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昵稱:老龍王</p><p class="ql-block"> 美篇號:35664186</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2025年的這個初春時節(jié),我踏上了探尋古老文化遺跡的旅程,心中滿是對歷史的敬畏與對春天的向往。正值蛇年,我的腳步不由自主地引領(lǐng)我前往了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的臨水宮,這是一座供奉著被尊稱為“臨水夫人”的陳靖姑的千年祖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臨水宮,又稱順懿廟,坐落在古田縣大橋鎮(zhèn)中村,其歷史可追溯至唐貞元八年(公元792年)。這是一座仿唐代宮殿建筑,宏偉壯麗,總占地面積達8003.13平方米。建筑群分為臨水宮主廟祭祀建筑群、宮外祭祀建筑群和服務(wù)區(qū)建筑三部分,整體呈座東北朝西南方向,正殿中軸線北偏東25度,布局嚴(yán)謹(jǐn),氣勢恢宏。步入宮內(nèi),仿佛穿越千年時光,回到了那個神秘而又輝煌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陳靖姑,公元767年出生于福州市倉山下渡的一個巫醫(yī)世家。她自幼便展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慈悲心與智慧,十三歲時便赴閭山學(xué)法,師從許真人,學(xué)得設(shè)礁法、驅(qū)虎斬蛇、封山破洞、斬妖捉怪、醫(yī)病卻瘟、解厄除災(zāi)等奇門遁甲法術(shù)。學(xué)成歸來后,她以醫(yī)病除瘟、解厄除災(zāi)、救民除惡為己任,深受百姓愛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陳靖姑的一生中,有著許多傳奇事跡。其中最為人稱道的,莫過于她斬蛇除害與祈雨救災(zāi)的故事。古田山高林密,常有蛇蟲出沒,百姓的生命常受到蛇害威脅。陳靖姑挺身而出,化身為牧童,與一條重近二石的大蟒蛇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惡斗,終將蛇精斬于臨水井中。因此,她被后人尊為“臨水夫人”,成為了古田一帶的保護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另一段傳奇,則是關(guān)于她祈雨救災(zāi)的故事。公元791年,福州地區(qū)大旱,田地龜裂,民不聊生。陳靖姑不顧自己身懷六甲,毅然前往龍?zhí)镀碛?。在她虔誠的祈愿下,天降大雨,拯救了無數(shù)災(zāi)民。然而,她也因此耗盡了心力,不幸離世。閩王聞報后,特加封她為“昭惠崇福臨水夫人”,古田人立廟祀之,于是臨水宮便成為了供奉陳靖姑的祖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臨水宮內(nèi),我細(xì)細(xì)品味著這些傳奇故事,仿佛能看到陳靖姑那英勇無畏的身影。她不僅是一位心懷憐憫的女杰,更是一位擁有超凡法力的女神。她用自己的智慧與勇氣,保護著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讓他們免受災(zāi)難的侵?jǐn)_。</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這些傳奇事跡外,陳靖姑還被尊為“婦女兒童保護神”。她曾麾下有女將36人,玉女72人,她們保胎護幼,拯救了眾多的難產(chǎn)孕婦。因此,在閩浙贛臺地區(qū),來她這里學(xué)接生的人絡(luò)繹不絕。陳靖姑的聲名遠播,成為了廣大民眾心中的信仰與庇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臨水宮內(nèi),我感受到了濃厚的信仰氛圍。信徒們虔誠地跪拜在陳靖姑的神像前,祈求她的庇護與保佑。我也默默地許下了自己的心愿,希望在這位慈悲女神的庇護下,能夠一切順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臨水宮,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慨與敬畏。這座千年祖廟不僅見證了陳靖姑的傳奇一生,更承載了無數(shù)信徒的信仰與希望。在這里,我仿佛聽到了歷史的回音,看到了那些曾經(jīng)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的人們的喜怒哀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在這個蛇年春天,我能夠來到這里,探尋這段古老而又神秘的歷史,無疑是一種難得的緣分。我感謝這段旅程帶給我的感悟與收獲,也期待著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夠繼續(xù)探尋更多這樣的文化遺跡,感受中華大地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臨水宮之行,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與力量。陳靖姑的傳奇故事,不僅是一段歷史,更是一種精神與信仰的傳承。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這種精神與信仰將繼續(xù)激勵著我們?nèi)ッ鎸ι钪械姆N種挑戰(zhàn)與困難,讓我們勇往直前,不斷前行。</p><p class="ql-block"> 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致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