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園距績溪縣城不到2公里,是通往龍川和徽杭古道的必經(jīng)之路。2015年第一次來時以為是古代遺留下來的私家花園,其實第二次去時才知道,原來是后人在收集了眾多徽派古建筑的基礎(chǔ)上進行整合、修建而成的人文景觀園。所以不管你多大年紀,哪怕是九十乃至一百歲,進去都必須要購買門票的。<br> 紫園濃縮了徽派建筑的設(shè)計精華,在一萬余平方米的園中,巧妙的將五鳳樓、環(huán)翠橋、葫蘆池、祠堂、閨閣樓等建筑錯落排列其間,集中徽派村落建筑的各種元素,把徽派祠堂、牌坊、亭臺、民居悉數(shù)濃縮于一園。旨在展示徽派建筑文化和歷史。是了解徽州古韻文化的理想之地。電影《徽州女人》、電視劇《雙鳳樓》等多部影視劇曾在紫園拍攝。<br> 好在紫園并不是將徽派建筑簡單的堆砌,而以自然為底色。巧妙的利用了環(huán)山的地形,山上松楓掩映,山下房舍櫛比,待云閣凌空欲飛,環(huán)翠橋如虹臥波,一池碧水倒映松楓,山靜水動的氣韻構(gòu)成園林的精髓。青石板小徑,幽深的窄巷將視線引向遠方,當(dāng)你沿階而上,仿佛置身于詩畫山水間。清晨的薄霧更是增添了紫園粉墻黛瓦與山色空靈意境。<br> <p class="ql-block">葫蘆池位于園中迎門處,一大一小形似葫蘆的兩個池塘,中間有石橋相連</p> 五鳳樓乃清朝中期建筑,飛檐翹角,正脊兩端蹲坐著龍吻,垂脊上則有眾多蹲獸站立 待云閣源于唐代詩人李端的詩 “上士愛清輝,開門向翠微。抱琴看鶴去,枕石待云歸……”,其造型優(yōu)美,臨空欲飛與周圍的景色巧妙融合 徘徊亭取自朱熹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徘徊亭暗藏墻根,仿佛古人徘徊憂傷也要躲在角落,不想被人察覺 古戲臺“一曲陽春喚醒今古夢"<div><br></div> 閨樓里如今佳人已無蹤影,更別想會有繡球拋下 朱氏宗祠是明朝早期建筑,三重清水牌坊樓式門樓非常少見 門樓上方正中龍鳳版鑲嵌有 “圣旨” 二字,彰顯朱家當(dāng)時地位的顯赫 五鳳樓的光影里木雕的精美也會讓你眼睛一亮 我們將要離開這座迷人濃縮的園林,卻還在感慨這里巧妙的設(shè)計和精美的布局 大門外,古牌坊下的小巷里,農(nóng)家香噴噴的糊蒿菜餅已經(jīng)在等著我們?nèi)テ穱L 紫園,它不似宏村月沼的喧囂,亦無西遞牌坊的孤傲,但卻以園林的包容,安靜的將歷史、自然與人文凝練成一座濃縮的美學(xué)殿堂。 攝影:文華<div>文字:文華</div><div>攝影時間:2015年4月與2024年11月</div>