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戰(zhàn)火下的堅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24日,我踏入越南下棟已經(jīng)是第八天了。潮濕的空氣里彌漫著硝煙的味道,遠處的槍炮聲不時傳來,每一聲都像是在提醒著我們,戰(zhàn)爭從未遠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從我們所處的位置向前望去,是一片戰(zhàn)火紛飛的戰(zhàn)場。一輛輛坦克向著前方駛?cè)?,揚起滾滾塵土,可奇怪的是,自我們到達這里,竟沒有看到一輛坦克返回。公路上,車輛則在不停地往返,它們滿載著物資與戰(zhàn)士,奔赴前線,又或是運送傷員與疲憊的士兵回到后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們隊里全員待命,時刻準備投入戰(zhàn)斗。在這緊張的局勢下,生活的難題也需要我們自己解決。每天的食物補給并不穩(wěn)定,我們只能盡可能地節(jié)省,在有限的條件下尋找生存的辦法。有時候,為了能找到干凈的水源,我們要走上很遠的路,穿越茂密的叢林,時刻警惕著周圍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小組組織巡山也是常有的事。在那片陌生的山林里,我們小心翼翼地前行,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的角落。有一次,我們看到了一些潰逃的越南百姓丟棄的財物,那些財物就那樣散落在地上,有衣物、生活用品,甚至還有一些值錢的物件。但我們誰都沒有動,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是來捍衛(wèi)和平,不是來掠奪的。路過一些農(nóng)家宿舍時,里面雖然空無一人,卻并不零亂,似乎主人只是匆匆離去。這些景象讓我們心里五味雜陳,戰(zhàn)爭給普通百姓帶來的傷痛,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越南的夜晚,雖然地處南方,卻依舊寒冷刺骨。尤其是深夜,寒意更是讓人難以忍受。為了抵御這寒冷,我們小組不得不違反一點紀律,去附近無人的房子里借點棉絮來防寒。我們心里清楚這樣做不對,可在這極端的環(huán)境下,為了能保存體力,為了能繼續(xù)完成任務(wù),我們別無選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夜晚休息時,腳下是用來搭建陣地的麻袋,雖然粗糙,但好歹能隔絕一些地面的濕氣。上身蓋著借來的棉絮,勉強能獲得一絲溫暖。頭臉則蓋著毛巾,一方面是為了防風(fēng),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蚊蟲叮咬。這里的蚊蟲特別多,而且毒性不小,一旦被叮咬,皮膚就會紅腫瘙癢,嚴重的還會影響行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里,我們每天都在思念著家鄉(xiāng)。想念家鄉(xiāng)溫暖的被窩,想念母親做的飯菜,想念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但我們知道,我們不能退縮。每一次聽到槍炮聲,我們都會握緊手中的武器,心中涌起一股堅定的信念:為了祖國,為了家鄉(xiāng)的親人,我們一定要堅守在這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越南下棟的日子,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了挑戰(zhàn)與未知。我們不知道明天會發(fā)生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否平安回到家鄉(xiāng)。但我們都清楚,我們肩負著保家衛(wèi)國的重任,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我們都要勇往直前,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捍衛(wèi)祖國的尊嚴與和平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