著這牛人一同趕路。</p> <p class="ql-block"> 上山?jīng)]半個小時,一位驢友一條腿深陷泥坑拔不出來,領隊不得不后撤援助,與我同行的牛人臨時被委以領隊重任,返回去拿路標和隊旗,得以讓我們前行的速度有效慢了下來。后來得知這位陷入泥坑的驢友拔出腿,清洗干凈后居然就這么濕漉漉、樂呵呵的還是爬完了全程,不得不感嘆戶外人就是這么樂觀、豁達、堅韌。</p> <p class="ql-block">在隊友的介紹下,才知道對面山脊那明顯一分為二,一半森林,一半草甸的山是草木界,不得不感嘆這大自然的神奇,得以造就這獨特的生態(tài)景觀。</p> <p class="ql-block">一路攀登,云霧在眾峰間纏繞,嬉戲,雖爬得腿脹似灌鉛,氣喘似風箱,卻也享受著人在景中走,如在畫中游的愜意。直至經(jīng)過一段段山脊,被呼嘯而過的大風刮得東倒西歪才有點慌了神,怎么形容這大風呢,不說頭上的棒球帽根本無法戴穩(wěn),連金頂?shù)睦|車都被迫停運,我這小身板就更不用說了,靠著兩根登山杖的支撐固定,還有身后同伴時不時地拉拽一下助我飄回正道,才好不容易抵達鐵蹄峰,進了一家客棧,簡單吃完所帶的路餐后又匆匆上路趕往金頂。</p> <p class="ql-block">雖是一路停停歇歇,但在兩位強大隊友的帶動下,還是遠遠將大部隊丟在身后,保持在隊伍的前列!<span style="font-size:18px;">歷時四個半小時登上金頂,意氣風發(fā)打個卡是必須的,也顧不上頭頂著被風肆虐得亂糟糟如雞窩般的亂發(fā)。</span></p> <p class="ql-block">100人的大隊伍,在牛人的帶領下躋身于6人第一梯隊登上金頂,心里還是有點小得意的。</p> <p class="ql-block">自從上次從驢友那學會了下山的小竅門,下這種陡峭的樓梯已是輕車熟路,并不覺得費力。</p> <p class="ql-block">查了一下,也不知道是不是飆水巖瀑布,感覺名不副實。</p> <p class="ql-block"> 拾級而下,快到山腳時,終究沒經(jīng)得住這一路瀑布溪水的誘惑,尋得一處裸露干燥的山石,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將雙腿探入清澈見底又冰涼刺骨的溪水中,疲憊酸痛的雙腿瞬間被這透骨的涼意取代。</p> <p class="ql-block">16點20分,一路跑跳著下完臺階,輕松抵達山腳。全程13公里,爬升1400米,歷時七個小時,第四次登武功山完美收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